<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點上方小喇叭收聽本文播讀</b></h3> 題記:22年前的旅途與今日的回想<br><br>22年時光如白駒過隙,悄然重塑世界的模樣。近期,韓國第21屆總統(tǒng)選舉落下帷幕,李在明成功當選,這場選舉不僅是韓國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洗牌,更是牽動著全球關(guān)注的目光。這一選舉結(jié)果,恰似一把精巧的鑰匙,倏然打開記憶的閘門,將我拉回2002年那場難忘的韓國之旅。<br><br>那時,我們一家三口懷揣著對異國的好奇與憧憬,踏上這片陌生又充滿魅力的土地,用文字與鏡頭認真記錄沿途見聞。如今翻開塵封的游記,往昔在韓國的點點滴滴依舊鮮活如初。<br><br>初到仁川,細雨紛飛,朦朧雨幕為這座城市披上神秘面紗;奔赴釜山,山海相依的景致令人沉醉;漫步景福宮,古老建筑訴說著歷史滄桑;在龍頭山公園與鴿子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人參燉雞醇厚的香氣、特色榻榻米帶來的新奇體驗,每一個瞬間都承載著驚喜與感動,成為記憶中珍貴的寶藏。<br><br>22年過去,韓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lǐng)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當年旅途中感受到的風(fēng)土人情與人文魅力,始終散發(fā)著獨特光芒。如今,我將這些珍貴回憶重新梳理、充實,納入文集《國外游記》。期待與大家一同穿越時光隧道,在今昔對比中,領(lǐng)略這個國家的變遷,感受時光流轉(zhuǎn)中的變與不變。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抵仁川,在細雨中開啟探秘之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2年4月29日 星期一 雨</b></div></b> 當因私護照終于攥在掌心,我們一家三口積攢許久的期待幾乎要溢出來。傍晚六點五十分,波音747客機的引擎轟鳴著劃破天際,載著跨越國界的憧憬啟程。一個小時的時差悄然滑過,當?shù)貢r間21:45,飛機穩(wěn)穩(wěn)降落在仁川機場。舷窗外,細密雨絲織成朦朧簾幕,霓虹燈光暈染著濕潤的柏油路,整座城市宛如水墨畫中走出的朦朧詩行,用溫柔的雨幕迎接遠道而來前往漢城的客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韓國仁川機場</b></h3> 大巴車上,王導(dǎo)游的講解為這場旅程拉開序幕。<br><br>他談起仁川機場的傳奇身世——這座海上拔地而起的現(xiàn)代化空港,前身是因城市發(fā)展而遷移的舊機場,填海造陸的奇跡背后,藏著韓國人向海而生的堅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空俯瞰仁川機場</b></h3> 話題轉(zhuǎn)入歷史時,他的語氣變得沉重:"日本36年殖民統(tǒng)治,是刻在每個韓國人骨血里的傷痛。"去年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時,80余位右翼青年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以自殘抗議的畫面,至今仍讓他眼眶發(fā)紅。他接著說,"韓國不是移民國家,2400萬人口里華人僅兩萬。"祖籍山東、家族在韓扎根108年的王導(dǎo)游笑著攤開手,"我們家族至今只有居住權(quán)。"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祖籍山東的韓國王導(dǎo)游</b></h3> 談及被中國、日本、俄羅斯環(huán)繞的地緣困境,他言語間卻透著驕傲:"韓國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民族自尊心比任何國家都要強。"<br><br>當說起漢江時,這位畢業(yè)于韓國知名高校的導(dǎo)游眼中泛起光亮:"516公里的母親河上,架著25座橋!要是北邊"調(diào)皮",下游可都得跟著緊張。"幽默的比喻惹得車廂笑聲不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漢城城市景觀鳥瞰、漢江大橋</b></h3> 車程中,王導(dǎo)游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漢城——這座600年古都如今已是1300萬人的國際都市。穿城而過的漢江見證過1986亞運會、1988奧運會的輝煌,300余家影院、藝術(shù)中心與博物館,讓這里成為文化與購物的雙重天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家三口韓國歡樂游</b></h3> 抵達漢城慶南酒店時已近午夜。女兒舉著她爸剛從香港新買的數(shù)碼相機,在仁川機場就開始瘋狂拍攝。誰知現(xiàn)實很快潑來冷水:電插頭不匹配,相機和手提電腦接連罷工。她懊惱地舉著"癱瘓"的設(shè)備,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明洞"購物之旅。 窗外的雨仍淅淅瀝瀝地下著,帶著初遇的新鮮感與對未知的期待,我們枕著漢城的夜色入眠,靜待未來五日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