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午療養(yǎng)團離開景德鎮(zhèn),雨一路跟著我們,大約二個半小時到達江西省會城市南昌,還在下雨,這是療養(yǎng)行程最后一站,明天坐動車返程。用過中餐,參觀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shè)立的專題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南昌被譽為英雄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步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映入眼簾的名為《一代英豪》雕塑,5位身著軍裝的人物栩栩如生,從左往右分別是葉挺、劉伯承、周恩來、賀龍、朱德,當時南昌起義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他們在樹蔭下凝視著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我們站在雕塑前,仿佛能聽到當年軍旗飄揚的聲音,感受到那份熱血與激情,懷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輩們的豐功偉績,心中涌起一股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右邊這幢五層灰色的建筑,為八一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其前身“江西大旅社”。1924年建成,共九十六個房間。1927年7月下旬,參加起義的部隊包租下這幢旅社,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8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了南昌起義,后又多次在此舉行會議,成為領(lǐng)導(dǎo)起義的指揮中心。</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著“軍旗升起的地方”幾個大字,由江澤民同志題寫。</p> <p class="ql-block">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石破天驚</p><p class="ql-block">新館的陳列大樓序廳正中有一座名為“石破天驚”的雕塑,一只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扣著漢陽造步槍的扳機,其中一塊石塊上刻著起義打響的時刻。這尊雕塑也是紀念館的標志,許多游人在此留影。</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起義部隊2萬余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的指揮下,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這一天被確定為建軍節(jié),電影《建軍大業(yè)》描寫的就是這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大量圖片、文字、實物展示南昌起義的前后。</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危難中奮起”</p><p class="ql-block">記錄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早期軍事探索的歷史背景,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導(dǎo)致的大屠殺事件。</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偉大的決策”</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進行改組,成立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wù)委員會,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zhí)?人組成,履行中央政治局職權(quán),停止陳獨秀領(lǐng)導(dǎo)職務(wù)。</p><p class="ql-block">在武漢召開會議,研究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部署,中國共產(chǎn)黨深刻認識到武裝斗爭的重要性,并決定于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向南昌集中部隊以挽救中國革命。</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打響第一槍”</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起義部隊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的指揮下,向敵人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經(jīng)過四個小時激戰(zhàn),起義軍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殲滅南昌守敵3000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p> <p class="ql-block">“八一槍聲”,多幀黑白老照片及史料記載,記錄了南昌起義的重要時刻及其影響。我仔細觀看這些照片,仿佛看到了歷史的瞬間定格。</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戰(zhàn)果統(tǒng)計,共殲敵三千余人,繳獲大量槍械及子彈等物資。</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南征下廣東”</p><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的爆發(fā),使國民黨右派集團大為震驚,立即調(diào)重兵;圍剿;起義軍。8月3日,起義軍按照中央在起義前的決定開始分批撤離南昌。之后沿贛東閩西南下廣東,意圖有兩個,第一、到廣東恢復(fù)建立革命根據(jù)地,蓄集力量,重新舉行北伐。第二、奪得出??诒憧梢缘玫焦伯a(chǎn)國際的海上援助。</p> <p class="ql-block">“南征下廣東”</p><p class="ql-block">起義軍于1927年8月3日撤離南昌后南下的歷史背景與過程。這段歷史讓我感受到先輩們在逆境中的堅持與奮斗。</p> <p class="ql-block">展覽墻上展示了潮汕失利的歷史照片及文字資料,讓我了解到甲子港、神泉港等地的情況及其相關(guān)事件。這些資料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轉(zhuǎn)戰(zhàn)上井岡”</p><p class="ql-block">詳細敘述潮汕失利后一部分轉(zhuǎn)移至海陸豐地區(qū)及后續(xù)行動情況。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王爾琢等率領(lǐng)下,經(jīng)過贛南三整,與秋收起義失敗后的毛澤東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為革命勝利保留了火種。讓人仿佛看到了先輩們在逆境中尋找出路的堅定身影。</p> <p class="ql-block">在彭公廟會議舊址的照片前,朱德等人在此召開會議討論部隊向井岡山轉(zhuǎn)移的問題。穩(wěn)定軍心,鼓舞士氣,這段歷史讓我感受到先輩們在關(guān)鍵時刻的果斷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群英耀中華”</p><p class="ql-block">分8個篇章展示中國人民軍隊的將星、帥星成長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參加者名錄展示牌上記錄了許多參與者的姓名及生卒年份。</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八路軍與新四軍的歷史背景及其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軍隊兵力增長統(tǒng)計表及傷亡情況的數(sh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冰冷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先輩們的英勇。</p> <p class="ql-block">解放全國的歷史資料板,上面有關(guān)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共產(chǎn)黨爭取和平民主斗爭的內(nèi)容以及解放全中國的戰(zhàn)役介紹。一個嶄新的中國在先輩們的奮斗下逐漸崛起。</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lǐng)導(dǎo)下發(fā)展壯大的歷程,幾代中央領(lǐng)導(dǎo)核心關(guān)于建設(shè)強軍之路的重要思想。</p> <p class="ql-block">建設(shè)新時期的強大軍隊</p> <p class="ql-block">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中國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農(nóng)村包圍城市,建立起新中國,成就舉世矚目。愿我們的軍隊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加速新時期強軍建設(shè),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