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和紅外套過不去的波士頓

夢白浪

袁崇煥被處死前一周,新大陸的東北建立起一個新城市,根據(jù)移民的家鄉(xiāng)命名波士頓,現(xiàn)在是馬薩諸塞州首府。<br><br>波士頓和廣州都是海港,二者抗擊龍蝦兵(當?shù)貢F(xiàn)以紅外套稱之)也有相似之處,廣州有虎門銷煙、三元里平英團,這里有傾茶行動、邦克山戰(zhàn)斗。<br>不僅如此,曾經指揮波士頓民軍的老華和帶領黃埔學生兵的老蔣,后來都成了國家第一人(這個詞我由“第一夫人”引申而來)。<br> 波士頓有一條“自由之路”以紀念歷史上的對英作戰(zhàn),始于波士頓公園,終于邦克山紀念碑,曲里拐彎全長四公里左右。<br>沿途景點的游客真多,即使墓地都人從眾。選擇了感興趣的部分,外觀之。<br> 北美戰(zhàn)爭的爆發(fā)原因及過程需要洋洋灑灑長篇累牘才能說清,這里簡單介紹幾處歷史節(jié)點:市政廳前的槍擊、傾倒茶葉、邦克山之役。<br><br>七年戰(zhàn)爭期間,波士頓市民和龍蝦兵本是“魚水情深”。戰(zhàn)爭勝利結束后,這些保衛(wèi)者也就成了多余的人。而英國由于戰(zhàn)爭支出導致財政緊張,意圖向殖民地征稅,引發(fā)了殖民地人的極大抵觸,與宗主國的關系出現(xiàn)裂痕。<br>以今日角度看,稅收可謂合理,稅額也較低,但自由慣了的殖民地人(一切憑感覺,至今不改)就是一個子兒都不愿掏。<br>出于震懾目的,英國根據(jù)1765年的駐營條例在波士頓駐軍,自此摩擦不斷,一些稀奇古怪的規(guī)定更是火上澆油。<br>比如英國士兵允許打零工,“物美價廉”的他們對勞動力市場造成了沖擊。<br>又比如允許當?shù)貞吞幱④娺`法行為,可以用“踐踏草地”一類名義處罰士兵。<br>這種局面誰都不會滿意。<br><br>1770年3月5日,偶然誤會引發(fā)的摩擦造成老市政廳前大批市民與少數(shù)英軍對峙,市民首先動手傷人,英軍在恐慌和憤怒下開火,4人當時身亡,1人傷后不治,數(shù)人受傷,被渲染成“大圖沙”。<br><br>畢竟當時都是喬治三世的子民,事后進行公開法庭審理,約翰亞當斯為英軍辯護,使其得以釋放。由于論據(jù)充分,各方都接受了這一結果。英軍也一度撤出波士頓。<br><br>這幅繪畫很有名(雖然我翻閱美國歷史普及書籍表示,場面與實際情況不符),不僅當時在殖民地流傳,現(xiàn)在也幾乎是反映該事件的唯一畫作。作者保爾瑞維爾后來又成為通知英軍即將來襲的“夜奔”成員,美國歷史名人之一。<br> 未去老市政廳現(xiàn)場(那里有紀念標志),但在波士頓公園看到了紀念碑,女神上方是五人的名字。碑上有約翰亞當斯的言論——“美國獨立的基石已放好”。<br>美國目前對這個事兒的介紹比較中性,但唬人的“圖沙”稱呼始終不改,五人連同保爾瑞維爾的墓地被列入自由之路景點。<br>到了周年紀念日,波士頓市民們會穿上當年的古裝,去老市政廳興高采烈地來個乒乒乒、乓乓乓!<br>不會冒出把真槍吧,我遇到還是躲開為妙。<br> 英國為安撫殖民地人,將引發(fā)激烈抗爭的稅收幾乎全免,只留象征性的茶稅,“否則顯得我們是懦夫”。<br>就是這最后一點可憐的征稅,成為北美戰(zhàn)爭導火索。<br><br>1773年,殖民地對東印度公司的入境茶葉免征關稅,雖然當?shù)厝丝梢砸虼撕壬细阋说奈湟募t茶,他們卻并不領情。安分守己的茶葉商和膽大妄為的茶葉走私者都視此舉為對自己的利益冒犯,超過民眾勒令離開的限期之后,“自由之子”開始行動。<br><br>1773年12月16日下午6點開始,波士頓周邊的130-150名市民裝扮印第安人,登上運載茶葉的DATMOUTH,ELEANOR,BEAVER三艘船只,三個半小時內將茶葉一股腦傾倒入河水中,這就是中學教科書上記載的波士頓傾茶事件。<br>這342箱茶葉重92616磅或46噸,時值9659.6英鎊(網上也有說18000英鎊),約合今日150萬美元或120萬英鎊。<br> 美方書籍特意提到,他們除茶葉外沒有破壞任何東西、傾茶時嚴格監(jiān)察防止自盜、最后還把船面打掃干凈。<br>自我標榜的“文明”細節(jié)不能平息大西洋對岸的怒氣。半年后英國正式在波士頓駐軍、封鎖港口并實施嚴厲規(guī)定,雙方矛盾已經不可調和。<br><br>在傾茶地點建有紀念館,復制了三條船中的兩條,每年也為觀眾重演這一場景,我無意等到開門,就在附近溜達。<br> 門口立有“革命之父”塞繆爾亞當斯的雕像。 由于雙方關系惡化,雖然還在嘗試溝通,但戰(zhàn)爭已是一觸即發(fā),大陸議會決意成立民軍,囤積武器。<br><br>1775年4月英軍得知康科德有一座秘密軍火庫,蓋奇將軍命令一千人馬于18日夜間出發(fā)“掃蕩”,并逮捕在那里開會的塞繆爾亞當斯等人。感謝“夜奔”志士保爾瑞維爾傳遞消息,民兵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br>4月19日早上5點,七十多名民兵與英軍在距離波士頓二十英里的列克星敦鎮(zhèn)大路上對峙。民軍指揮官擔心吃虧正準備讓路,槍響了。<br>可能的走火引發(fā)英軍迅速反擊,8名民軍不治,10人受傷。<br><br>英軍繼續(xù)沖到康科德,雖然軍火大半已被民兵運走,他們劫掠一番也能回去交差。但歸途不斷遭到狙擊,死傷高達259人,最后的結果是:蓋奇將軍及手下士兵被圍困在波士頓。<br><br>今年是“列克星敦的槍聲”250年,因為交通不便沒有前往,后來得知19日列克星敦舉行了重演,那時我已經按行程到達紐約。<br> 沖突爆發(fā)一個月后,英國援軍抵達波士頓,但面對洶洶民軍也僅能自保。<br><br>英軍計劃攻占位于查爾斯河對岸、對城內威脅較大的制高點查爾斯頓——最終目的只是為了突圍。民軍得知消息后,上校普雷斯科特奉命率領1200人在海拔34米(比北海白塔自身高度還低一米)的邦克山設置陣地,他們實地研究后,決定在其前方的布雷德山(海拔19米)布防——盡管如此這場戰(zhàn)斗在史書上仍以邦克山命名。<br><br>1775年6月17日黎明英軍發(fā)現(xiàn)民軍工事建好,隨即進行炮擊,下午三點,得到增援的2200名英軍在豪將軍指揮下越過查爾斯河攻擊,發(fā)起三次沖鋒后占領陣地。<br>兩個小時的戰(zhàn)斗中,英軍死傷1054-1150人,民軍約傷亡441人,包括一位早期的領導者。<br>守軍撤退的原因據(jù)說是子彈打光了,也有說英國攻入工事后立刻發(fā)揮出訓練有素的白刃戰(zhàn)優(yōu)勢,而民軍幾乎未裝備刺刀。<br> 由于移山填海,當年海岸線(深色區(qū)域)與現(xiàn)在(淺色區(qū)域)有明顯差異<br> 今日海軍碼頭一帶是英軍登陸地點,他們從這里整隊,然后向布雷德山發(fā)動襲擊。 這一仗的消息傳到倫敦,喬治三世氣急敗壞口不擇言,英國和北美沖突和平解決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br><br>北美戰(zhàn)爭開局幾乎就是六年最激烈的一役,英軍將領此后有了心理陰影,不肯主動出擊。曾力圖避免流血沖突的蓋奇將軍被撤職,由據(jù)說不滿英國政策的豪將軍接替。<br>民軍則過于自信,甚至認為北美不需要正規(guī)軍也能戰(zhàn)勝紅外套。<br><br>邦克山高大的紀念碑很遠就可以望見,但我的手機地圖上北面還有一處標明“邦克山”,好奇心驅使我多走了幾里地,看到的不過是沿海一片低洼的綠蔭球場,真會開玩笑。 再去山巔的紀念碑。這里有很多說明牌,包括參戰(zhàn)雙方人員的回憶錄片段。有一間不大的展室,紀念碑本身也可以從內部登臨,但周一周二都關閉,那天是周一。<br>盡管如此,碑身周圍游人滿滿,很多是集體活動,好像還有講解員隊伍專門來接受培訓。<br>碑前方是普雷斯科特的雕像,架勢像佐羅。 邦克山戰(zhàn)斗之后,華盛頓趕來擔任大陸軍總司令,指揮隊伍以火炮封鎖波士頓,英軍被迫協(xié)商,雙方同意英軍撤出時不騷擾民眾、大陸軍則不予攻擊。<br><br>1776年3月英軍離開波士頓,出于泄憤依然對城市造成不少破壞,將帶不走的火炮沉入海中。<br><br>波士頓戰(zhàn)事結束,紐約、費城、約克城等地還將成為戰(zhàn)場。<br> 下午我從邦克山返回波士頓市中心,偶然途經法尼爾廳休憩——依然是“自由之路”上的一站。<br>當時這里不僅是市場,也是市民和“自由之子”集會所在地,塞繆爾亞當斯等人曾在此多次發(fā)表演講。<br>法尼爾廳現(xiàn)用于旅游品銷售,而洗手間和座椅想必很受體驗“自由之路”艱辛的觀光者歡迎。 在趕走了龍蝦兵的波士頓,龍蝦依然出名,供四方來客享用。<br>怎么像是吃油炸檜?<br>個人觀點,蝦越小越鮮香滑嫩,龍蝦級別的吃起來感覺油膩,吃一口就不想第二口。 美國城市里,波士頓是我最早聽說的地名。七十年代末,北京醫(yī)院工作的姨夫家冰箱上貼著一堆心形彩色塑料玩意,每個上面都寫著英文“波士頓歡迎+姨夫的名字”,后來知道那種無用的東西叫冰箱貼。<br><br>“馬薩諸塞州是我見過的一個地方”,這是六十年代回應嬉皮士歌曲“舊金山”的又一首經典老歌“馬薩諸塞”?;貋砺牭竭@首歌,又是一番感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