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zhì),不僅在人類生活、生產(chǎn)中應用廣泛,更是我們中學化學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實驗材料。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莫過于水了,大部分的化學反應和化學實驗都需要水的參與,很多化學實驗中都要用到水,沒有水的參與,大部分實驗過程沒法進行,實驗現(xiàn)象也沒辦法發(fā)生。水在不同的化學實驗中的作用不同,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水一般當作溶劑使用,利用水配制出各種溶液,以及清洗儀器。不過水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此,在化學實驗中,水有著多種巧妙的用途,今歸納如下:<br><br>⒈ 作溶劑<br><br>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除可以參與一些反應外,它還是生產(chǎn)、生活中最常見、重要的溶劑。水的溶解性可用于:<br><br>⑴ 配制溶液及稀釋溶液;⑵ 測定固體的溶解度;⑶ 做噴泉實驗。<br><br>⒉ 作洗滌劑<br><br>水本身并不是一種洗滌劑,但它在洗滌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洗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發(fā)揮著多種重要作用。水是生產(chǎn)、生活中常用的廉價洗滌劑,清洗實驗儀器和裝置,常常使用水作為洗滌劑。以下是水在洗滌過程中的一些作用:<br><br>⑴ 溶劑:水能夠溶解許多物質(zhì),包括一些污垢和洗滌劑成分,從而幫助清除污漬。<br><br>⑵ 分散劑:水可以幫助分散污垢顆粒,使其更容易被去除。<br><br>⑶ 催化劑:在某些洗滌過程中,水可以作為催化劑,促進洗滌劑成分的活性。<br><br>⑷ 導熱劑:在熱水洗滌中,水傳遞熱量,幫助提高洗滌效率。<br><br>⑸ 滅火劑:雖然這不是洗滌過程中的常規(guī)作用,但在緊急情況下,水可以用來滅火,保護洗滌區(qū)域的安全。<br><br>⑹ 保護劑:水可以作為一種保護劑,防止某些織物在洗滌過程中受到損害。<br><br>⑺ 鑒別劑:在化學洗滌過程中,水有時用于鑒別不同的物質(zhì)。<br><br>在常見的“過濾”實驗操作中,針對各種過濾器與容器中的沉淀物需要洗滌,在洗滌時可使用蒸餾水來進行。具體方法是:在過濾器與容器中倒入適量的蒸餾水,直至蒸餾水將沉淀完全淹沒,適當晃動清洗,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即可清除沉淀。<br><br>例如,硫酸鋇沉淀中的氯化鈉等,可根據(jù)二者水溶性的不同,用水進行洗滌 。<br><br>⒊ 作介質(zhì)<br><br>水作為一種介質(zhì),在不同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以下是水作為介質(zhì)的一些主要用途:<br><br>⑴ 暖氣系統(tǒng):水作為暖氣和地暖的介質(zhì),具有熱容量大、導熱性能好、安全性高、環(huán)保性能優(yōu)和經(jīng)濟性佳等優(yōu)勢。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其它物質(zhì)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取暖效果好。這些優(yōu)勢使得水在地暖系統(tǒng)在未來的地暖系統(tǒng)中繼續(xù)發(fā)揮其優(yōu)勢,推動地暖行業(yè)的發(fā)展。<br><br>⑵ 核反應堆:高純水主要用在核工業(yè)中,尤其是以水作為冷卻和工作介質(zhì)的沸水與壓水核反應堆中。因為高純水中氯離子與氧均非常低,不銹鋼在這種環(huán)境中腐蝕率極低,所以水冷核反應堆中除核燃料包殼等少量材料外,會大量使用不銹鋼。<br><br>⑶ 化學反應:在化學反應中,水可以作為反應介質(zhì),尤其是在綠色化學領域。水無毒且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自然資源通常被視為一種良性溶劑。使用水作反應介質(zhì)發(fā)展綠色化學技術顯得尤為重要。<br><br>如高錳酸鉀是一種強的氧化劑,它可以氧化許多物質(zhì),但反應的介質(zhì)不同,還原產(chǎn)物也不同。高錳酸鉀在酸性、堿性(堿的濃度較大)和中性介質(zhì)中與亞硫酸鹽作用,分別被還原成Mn2+、MnO42-和Mn02。在這些反應中,水起的是介質(zhì)作用。<br><br>⒋ 作水封劑<br><br>水封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也十分常用,主要用于易變質(zhì)、易揮發(fā)或有毒藥品的保存,防止它們在空氣中揮發(fā)出有害物質(zhì)污染環(huán)境。如果這類物質(zhì)不與水發(fā)生反應且密度比水大,則可用水的水封作用來保存,以減少藥品的損失或污染。<br><br>例如:白磷、液溴、水銀、二硫化碳等藥物的保存,通常是向藥品中加少量蒸餾水,通過用水覆蓋藥品而隔絕空氣,防止藥品氧化變質(zhì)或減少揮發(fā)。<br><br>液溴是一種深紅棕色的單質(zhì)液體,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揮發(fā)性和劇毒,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存放較為困難的一種藥劑。在室內(nèi)溫度下,如若不經(jīng)過特殊處理,僅用玻璃塞塞緊的細口瓶來存放液溴的話,液溴將會揮發(fā)出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煙霧,而利用水進行水封的存放就可以避免安全隱患。<br><br>將盛有液溴的磨口細口瓶置于一個大燒杯內(nèi),再用一個稍小于前者大燒杯的燒杯倒扣于細口瓶上方,往大燒杯內(nèi)加水即可完成水封。因為液溴的密度比水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小,用水封能夠有效減少揮發(fā),從而避免有害物質(zhì)的揮發(fā)與產(chǎn)生,為師生帶來健康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br><br>白磷的燃點極低,極不溶于水,在30度下就可著火,同時白磷還具有劇毒,可以將少量白磷放置在廣口瓶中用冷水保存,借助水的覆蓋使其溫度不超過燃點,并與空氣隔絕,水封作用既避免了白磷煙霧的逸出,又保證了溫度不超過其燃點。從而避免白磷揮發(fā)或自燃,有效降低物質(zhì)的損失,以及安全隱患的發(fā)生。<br><br>在苯制取的溴苯和硝基苯中,往往在實驗后向產(chǎn)物中加入少量水進行封存,目的是為了減少反應產(chǎn)物的揮發(fā),防止其污染空氣;也可以使產(chǎn)物中殘存的Br2和N02溶解在水中,減小有顏色的雜質(zhì)對反應產(chǎn)物顏色的干擾。<br><br>⒌ 作水浴劑<br><br>在中學化學課程中,不少實驗的反應條件都離不開水浴加熱。一般都把要反應的物質(zhì)放在試管中,再把試管放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再在燒杯中插一根溫度計控制反應溫度。<br><br>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是受熱均勻,避免了直接加熱造成的加熱過度劇烈與溫度的不可控制,可以平穩(wěn)地加熱,但加熱溫度最高只能達到100℃。<br><br>例如,酚醛樹脂的制備、纖維素的水解需用到100℃的沸水??;硝基苯的制備(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鉀溶解度的測定(室溫~100)℃、銀鏡反應需用溫水浴加熱。<br><br>⒍ 作集氣劑<br><br>在氣體的制取實驗中,經(jīng)常用到的集氣方法有排水法。排水法就用到了水的水集作用。排水集氣法可以收集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氣體,中學階段有02、N2、H2、NO、C2H4、C2H2、CH4。<br><br>有些氣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或多或少都會溶解一部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種物質(zhì)用以降低這些氣體的溶解度。<br><br>如: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原因是氯氣雖然溶于水,但是在飽和的食鹽水中溶解度極低,幾乎可忽略不計,從而解決氯氣溶于水的難題,而且制取過程更加安全,制出的氯氣也更加純凈。也可用排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br><br>⒎ 作水洗劑<br><br>在氣體的制取實驗中需要獲得純凈的氣體,而實驗室中制取的氣體中往往混有雜質(zhì)。對于混合氣體中易溶于水的雜質(zhì)氣體可用水進行洗氣。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水洗較為常見,<br><br>主要作用有以下三個,<br><br>其一,用水清洗實驗儀器和裝置。<br><br>其二,通過水洗的方法去除一些難溶于水氣體中的易溶雜質(zhì),實驗室制取的氫氣中常因反應物鹽酸的揮發(fā)而使H2中混有HCl氣體雜質(zhì)。此時,可將這種混合氣體通入裝有水的洗氣瓶,把其中的雜質(zhì)氣體HCl除掉。<br><br>像一氧化氮氣體中的二氧化氮雜質(zhì),因二氧化氮可以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和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那么不溶于水。<br><br>其三,用水洗滌沉淀,在常見的過濾實驗操作中,針對各種過濾器與容器中的沉淀物需要洗滌,在洗滌時可使用蒸餾水來進行。<br><br>具體方法是:在過濾器與容器中倒入適量的蒸餾水,直至蒸餾水將沉淀完全淹沒,適當晃動清洗,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即可去除沉淀。<br><br>⒏ 作鑒別劑<br><br>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可以將水巧妙用來鑒別化學物質(zhì),針對化學物質(zhì)在水中的密度或溶解度的不同進行鑒別。<br><br>水可以做鑒別劑來區(qū)別一些溶解度不同或者密度不同的物質(zhì),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標簽的無色液體,可以通過溶于水后的不同表現(xiàn)來區(qū)分。苯的密度小于水,浮于水上;乙醇極易溶于水: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沉于水下。如此一來,三者即可區(qū)分。<br><br>同時,可結(jié)合化學物質(zhì)的溶解性和溶解過程中的熱量變化進行鑒別。比如,使用水可鑒別碳酸鈣、氯化鈉、硝酸銨和氫氧化鈉這四種物質(zhì),其中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會放熱,水溫升高;硝酸銨溶于水時需吸熱,水溫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時對溫度無影響;碳酸鈣則不溶于水。<br><br>還有一些物質(zhì)可由其溶于水后的溶液顏色判斷和鑒別,比如,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為藍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為黃色;石蕊試劑為紫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br><br>⒐ 作冷凝(或冷卻)劑<br><br>在化學實驗中,水可以當作冷卻劑使用,我們經(jīng)常將氣體通過冷凝管,利用水的水冷作用降低溫度,來冷凝氣體,以此降低溫度將氣體凝結(jié)。在分餾、蒸餾,以及有物質(zhì)揮發(fā)與長時間加熱的化學實驗中,揮發(fā)物和餾出物應當冷卻,這就需要在冷凝管中注入水,通過水的流動來冷卻。<br><br>對那些受熱易氣化,沸點低于100℃,常溫下為液態(tài)的物質(zhì)常用水冷卻其蒸氣。如石油的分餾實驗,需要用水冷卻餾出物或揮發(fā)物,這種冷卻往往是通過冷凝管中流動著的水來實現(xiàn)的。有時為冷卻實驗體系,也常用水作冷卻劑,如結(jié)晶實驗,蒸餾乙醇制備無水乙醇和乙醇的沸點測定實驗等。<br><br>⒑ 作量體積劑<br><br>氣體的量取可利用水來測量產(chǎn)生的難溶于水的氣體的體積。許多產(chǎn)物是氣體的實驗,要想測定反應物的量,我們可以從氣體的體積入手、列三段式換算就可以求出反應物含量。直接測定氣體體積非常困難,我們一般采用量氣裝置,通過測定排出的水的體積確定產(chǎn)生或者消失氣體的體積。<br><br>⒒ 作檢漏劑<br><br>進行反應物或者生成物中有氣體的實驗時,在實驗裝置連接完畢后,必須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在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中,也常用水來檢驗氣體發(fā)生裝置的氣密性。這種氣密性的檢驗就是利用裝置體系內(nèi)壓強與大氣壓所存在的壓力差來實現(xiàn)的,這種壓力差通過導管使導管內(nèi)流動著的水形成一段水柱(水柱的存在就證明了裝置體系內(nèi)外存在壓力差)。<br><br>比如在用高錳酸鉀鉀分解生成氧氣的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微熱法檢驗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具體檢測步驟為:以手握住密閉的試管,將導氣管的出口置于水中,看是否有氣泡從導氣管出口處冒出;同時,松開手后,有少量水被吸入導氣管中,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可證明該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br><br>對那些需要控制液體反應物體積的定量實驗或者是使用有活塞(或開關)結(jié)構的儀器和裝置,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實驗前必須用水檢驗所用儀器(如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等)是否漏液。<br><br>⒓ 作檢測劑<br><br>除了可用水作洗氣劑,除去混合氣體中易溶于水的氣體物質(zhì)外,同時也可利通過觀察氣泡逸出的速率來檢測氣體通入的速率。<br><br>⒔ 作儲存劑<br><br>對那些水溶性不大或不溶于水的氣體可通過氣壓原理控制水進、出儲氣裝置,從而實現(xiàn)氣體從制氣裝置流進、流出儲氣裝置的目的。實驗室中儲氣裝置的使用原理:甲瓶內(nèi)充滿溶液,當氣體通入甲瓶時將溶液壓入乙瓶,關閉活塞,便可將氣體保存起來。使用的時候,打開活塞,乙瓶中的溶液回落到甲瓶中,將氣體趕出。<br><br>若氣體能溶于水,可在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加一層有機溶劑,如苯、四氯化碳或油。<br><br>⒕ 作檢驗劑<br><br>相似相溶原理指出,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中,非極性(或弱極性)分子易溶于非極性(或弱極性)溶劑中。據(jù)此原理,可用水(極性分子)為溶劑來檢驗其他溶劑分子的極性。同理,也可用水檢驗氣體的極性。<br><br>檢驗分液實驗中哪層是水層,哪層是油層(有機層)時可用水來檢驗,即取少量上層或下層液體與水混合,若溶液分層說明所取液體是油層(有機層),反之為水層。<br><br>⒖ 作分離劑<br><br>通常情況下,不溶于水的液態(tài)物質(zhì)其密度有的大于水,有的小于水,其混合物可用水進行分離。如把制取硝基苯的液體倒入水中,液體分為3層。上層是苯,中間是溶有硝酸和硫酸的水層,底層為硝基苯,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可得到不同的物質(zhì)。<br><br>⒗ 作吸收劑<br><br>對于水溶性較大的有害氣體,在化學實驗中可以用水作為其尾氣吸收劑。如實驗室制取氨氣、氯化氫時可以將尾氣通入水中。為防止倒吸,通常不能將導管直接插入液面下方。<br><br>⒘ 作粘附劑<br><br>在過濾實驗中,用水潤濕濾紙,使濾紙緊貼漏斗,以趕走濾紙與漏斗間的氣泡,在NH4Cl與Ba(OH)2?8H20反應的實驗中,把燒杯放在用水濕潤過的玻璃片上面,由于反應吸熱使水結(jié)冰,從而使燒杯與玻璃片粘附在一起。<br><br>⒙ 作連接劑<br><br>在化學實驗中連接玻璃管和乳膠管(或橡皮管、橡膠塞等)時,由于干的玻璃管與乳膠管間的摩擦力較大,不易將乳膠管套到玻璃管上。因此,在進行這一操作時,可以先將玻璃管在水里蘸一下使玻璃管潤濕,再稍用力就很容易把乳膠管套上。<br><br>水在中學化學實驗中竟有如此之多的妙用,它不僅是實驗中不可或缺的試劑,也是實驗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們在日常的實驗和實踐中不可輕易忽視了水的作用。通過合理利用水的特性,可以有效地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實驗效率,并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