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4.28</p>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早上,從廣漢民宿驅(qū)車245公里,到達閬中古城已經(jīng)中午,入住瀕臨嘉陵江的西景里酒店。</p> <p class="ql-block"> 張飛牛肉是閬中古城的招牌,時至中午,饑腸咕嚕,快餐店每人一份“大大大坨牛肉拌飯”,嘗鮮又果腹,方便又實惠。</p> <p class="ql-block">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省閬中市,擁有嘉陵江“S”形大轉(zhuǎn)彎自然環(huán)抱的天然優(yōu)勢。</p><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介紹,閬中古城具有2300多年的歷史,曾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期巴國的別都(地位上僅次于首都的副都)、明清時期是四川的臨時省會。</p><p class="ql-block"> 閬中古城以其獨特的風(fēng)水格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聞名于世,更是與麗江、平遙、徽州齊名,為中國四大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首先來到“漢桓侯祠”(張飛廟)。</p><p class="ql-block"> 三國名將張飛曾在閬中駐守7年,死后葬于閬中。漢桓侯祠就是為紀(jì)念張飛而建,內(nèi)有張飛塑像、墓冢及歷代碑刻。</p><p class="ql-block"> 殿內(nèi)的張飛塑像怒目圓睜,再現(xiàn)了三國忠義豪情。</p> <p class="ql-block"> 出張飛廟沿著西街向前就是著名的“中天樓”。</p><p class="ql-block"> “中天樓”始建于唐代,是一座三層木質(zhì)樓閣,古樸壯觀,建筑精巧,處于古城的中心位置,古城四條主要街道交匯于此,是古代閬中風(fēng)水的核心象征。</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中天樓,可四面俯瞰整個古城,被譽為“閬中風(fēng)水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 從中天樓沿雙棚子街左拐,就是古城緊臨嘉陵江的主街道,華光樓即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大觀”、“文明丕煥”、“閬苑第一樓”的牌匾高懸于城樓之上,顯更威嚴氣派之勢。</p> <p class="ql-block"> “華光樓”是一座過街的飛檐木結(jié)構(gòu)城樓,是整個古城的南大門,這座始建于唐代的城樓,唐風(fēng)十足,獨具特色,是閬中古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登上“光華樓”,北能俯瞰古城全景,南可盡覽嘉陵江山水。</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許多文人雅士在此登高望遠、吟詩作賦,就不足為奇了。</p> <p class="ql-block"> 從“華光樓”沿大東街向回折返,經(jīng)過“狀元牌坊”。</p><p class="ql-block"> 這是為紀(jì)念閬中歷史上兩位狀元(唐代尹樞、尹極兄弟)而建的石質(zhì)牌坊,體現(xiàn)了古代閬中人對教育的重視和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 “川北道署”是清代川北地區(qū)的行政機構(gòu)遺址,見證了閬中作為川北重鎮(zhèn)的歷史地位,現(xiàn)為歷史博物館,展示了古代官署的布局和清代地方行政制度。</p> <p class="ql-block"> “文廟”始建于唐代,是閬中古城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存,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它不僅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閬中作為“科舉文化重鎮(zhèn)”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文廟”遵循中國傳統(tǒng)文廟的規(guī)制,布局嚴謹,主要建筑包括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等。院內(nèi)存有明清時期的碑刻、匾額,體現(xiàn)中國古代教育和儒家思想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游覽感受了閬中的歷史文化,今天的晚餐還要體驗一下當(dāng)?shù)氐娘嬍澄幕?lt;/p><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龍七對”酒店,門前右上方一排麻將的“萬”字裝飾,醒目地告訴你,“全民皆麻”是四川厚重的麻將文化。</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特色是老火鍋,這是在四川吃飯的不二選擇。</p><p class="ql-block"> 我們點了現(xiàn)切的牛肉、腰片、黃喉、鴨血、八卦蝦滑、筍尖、豆腐、生菜等。</p><p class="ql-block"> 端上來的火鍋非常喜慶,厚厚的紅油上還飄著一層紅辣椒,可謂紅紅火火。</p> <p class="ql-block"> 八卦蝦滑,別樹一幟,帶辣椒和不帶辣椒兩種顏色的蝦滑,加工成八卦圖形狀,彰顯了閬中古城的風(fēng)水文化。</p> <p class="ql-block"> 如此“火辣”的火鍋,對我們來說,如果沒有冰鎮(zhèn)啤酒的及時“冷處理”,即使口腔、食道、腸胃原本這“一條龍”的好牌,恐怕早晚也得“點炮”。</p> <p class="ql-block"> 郎中不僅融合了風(fēng)水、三國、科舉等文化元素,還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的發(fā)源地。</p><p class="ql-block"> 西漢時期,閬中籍的天文學(xué)家落下閎制定了《太初歷》,首次確立“以孟春正月為一元之始”的歷法體系,將正月初一固定為歲首,這一制度沿用至今,成為春節(jié)的核心歷法依據(jù),被國家授予“中國春節(jié)文化之鄉(xiāng)”稱號。</p><p class="ql-block"> 各位:我們每年過春節(jié)時,別忘了閬中、更別忘了落下閎哦!</p> <p class="ql-block">照片及視頻均為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