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們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前往里拉修道院游覽。</p> <p class="ql-block">★里拉修道院</p><p class="ql-block">位于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以南約60公里處,占地8800 平方米,是保加利亞最大的東正教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198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里拉修道院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公元927年隱士伊凡?利爾斯基領(lǐng)著一群修道士,來到了至今修道院東北邊3公里的山中石窟里隱居修行,信徒和朝拜者紛紛來此,形成了一個小部落,直到1335年修道院才搬到現(xiàn)址。</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人入侵時,修道院曾三次被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統(tǒng)治期間,它被認(rèn)為是『保加利亞民族精神的堡壘』。</p> <p class="ql-block">1833年,一場大火將里拉修道院化為灰燼。</p> <p class="ql-block">不久,里拉修道院又重現(xiàn)昔日的風(fēng)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個建筑都在一條溪流之上,海拔1200米,很像中世紀(jì)的城堡,布局嚴(yán)謹(jǐn)。</p> <p class="ql-block">保加利亞里拉修道院的修道士最盛時上萬人,后來幾百人,如今里面只有8個修道士。</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建筑主要為19世紀(jì)的風(fēng)格,其建筑群包括教堂、博物館和僧侶居所,融合了拜占庭、保加利亞文藝復(fù)興和巴洛克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半圓形的 4 層樓又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共有 300 多個房間。</p> <p class="ql-block">庭院。</p> <p class="ql-block">修士。</p> <p class="ql-block">花壇。</p> <p class="ql-block">圣水池。</p> <p class="ql-block">懶散的狗。</p> <p class="ql-block">過去曾經(jīng)同時供上萬名朝圣者在此住宿。</p> <p class="ql-block">其中突出的是北側(cè)的廚房,煙囪高 22米。</p> <p class="ql-block">而柱廊為文藝復(fù)興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里拉修道院是建筑、藝術(shù)、宗教、教育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它由 11座建于不同時期的教堂、20座建于14世紀(jì)—19世紀(jì)的住宅樓、防御塔和一座半圓形的 4 層樓所組成。</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早的建筑是1335年修造的防御塔,塔高22米(一說25米),分為5層,全部由紅磚和石頭砌成。</p> <p class="ql-block">塔的窗戶很窄,塔身有無數(shù)射擊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的最高一層是私人祈禱室,室內(nèi)用表現(xiàn)耶穌幻化場景的繪畫裝飾,還有其他富麗堂皇的16 世紀(jì)壁畫。</p> <p class="ql-block">塔頂平坦,四周有近似掩體的雉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該塔的一部分曾在土耳其入侵時被大炮轟壞。</p> <p class="ql-block">防御塔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建于1834~1837 年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里拉修道院的中央,有24個圓屋頂。</p> <p class="ql-block">內(nèi)有 3座大殿;兩個唱詩臺分列兩側(cè),上方為 3 個穹頂,外面有柱廊環(huán)繞,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柱廊。</p> <p class="ql-block">門扉。</p> <p class="ql-block">窗欞。</p> <p class="ql-block">柱廊頂部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柱廊四周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柱廊上的噴水池。</p> <p class="ql-block">噴水池上的小金鳥。</p> <p class="ql-block">2014年8月我們來時,圣母升天大教堂開放,這次卻入內(nèi)不能拍照,只能選一些當(dāng)時所拍的照片奉上,以饗諸位。</p> <p class="ql-block">金碧輝煌的圣壇。</p> <p class="ql-block">大燭臺。</p> <p class="ql-block">金光閃閃的大吊燈。</p> <p class="ql-block">太陽光從24個圓屋頂?shù)拇皯羯淙?,仿佛圣光——耶穌光,整個教堂籠罩在神秘之中,令人頓感肅穆。</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壁畫和木雕,是公元19世紀(jì)保加利亞宗教畫中最杰出的作品,展示了豐富的宗教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窗戶。</p> <p class="ql-block">1469年圣人伊凡的圣骨(圣物)安放在里拉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贖罪室。</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此外,里拉修道院里還有圣盧卡斯廟和圣胡安教堂等古跡。圣盧卡斯廟是由圣盧卡斯教堂、多塞爾圣母堂和一所修士學(xué)校所組成的。而圣胡安教堂則是在 10 世紀(jì)一個自然洞穴——圣胡安洞穴的基礎(chǔ)上修建起來的,圣胡安的墓就在里面。這一將自然洞穴與人類文明結(jié)合在一起的創(chuàng)造使這座教堂在整個巴爾干半島首屈一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參觀修道院博物館,了解其歷史和文化遺產(chǎn),館內(nèi)收藏有珍貴的宗教文物和手稿。</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也十分優(yōu)美,里拉山脈提供了徒步旅行的機(jī)會,適合自然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圣殿里的愛情。(借用老友周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離開里拉修道院,我們前往普羅夫迪夫。</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Plovdiv</p><p class="ql-block">是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州首府,位于首都索非亞東南方向120公里處,它是一個重要的經(jīng)濟(jì)、文化、教育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位于保加利亞中南部,地處上色雷斯平原西部,馬里查河上游、羅多彼山北側(c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馬里查河把城市分為兩部分,主要工業(yè)區(qū)在北岸,是保加利亞版圖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是保加利亞民族復(fù)興的發(fā)源地之一,以及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跡眾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歷史悠久,原為色雷斯人村落,公元前四世紀(jì)曾是馬其頓王國都城,十四世紀(jì)為重要的行政和軍事中心,歷經(jīng)多次戰(zhàn)亂和地震災(zāi)害,城市幾度興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78年俄土戰(zhàn)爭后為東魯美尼亞首都,1885年歸屬保加利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jì)八十年代,成為中歐到小亞細(xì)亞通道上的重要貿(mào)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普市的主要古跡有:以雕花祭壇和階梯式古鐘樓聞名的巴利尼教堂、陳列古羅馬帝國石刻的歷史博物館和兩千年前的古城墻以及古羅馬露天劇場等。</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是保加利亞最大的經(jīng)濟(jì)體之一,也是巴爾干地區(qū)重要的工業(yè)、商業(yè)、科學(xué)、文化和交通通訊中心。</p> <p class="ql-block">★老城</p><p class="ql-block">位于普市中心的山丘之上,歷史上曾作為守衛(wèi)用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這里集中了普市傳統(tǒng)建筑的精華,在保建筑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古希臘遺跡。</p> <p class="ql-block">城內(nèi)的許多狹窄的街道至今還保持著古老的中世紀(jì)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居民房屋上層都用斜拱承托,層層凸出,頗具特色,展示了普羅夫迪夫的多樣化文化和歷史。</p> <p class="ql-block">不少民居被辟為博物館,有的已被命名為國家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許多精美的中世紀(jì)建筑,如保加利亞復(fù)興時期的房屋、教堂和城堡等。</p> <p class="ql-block">這些建筑物的風(fēng)格各異,有保加利亞文化、巴洛克、文藝復(fù)興和新古典主義等不同的風(fēng)格,展示了普羅夫迪夫的多樣化文化和歷史。</p> <p class="ql-block">古城墻遺址。</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的古羅馬競技場是該市的重要?dú)v史遺跡,位于市中心步行街地下,靠近蘇瑪雅清真寺,是游客必到的景點(diǎn)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該競技場建于公元193到211年間,是以古希臘的德爾菲競技場為原型而建造的羅馬競技場,也是巴爾干半島上同一時期規(guī)模最大的古羅馬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時,這個羅馬競技場里曾舉辦多種體育運(yùn)動,此外還有角斗士和動物之間的搏斗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競技場長240米、寬50米,可以容納3萬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地面上露出的只是競技場北側(cè)的一小部分,是一個13層的觀眾席,而絕大部分遺址還被埋在步行街及周邊房屋的地下。</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蘇瑪雅清真寺是保加利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跡,位于普羅夫迪夫市中心,緊鄰步行街地下的古羅馬競技場遺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該清真寺建于1363~1364年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穆拉德二世統(tǒng)治時期,由原教堂改建而成,是保加利亞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巴爾干地區(qū)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蘇瑪雅清真寺?lián)碛?個圓頂和一個33米高、27米寬的禱告大廳,主立面的東北角設(shè)有一個尖塔。清真寺內(nèi)的墻上有18世紀(jì)末到19世紀(jì)初的壁畫,展現(xiàn)了獨(dú)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蘇瑪雅清真寺已比較破舊,面積在現(xiàn)在來看也不算大,且外圍一圈被餐廳包圍著。但盡管如此,它仍然是普羅夫迪夫的重要?dú)v史遺跡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劇場</p><p class="ql-block">位于普市老城南門,建于公元二世紀(jì),是在一次施工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露天劇院依山而建,是一座半圓形的建筑,劇場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依山砌成,由下至上有20排大理石座位呈扇形包圍著舞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舞臺高3.1米,兩邊保留著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是保加利亞保存最完好的古劇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劇場可容納3500人左右,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用于各種演出。</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圣康斯坦丁和海倫娜教堂(圣康斯坦丁和圣伊蓮娜教堂)是普羅夫迪夫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yùn)和獨(dú)特的建筑風(fēng)格。該教堂位于普羅夫迪夫老城,毗鄰東門與十字路口,是當(dāng)?shù)鼐用裆類鄣牡貥?biāo)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公元337年,以君士坦丁大帝及其母親海倫娜命名,距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其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東正教傳統(tǒng)與中世紀(jì)藝術(shù)特色,是普羅夫迪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宗教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長方形平面布局,中廳寬敞,端部設(shè)圣盒,整體由哥特式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十字正中為官隆頂,雕像與裝飾遍布拱頂,側(cè)廊兩側(cè)排列兩排小祈禱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部柱廊布滿精美壁畫,天花板雕刻細(xì)膩。內(nèi)部裝飾奢華,巴洛克風(fēng)格圣象門與宗教藝術(shù)作品交相輝映,展現(xiàn)東正教建筑與中世紀(jì)藝術(shù)的融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達(dá)13米的鐘樓矗立于庭院一角,成為教堂的標(biāo)志性景觀,其建筑風(fēng)格與教堂主體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其他教堂。</p> <p class="ql-block">俯瞰普羅夫迪夫。</p> <p class="ql-block">普羅夫迪夫日落。</p> <p class="ql-block">墻上壁畫。</p> <p class="ql-block">街頭雕塑。</p> <p class="ql-block">偶遇新郎與新娘。</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普羅夫迪夫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上,窗外禮花綻放,大約是婚禮后的喜慶節(jié)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