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君音短語】看到很多平臺上的指導老師都把誦讀渲染的非常高大而神秘,難道真的如此嗎?筆者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有人會問,既然沒有那么深奧,那么為什么有很多人讀不好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客觀的看待。</p><p class="ql-block"> 首先指出的是誦讀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只不過這種表達方式是建立在作品的內(nèi)容、標準的普通話、語言情緒的變化的前提下而形成的,而不屬于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之所以很多人感覺"難"主要是在誦讀的某個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例如,有的人對作品理解不到位,從而導致的語不達意;再如,有的人普遍話不過關(guān),從而導致發(fā)生不正確;又如,有的人沒有進入作品情緒,從而導致誦讀與作品嚴重脫節(jié)等問題。我們要認識到,誦讀是由文、聲、情三大要素組成的,只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那么就會破壞誦讀的整體效果。</p><p class="ql-block"> 當前,很多誦讀者普遍存在著重"聲"而輕"文"和"情"的現(xiàn)象,過度強調(diào)"聲音"的作用,漸漸的把自己的誦讀帶偏。這里不是否定聲音的作用,而且要求誦讀愛好者要努力做到文、聲、情發(fā)展的平衡,而不是嚴重的去"偏科"。誦讀導師之所以強調(diào)聲音,那是因為導師只是聲音的導師,而不是文學導師,更不是情緒導師,這一點尤其值得廣大誦讀者注意。為此,我們必須搞清楚我們跟老師學什么,我們自己該從那些方面自學,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白自己缺什么,而不是"有病亂投醫(yī)"。</p><p class="ql-block"> 此外,對于誦讀的音質(zhì)而言,在不同的誦讀環(huán)境下,效果也是大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隔音效果好的環(huán)境,加上專業(yè)設備的加持,所產(chǎn)生的音質(zhì)會更加的出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