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在上海學游的第四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上午(1)參加上海音樂學院,在學院拍照留念。(2)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給我們指導發(fā)聲練習的技巧,還分別對三首歌曲演唱要注意怎樣把氣息帶入,使歌唱的實和美進行了輔導,同學們受益非淺。(3)我們同學分了4組,分別登臺演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下午去K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午餐后安排去上海歌廳k歌,是一次同學們在一起學習交流的好機會,還是值得一去,我選擇自由行,雖然我失去了這次機,卻有了別樣的收獲。我倆外加我們的組長乘地鐵出行,外觀:靜安寺、百樂門(時間的關系沒能入內)武康大樓(打卡地)、宋慶齡的故居、上海徐匯區(qū)的一些文物保護住宅,真是見識長知識了,感覺比k歌值,k歌啥時都可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音樂學院,是中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國立高等音樂學府,被譽為“音樂家的搖籃”?。該校以“援西立中,化用為體”為辦學理念,學科體系完備,培養(yǎng)了大批音樂領軍人才,并在國際賽事中屢獲大獎。上海音樂學院成立于1927年,初名國立音樂院,首任院長為蔡元培,是中國現(xiàn)代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奠基者之一。</b></p> 我們紛紛在學院門前留影拍 我們第四組同學集體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此我們學員與江楠院長一起合影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接待人員給我介紹這些建筑的歷史和意義</b></p> 走進音樂學院感覺到音樂的氣息。 坐在音樂學院的里等待上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個視頻是上課前音樂學院老師,指導發(fā)聲氣息的練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位年輕的教授給我們上了一個多小時的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些視頻都是她在給我們上課,教我們怎么用氣,用聲,還分別指導了三首歌曲,在情感和聲音上如何表現(xiàn)和處理的技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師講的挺好,問題是我們得法后,如何刻苦練習,堅持。我覺得我這把年輕,注重過程,無需結果,也不能當歌唱家了,快樂自己足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課后教授、江楠院長與我們合影留念。</b></p> 而后我們分組上臺演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是我們第四組集體演唱《畫你》</b></p> 看我和我愛人唱的多認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江楠院長和稀泥,本應評等級的,結果我們都是最棒的,全是第一,大家都很開心,關鍵是我們在這歌唱家的搖籃里,感受了體會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同學們和江楠院長在這留下了最后一張合影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車前在校園內再幾張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每頓飯菜都不錯,上海菜沒啥,感覺特色的是牛肉羹(不是湯,是用糯米和打碎的牛肉熬的像粥一樣的,挺好喝,鮮美)、三黃雞(嘴、皮、掌都是黃的,只有上海有,不吃雞的老王吃了好幾塊)</b></p> 午飯后游上海市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與組長乘上海地鐵,在地鐵里留個影</b></p> 先去了靜安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靜安區(qū),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已有上千年的歷史。</b></p> 靜安寺金壁輝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的靜安區(qū)亦由靜安寺而聞名于世。靜安寺的建筑風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風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靜安寺是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密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僅一個下午,晚上還要參加上海學游閉營儀式,沒有時間入內觀看,能親臨其境目睹,感覺到的歷史和尊容足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上網(wǎng)視頻將靜安寺內部全部瀏覽且有導游解說,截了幾張圖,真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接著我們步行來到了我想往己久的~百樂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樂門,全稱“上海百樂門”(Paramount),占地面積2550 m2,是上海標志性娛樂場所,主要經營餐飲和歌舞文化。百樂門是上海優(yōu)秀歷史保護建筑之一,素有“遠東第一樂府”之美譽,取名源自“入我之門,百事皆樂”之意,而其英文名Paramount寓意“至高無上”,也與百樂門的待客之道不謀而合。 主要場景包括香梅廳、少帥廳、查理廳、三樓舞池、演藝大廳、回馬廊等。</b></p> 門前留影門內觀賞歷史簡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當日下午2點至5點之間,可消費180元門票入舞池跳舞,說有點心飲料,我很想消費去感受一回,最終還是放棄了,沒時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晚上的百樂門是這樣的,在百樂門柜臺的電腦上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從百樂門出來乘地鐵從靜安寺站2號線在江蘇路站下車,換乘地鐵11號線,在交通大學站下車,步行約200左右米到達目的地~武康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康大樓?(曾用名諾曼底公寓)是上海市徐匯區(qū)淮海中路1850號的標志性歷史建筑,始建于1924年,由匈牙利建筑師鄔達克設計,以獨特的法國文藝復興風格和船型外觀聞名,現(xiàn)為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及網(wǎng)紅打卡地。</b></p> 在此錄了一段視頻。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形似“巨型航船”,采用法國文藝復興三段式風格,底層騎樓、中段紅磚墻面、頂層仿石飾面,腰線處以連續(xù)陽臺增強層次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里是個五岔路口,路口旁站滿了人,都在留影拍,警察在這守侯進行交通管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康大樓曾居住趙丹、王人美、秦怡、孫道臨等文藝界名流,賦予建筑濃厚的人文底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樓的底有長廊通道,人可通行走,一側都是商鋪,小吃部,另一側有長凳供游人休息,我在一處有武康樓設計圖結構介紹地拍了張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據(jù)說近些年因獨特的攝影視角成為網(wǎng)紅地標,日均客流量峰值超5000人次,帶動周邊街區(qū)經濟建設與文旅開發(f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地面標指的旅游景點,我們根據(jù)指向,過了這條兩旁栽著密排的梧桐樹道路,去了徐匯區(qū)住宅保護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些建筑風格獨持,有歷史,有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宋慶齡的故居也在此。可入內參加,但周一休息。</b></p> 上海演員劇團在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幢意大利住滬領事尼隆先生的宮邸,有歷史有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條是個地標集中展現(xiàn)了上海近代建筑藝術與名人歷史文化,是游客感受海派風情的核心打卡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時間關系,游觀這些地方不少了,對我而言上海主要去的都去的差不多了。此時手機發(fā)來信息,晚上6點半集合,晚餐有閉營儀式,于是我們仨人打的士提前了15分鐘到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到達上海大翰宮蒙古烤全羊灑店,其他的同學還一個沒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和我愛人在這閑著拍幾張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酒店特色,蒙古包房間,跟我們的酒店包間一樣,只是外型不同,不過別具一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閉營儀式上江楠院長講話,回顧上海學游這些天的經歷,和我們在一起學習的快樂。晚宴期間,大家載歌載舞,我也給大家送上一首好人一生平安,愿我們健康快樂,平平安安過好余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在歌唱《好人一生平安》音響效果不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結束了我們5天的上海學游,這次的學游,不同于一般旅游,每天都有學有游。對于我更是有一段最最難忘生日宴,70歲的生日是在蘇洲過的。那是有儀式的,江楠院長親自給我戴上生日冠還與我合影,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同聲歡唱生日快樂,分享我的快樂,這何止是我一個人難忘,我相信所有參加這次學游的同學和老師都是難忘的。我在這里謝謝開開華彩聲樂院給我?guī)淼捏@喜、快樂。我祝開開華彩聲樂院,越辦越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