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貝爾格萊德圣心主教堂,一座哥特式建筑。1884年開始建造歷時5年完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兩座尖塔88米高,內部拱頂43米,200萬塊石頭建成。教堂內16扇彩繪玻璃窗,每一扇都講述著圣經的故事。圣心主教堂</span>是巴爾干半島最震撼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波黑天主教的靈魂坐標,它見證薩拉熱窩的歷史變遷,用石頭書寫了一部文明史詩。</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的鐘樓,修建于1551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質結構,外觀呈方形,古樸典雅。鐘樓上設有木質的挑檐和百葉窗,頂部放置著一口大鐘,鐘聲可以傳遍整個老城區(qū)。</span>從歷史角度看,它見證了薩拉熱窩多個世紀的興衰變遷,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在此取景,主角瓦爾特在鐘樓狙擊敵人的場景,讓它成為中國影迷心中的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鐘樓旁的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建于1530年,由奧斯曼帝國駐波黑的總督加齊胡色雷貝出資建造。清真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早期奧斯曼風格建筑,復合型多穹頂結構,宣禮塔高47米。它是波黑最大且最重要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電氣照明的清真寺,巴爾干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奧斯曼歷史建筑之一。</span>該清真寺是薩拉熱窩的象征,也是《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的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費爾哈迪亞步行街,橫跨斯塔里格勒和市中心兩個區(qū)。歷史可追溯到16世紀,曾有過多個名字,1993年恢復現(xiàn)名。費爾哈迪亞步行街,稱為“薩拉熱窩東西文化相遇線”,東側是奧斯曼時期的商隊驛站,西側是奧匈帝國的巴洛克建筑,體現(xiàn)出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p> <p class="ql-block">費爾哈迪亞步行街,是薩拉熱窩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之一,有各種商店、餐廳、咖啡館,隨處可見街頭藝人。這里有非常多的當?shù)靥厣止に嚻?、紀念品,品嘗波斯尼亞美食和咖啡。同時步行街串聯(lián)起薩拉熱窩多個著名景點,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薩拉熱窩市政廳、圣心主教堂、拉丁橋等。我們一邊游覽步行街一邊看景點,體驗薩拉熱窩豐富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塞爾維亞正教會主教教堂,是薩拉熱窩的塞爾維亞正教會的大教堂,也是巴爾干半島最大的教堂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863年至1868年期間,</span>獻給圣母瑪利亞誕生的禮物。體現(xiàn)了塞爾維亞正教會的宗教建筑風格,內部裝飾著精美的壁畫和宗教雕塑,展現(xiàn)出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承載著當?shù)厝麪柧S亞族的宗教信仰和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這地上紅色的花辨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玫瑰”。“薩拉熱窩玫瑰”是波黑戰(zhàn)爭的產物,1992年至1995年薩拉熱窩圍城期間,塞族武裝迫擊炮彈造成許多彈坑,戰(zhàn)后人們用紅色樹脂填充這些彈坑,因其形成的獨特碎片圖案形似玫瑰而得名,它們分布在至少有3人喪生的地方,是對戰(zhàn)爭苦難的紀念和對和平的渴望與反思。</p> <p class="ql-block">薩拉熱窩的“戰(zhàn)爭隧道”,又稱“希望隧道”,是波黑戰(zhàn)爭期間重要的戰(zhàn)略通道,以科拉家族的房子為掩護而建。1992 - 1995年波黑戰(zhàn)爭的薩拉熱窩圍城戰(zhàn)役,塞族武裝切斷了薩拉熱窩市區(qū)與薩拉熱窩機場的聯(lián)系。為突破封鎖,1993年3月1日,波斯尼亞軍隊在秘密狀態(tài)下開始挖掘此隧道,代號“objekt bd” 。</p> <p class="ql-block">工程極為艱難,沒有先進設備,士兵們只能靠雙手,用鏟子、鎬頭挖掘,以輪班制24小時作業(yè),4個月左右完成。隧道全長785.5米,連接了薩拉熱窩的多布林亞和布特米爾兩個區(qū)域,最深處在機場跑道下方5米。它不僅是運送食品、藥品、燃料等人道物資與武器的生命線,還為被困民眾提供了逃生通道,約300萬人次通過這里。</p> <p class="ql-block">這條“希望隧道”,是一段凝固的血色記憶。幽暗逼仄的通道里,木制的坑道遺留的是戰(zhàn)爭歲月侵蝕的痕跡,頭頂微弱的燈光在搖曳,似在訴說曾經的驚心動魄。這里曾是城市的生命線,承載著物資運輸與傷病員轉移的重任,每一步都回響著戰(zhàn)爭的沉重,靜默中凝固著對和平的渴望。如今,隧道被改建為博物館,成為銘記歷史反思戰(zhàn)爭的體驗場所 。</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在“戰(zhàn)爭隧道”博物館外拍攝老人,他在沉思什么?在回憶波黑戰(zhàn)爭那段沉重歷史,感嘆戰(zhàn)爭帶來的傷痛與破壞;在為如今的和平感到欣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寧靜;在思念那些戰(zhàn)爭中逝去的親人、朋友,沉浸在往昔的回憶里 ,他使我陷入了沉思。</p> <p class="ql-block">漫步薩拉熱窩,歷史與現(xiàn)實在此交織。圣心主教堂莊嚴肅穆,彩色玻璃折射出神圣光芒,鐘樓鐘聲悠悠,訴說歲月滄桑。貝格清真寺穹頂精美,展現(xiàn)伊斯蘭建筑藝術魅力。熱鬧的步行街洋溢著生活氣息,各色商鋪琳瑯滿目。走進戰(zhàn)爭隧道,狹窄通道與斑駁墻面,瞬間將人拉回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這座城市的多樣性,既承載著宗教文化的厚重,也銘刻著戰(zhàn)爭傷痛,令人感慨萬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