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是古爾邦節(jié)。聽說,晚上長春北路的奧特萊斯廣場有大型的慶典活動。</p><p class="ql-block"> 到鄉(xiāng)下走親戚,下午才回來。我和家人都累了。去不去奧特萊斯呢?猶豫了許久,還是決定只身前往。不要家人相陪。</p><p class="ql-block"> 按往常,我晚飯后是不會外出的,即便外出,也是在小區(qū)周邊走走。今天破例了。早早地吃過晚飯,在手機高德地圖上找到了奧特萊斯,然后點“打車”。</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電話來了:“是你要車嗎?我就在你家小區(qū)門口?!?lt;/p><p class="ql-block"> 真的好便捷呀!我活了快90歲了,還是第一次這樣叫出租車。</p><p class="ql-block"> 到長春北路的奧特萊斯廣場還是有些路程的,打車花了25元。</p><p class="ql-block"> 廣場上已經(jīng)停滿了車子。心想,虧得沒有讓女兒開車來 ,否則連停車位都找不到。</p> <p class="ql-block"> 整個廣場,除了車就是人。人之多,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了。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還是接肩擦踵,就連車子的間隙中都是人。</p><p class="ql-block"> 演出已經(jīng)開始了。先是一個一個的講話 ,而后是演唱和舞蹈。可是看不到舞臺在哪里,多數(shù)人同我一樣只能通過巨大的屏幕看直播。</p><p class="ql-block"> 人,還不斷的涌進。</p> <p class="ql-block"> 屏幕上出現(xiàn)了人們渴望見到的影像。吊車從駝坑里把烤了6個小時的整個烤全駝吊上來,由多個廚師進行分割……</p><p class="ql-block"> 駝坑,聽起來真的耳生。它大概是由馕坑演化而來。維吾爾族烤制馕餅的灶爐稱作囊坑。用來烤全羊的,自然稱羊坑。眼前這個巨大的“囊坑”是用來烤整個駱駝的,理所當然該叫做駝坑了,而且是“駱駝第一坑”。</p> <p class="ql-block"> 遠處那些蘑菇型的草棚下面全是享受美食的餐桌。不知道在那里就餐的人是特約的貴賓,還是提前購買了座位的吃客?</p> <p class="ql-block"> 陽光慢慢的收斂了。走鋼絲表演開始了。架在人們頭頂上方的,看上去細細的一條鋼絲,高度足有10層樓那么高,固定在兩端的高塔上。估計長度不小于50米。</p><p class="ql-block"> 表演者手持長桿,在鋼絲上行走自如。不得不令人驚嘆,令人不可思議。</p> <p class="ql-block"> 抻頸遠眺,踮腳拍照,著實勞累了。想象著,這么多的人,待到散場的時候,該是怎么的情景。于是收起相機,悄悄地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平安到家,算算體驗了一把烏魯木齊人的古爾邦節(jié)狂歡之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