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從虎林到密山見到夢中的興凱湖20250607陰08紅興隆冰雹暴雨

小荷

<p class="ql-block">興凱湖我夢中的那片海</p><p class="ql-block">林冠福撰</p><p class="ql-block"> 從虎林奔赴密山的途中,車窗外的綠意如潮水漫漲,當興凱湖終于沖破地平線闖入視野,那片涌動的湛藍瞬間將我拽入夢境。作為中俄邊境最大的內陸湖,它正以夏日獨有的生命力,鋪展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畫卷。</p><p class="ql-block"> 推開車門的剎那,裹挾著湖水氣息的風便迎面撲來。不同于城市里黏膩的熱浪,這風裹挾著松針的清冽與水草的腥甜,涼絲絲地掠過脖頸,吹散了旅途的疲憊。風掠過湖面時,千萬片銀鱗般的浪花應聲而起,在半空碎成晶瑩的水霧,帶著咸澀的湖韻鉆進鼻腔——這是興凱湖夏天的味道,野性又純粹。</p><p class="ql-block"> 登上四層瞭望臺俯瞰,方才真正理解“震撼”二字的分量。極目之處,湖水與天際線纏綿交融,浩浩湯湯的水面在云層投下的光影里明暗變幻。濃云壓境時,墨色云團與灰藍湖水相互撕扯,翻涌的浪濤如千軍萬馬撞向湖岸,恍惚間竟生出“波撼岳陽城”的壯闊;而當云翳消散,陽光傾瀉而下,湖面頓時化作碎金鋪就的綢緞,粼粼波光中,成群的紅尾魚躍出水面,攪碎滿湖碎銀。這景象比起洞庭湖的煙雨朦朧,更多了幾分邊塞湖的雄渾蒼茫。</p><p class="ql-block"> 湖畔濕地是另一重天地。大片大片的塔頭墩子頂著墨綠的草冠,像無數遠古的哨兵佇立在淺灘。蜻蜓掠過蒲棒草,驚起一群麻鴨撲棱棱飛向湖心;遠處蘆葦蕩深處,白鷺展開霜色的羽翼,與天際流云融為一體。我蹲下身細心尋找,或許在潮潤的泥地上有散落著指甲蓋大小的蜆殼,與在海邊一樣在陽光下泛著珍珠母貝般的虹彩,拾起一枚貼在耳邊,竟聽見湖水千年不息的絮語。</p><p class="ql-block"> 我憧憬著未來沿著木質棧道漫步,腳下的浮橋隨著浪涌微微震顫。夕陽西沉時,整片湖面被染成琥珀色,歸巢的水鳥掠過霞光,在湖面投下細碎的剪影。此刻倚著欄桿回望,興凱湖正以吞吐天地的氣勢,將夏日的風、味道與光影,釀成一壇醉人的陳釀,而我甘愿沉醉在這片遼闊的溫柔里,任時光靜靜流淌。</p> <p class="ql-block">滿江紅·興凱湖夢海抒懷</p><p class="ql-block">林冠福撰</p><p class="ql-block"> 馳向邊陲,天開處、驚濤裂岸。渾疑是、夢中滄海,浩茫無限。浪卷云旌吞日月,波搖星斗連霄漢。憶詩仙、工部詠洞庭,豪情現。</p><p class="ql-block"> 千秋雪,猶未散;邊塞月,長相伴??代t翔魚躍,畫圖舒展。塔草凝霜思故里,蜆珠映日明心愿。護山河、萬里盡妖嬈,心同暖。</p> <p class="ql-block">沁園春·高考之際再詠北大荒</p><p class="ql-block">林冠福撰</p><p class="ql-block"> 黑水奔騰,沃野磅礴,北大糧倉。憶鐵犁破曉,旌旗漫卷;知青筑夢,汗灑寒疆。歲月鎏金,稻菽涌浪,筑起中華糧盾墻。新時代,看衛(wèi)星巡壟,智慧耕桑。</p><p class="ql-block"> 吾心熾熱如陽,縱鬢雪、豪情未肯降。愿化身為種,深扎故土;甘當星火,暖照田莊。保障安瀾,端牢飯碗,使命千鈞敢擔當。憑欄望,待宏圖展盡,再寫榮光。</p> <p class="ql-block">密山市</p><p class="ql-block"> -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東部與虎林市接壤,西部與雞東縣相接,北部與七臺河市、寶清縣為鄰,南部與俄羅斯水陸相望。</p><p class="ql-block">- 行政區(qū)劃與面積:下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154個行政村,總面積772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人口:2023年戶籍人口374260人。</p><p class="ql-block">- 名稱由來:因境內蜂蜜山而得名,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奏請設密山府,次年批文將“蜜山府”改為“密山府”,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古代時期:早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西漢至魏晉屬挹婁,唐屬渤海國東平府,遼時歸東京道黃龍府,金時歸恤品路,明清時先后歸寧古塔昂邦章京、吉林將軍所轄。</p><p class="ql-block">- 近現代時期:1939年日偽設東安省,1946年三五九旅解放密山設東安地委、東安市政府,1988年撤縣建市。</p><p class="ql-block">- 自然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北部為完達山脈,南部為長白山脈,中部為穆棱河沖積平原,地貌特征為“三山二水五分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p><p class="ql-block">- 氣候特征: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嚴寒多風雪,夏季短促炎熱,年平均氣溫2.6-3.3℃左右。</p><p class="ql-block">- 水文水利:境內地表水系屬烏蘇里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08條,穆棱河橫貫中部,還有松阿察河、白棱河等中俄界河,另有18座水庫,青年水庫庫容最大。</p><p class="ql-block">- 資源物產</p><p class="ql-block">- 礦產資源:煤炭、石墨、鉀長石、大理石等10多種高品位礦產資源分布全市,是全國100個產煤大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億噸。</p><p class="ql-block">- 農業(yè)資源:耕地面積380978.9993公頃,主產水稻、大豆、玉米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還有豐富的草原資源和山產品資源。</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興凱湖是中俄界湖,是黑龍江省重要旅游景區(qū)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此外還有蜂蜜山、北大荒書法長廊、口岸界河國門等眾多景點。</p> <p class="ql-block">興凱湖</p><p class="ql-block"> -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位置境域:位于黑龍江省密山市東南部中俄邊境,北與密山市、虎林市相鄰,東、南與俄羅斯水陸相連,經緯度約在44°27′8″N-45°23′57″N、131°58′52″E-132°52′56″E之間。</p><p class="ql-block">- 湖泊面積:是亞洲最大的中俄界湖,總面積4380平方公里,中國境內面積為1240平方公里,小興凱湖是中國內陸湖,面積17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為造山運動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構造湖,總體呈橢圓形,北寬南窄。?</p><p class="ql-block">- 水文特征</p><p class="ql-block">- 水系:屬烏蘇里江水系,共有24條河流匯入,流出興凱湖的河流只有松阿察河。</p><p class="ql-block">- 水位:屬于河水直接補給的湖,受入湖河流的水情控制,由于湖的調節(jié)作用,水位變化平緩,洪峰滯后,最高水位多出現在雨季。</p><p class="ql-block">- 冰情:初冰日期11月7日,封湖日期11月22日,春季冰層開裂日期3月27日,開湖日期4月10日,冰期歷時157天左右。</p><p class="ql-block">- 生態(tài)資源</p><p class="ql-block">- 植物資源:高等植物691種,有興凱湖赤松、興安檜柏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9種。</p><p class="ql-block">- 動物資源:是黑龍江省主要珍禽繁殖地之一,有鳥類28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1種,如丹頂鶴、東方白鸛等;魚類69種,興凱湖大白魚位列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首。</p><p class="ql-block">- 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名稱由來:唐代稱“湄沱湖”,金代稱“北琴?!?,清代改為“興凱湖”。</p><p class="ql-block">- 文化遺址:早在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就在此生活,創(chuàng)造了“新開流文化”,1981年新開流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p><p class="ql-block">- 自然風光:有綿延百公里的金色沙灘、獨具風韻的沼澤濕地,大小興凱湖景色各異,大湖波瀾壯闊,小湖平靜秀麗。</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觀:有中俄界碑、口岸國門等,見證著興凱湖的歷史變遷和中俄兩國的友好往來。</p> <p class="ql-block">烏蘇里江概況-</p><p class="ql-block">- 發(fā)源地與流經區(qū)域:有東西兩個源頭,東源發(fā)源于俄羅斯錫霍特山脈西側,西源松阿察河發(fā)源于興凱湖。兩源匯合后,由南向北流經中國黑龍江省的密山、虎林、饒河、撫遠等14個縣市,到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從右岸注入黑龍江。</p><p class="ql-block">- 長度與流域面積:河流全長905公里,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河口年均徑流量623.5億立方米。其中,從松阿查河口到黑龍江河口的492公里是中俄界河,其余413公里位于俄羅斯境內。</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上游稍高,主要是盆地和平原;中、下游地勢低緩,地面強烈沼澤化,以平原為主,山地和濕地相間。</p><p class="ql-block">- 水文特征</p><p class="ql-block">- 水位變化: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降水豐富,河流水位較高;冬季降水少,河流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p><p class="ql-block">- 流速:整個干流水面比降為0.005%-0.006%,枯水平均流速0.5米/秒左右,中高水0.5-1.0米/秒,高水位時最大流速1.5米/秒左右。</p><p class="ql-block">- 含沙量: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流失相對較輕,河流含沙量較小。</p><p class="ql-block">- 生態(tài)資源</p><p class="ql-block">- 植物資源:截至2016年9月,烏蘇里江流域保護區(qū)植物1200余種,其中國家級野生保護植物15種。</p><p class="ql-block">- 動物資源: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獸類14種,珍稀北方冷水魚40余種。</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觀與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擁有包括月牙湖在內的20多個國家AAA級以上景區(qū)、興凱湖、關帝廟、虎頭要塞紀念館及遺址等。?</p><p class="ql-block">- 歷史文化:烏蘇里江流域歷史悠久,從史前氏族開始就有人居住,孕育了新的古代肅慎民族漁獵文化、女真族后裔赫哲族的伊瑪坎文化、白山黑水的抗聯文化、構建北大荒軍墾文化等多種文化。</p> <p class="ql-block">珍寶島位于中國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是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上中國一側的島嶼。</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面積與形狀:南北最長處約2000米,東西最寬處500米,面積為0.74平方千米。其形狀南北兩頭窄小、中間寬大,酷似中國古代的元寶。</p><p class="ql-block">- 地理環(huán)境: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熱多雨。島上大部分陸地為塔頭墩沼澤地,有河漫灘和一級階地兩種地貌類型,平均海拔60米左右,地勢南高北低。</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領土歸屬:珍寶島原為烏蘇里江中國一側的江岸部分,是中國固有領土。1860年,清朝和沙俄簽署《中俄北京條約》,以烏蘇里江為界,當時珍寶島還與江岸相連。1915年前后,受江水和山洪沖刷,珍寶島同陸地沖開,形成江中島嶼。1991年俄羅斯承認珍寶島歸屬中國。</p><p class="ql-block">- 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1969年3月2日,蘇聯士兵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奮起反擊,爆發(fā)了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從此中蘇之間由政治對抗轉變?yōu)檐娛聦?,這一事件也改變了冷戰(zhàn)時期的世界格局。</p><p class="ql-block">- 生態(tài)資源</p><p class="ql-block">- 植物資源:共有100科306屬571種植物,其中蕨類植物10科12屬17種,被子植物90科294屬554種,還有水曲柳、黃檗、胡桃楸、紫椴和野大豆等8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p><p class="ql-block">- 動物資源:記錄有脊椎動物6綱39目94科361種,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等。島上少見大型獸類,偶有中小型有蹄類動物出沒,還有縞紋鼠、紅背?等嚙齒動物以及羅紋鴨、赤頸鴨等鳥類,小湖中有“三花五羅”等40余種名貴淡水魚類,也有大馬哈魚洄游至此。</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 島上有“中國珍寶島”大門、珍寶島戰(zhàn)役紀念館、守島官兵居住的五代營房以及“英雄樹”等,是名傳中外的戰(zhàn)爭遺址,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虎林市-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中國東北部,黑龍江省東部邊境,東南以松阿察河、東部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水相望,市境中俄邊境線長264千米。</p><p class="ql-block">- 行政區(qū)劃與面積:截至2021年末,下轄7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市人民政府駐虎林市解放街1號,總面積933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人口:截至2021年末,虎林市戶籍人口268,676人。</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與氣候: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少雪,夏季短促,溫熱多雨。</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緒二十年開始放荒招墾,宣統(tǒng)元年設呢嗎廳,次年改為虎林廳,1913年改虎林縣,1945年建立共產黨領導的縣民主政府,1996年撤縣設市。</p><p class="ql-block">- 自然資源</p><p class="ql-block">- 水資源:境內有烏蘇里江等28條河流,地表水徑流量為10.63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為44.7億立方米,允許開采量11.6億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生物資源:處于完達山南麓,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有東北虎、棕熊等珍稀動物。</p><p class="ql-block">- 經濟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農業(yè):屬平原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是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經濟,盛產小麥、大豆、水稻和雜糧,是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百強縣”、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p><p class="ql-block">- 工業(yè):擁有糧食加工業(yè)、醫(yī)藥制造業(yè)、特色農產品及有機食品加工業(yè)、熱力生產和供應業(yè)等特色產業(yè),形成了支撐該市工業(yè)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yè)。</p><p class="ql-block">- 旅游文化</p><p class="ql-block">- 文化遺產: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虎頭關帝廟,還有完達山酒業(yè)釀酒工藝、魚皮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旅游景區(qū):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有1個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虎頭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密山市-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31°14′-133°8′、北緯45°1′-45°55′之間,東部與虎林市接壤,西部與雞東縣相接,北部與七臺河市、寶清縣為鄰,南部與俄羅斯水陸相望。</p><p class="ql-block">- 行政區(qū)劃與面積:下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總面積約7731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人口:2023年戶籍人口374,260人,2022年常住人口33萬人。</p><p class="ql-block">- 氣候地貌: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多變。北部為完達山脈,南部為長白山脈,中部為穆棱河沖積平原,地貌特征為“三山二水五分田”。</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早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清光緒三十四年增設“密山府”,1913年密山府改為密山縣,1988年撤縣建市。</p><p class="ql-block">- 自然資源</p><p class="ql-block">- 水資源:境內地表水系均屬烏蘇里江水系,大小河流108條,水資源豐富,可利用量達3億多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礦產資源:有煤炭、石墨、鉀長石等10多種高品位礦產資源,是全國100個產煤大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億噸,鉀長石儲量約1.6億噸,石墨儲量約2.5億噸。</p><p class="ql-block">- 生物資源:草原面積16.2萬畝,山產品300多種,有山野菜、食用菌類、植物藥類等,還屬于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qū)。</p><p class="ql-block">- 經濟發(fā)展:產業(yè)主要以綠色食品加工業(yè)、外貿進出口加工業(yè)、旅游服務業(yè)為主。2023年地區(qū)生產總值為1521875萬元。</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境內興凱湖是中俄界湖,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此外,還有蜂蜜山、北大荒書法長廊、口岸界河國門等景點,形成了山水生態(tài)游、農家休閑游、紅色紀念游、異國風情游等特色旅游格局。</p> <p class="ql-block">虎頭鎮(zhèn)- 基本概況</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東部,東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南隔穆棱河與東城鎮(zhèn)相望,西與偉光鄉(xiāng)、迎春鎮(zhèn)接壤,北與珍寶島鄉(xiāng)相連。</p><p class="ql-block">- 行政區(qū)劃與面積:轄10個行政村、17個自然屯、2個農牧場,行政區(qū)域面積537.6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人口:總人口約1.05萬人。</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清嘉慶年間建立屯落,清宣統(tǒng)元年設呢嗎廳,翌年改為虎林廳,1913年改虎林縣,呢嗎口為縣城。1938年偽縣公署遷駐安樂鎮(zhèn),原縣城改稱“虎頭”,1939年設虎頭村,1984年撤區(qū)建鎮(zhèn),改為虎頭鎮(zhèn)。</p><p class="ql-block">- 自然資源</p><p class="ql-block">- 生物資源:是鳥類保護區(qū),有獐、狍、野鹿等野生動物,以及山參、刺五加等中草藥和40余種山野菜,還盛產“三花、五羅、十八子”等名貴魚類和水產品。</p><p class="ql-block">- 土地資源:耕地面積48.99萬畝,為發(fā)展大農業(yè)提供了基礎。</p><p class="ql-block">- 經濟發(fā)展:近年來,虎頭鎮(zhèn)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fā)展,一方面發(fā)展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現代農業(yè),綠色水稻認證種植面積達30萬畝;另一方面,將旅游業(yè)作為支柱產業(yè),打造“中俄邊境歷史文化生態(tài)旅游勝地”品牌。</p><p class="ql-block">- 旅游資源</p><p class="ql-block">- 虎頭旅游景區(qū):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有載入吉尼斯紀錄的“天下第一虎”、被譽為“東方第一廟”的關帝廟、烏蘇里江第一塔、萬畝現代農業(yè)生態(tài)園等特色景點。?</p><p class="ql-block">- 侵華日軍虎頭地下軍事要塞遺址:是日本關東軍動用十余萬中國勞工和戰(zhàn)俘修筑的,是日本在中蘇、中蒙邊境秘密修筑的17處筑壘工事之一,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珍寶島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世界最美濕地”,擁有眾多珍稀動植物,是一個豐富的物種資源基因庫。</p> <p class="ql-block">解了世間猶若夢</p><p class="ql-block">滅除障垢無有余</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師書法佛偈語解讀</p><p class="ql-block">這兩句連起來讀,像極了一場從“看透”到“破局”的人生修行——前句帶著“人間如夢”的通透,后句透著“破障除礙”的果敢,有種把虛幻感悟化作現實力量的勁兒。</p><p class="ql-block"> “解了人間猶若夢”是把浮世虛名看得淡了,像醒過一場大夢,明白愛恨得失終會如煙散去;“滅除障垢無有余”則是在這份清醒里生出的狠勁,管它是心頭執(zhí)念還是現實困頓,都要像掃塵般清得干干凈凈,不留半點糾纏。</p><p class="ql-block"> 有點像武俠里高手頓悟后破除心魔的感覺:先懂了江湖紛爭皆虛妄,再提劍斬斷所有枷鎖——不是避世的消極,而是帶著“既知如夢,更要活得敞亮”的主動。就像李白說“浮生若夢”,轉頭還能“會須一飲三百杯”,把通透活成了灑脫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850農場王震將軍點燃開墾北大荒的第一把烈火</p> <p class="ql-block">誓言無聲,英雄無語,向偉大的北大荒人民致敬!</p> <p class="ql-block">鷓鴣天·憶北大荒婚誓</p><p class="ql-block">林冠福撰</p><p class="ql-block"> 卅三光陰指隙流,閩南遠赴大荒游。</p><p class="ql-block">狀元故里情初起,黑土邊陲誓已遒。</p><p class="ql-block">披嫁衣,映嬌柔,紅妝粉面眼中留。</p><p class="ql-block">紅興隆畔車聲遠,別淚沾襟歲月稠。</p><p class="ql-block">乙巳年芒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