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大年初一,滇緬公路金山至一平浪鎮(zhèn)徒步之旅

金沙坪

作者:云南何天壽 <b>星宿江上建于明朝的祿豐星宿橋,歷史上昆明去大理、保山的必經之路(網絡)</b> 2025年的大年初一,當人們還沉浸在除夕晚上的喜悅中,我卻起了個大早,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節(jié)日旅行。<br>  天麻麻亮,我就帶上簡易的行囊,穿著運動鞋,一個人沿著老滇緬公路(現(xiàn)320國道),從祿豐市金山鎮(zhèn)出發(fā)徒步前往一平浪鎮(zhèn),全程二十多公里,走到一平浪時已是中午時分。 <p class="ql-block">公路邊祿豐恐龍雕塑</p> 兒時壓根就想不到那個生于斯、長于斯的祿豐縣會是中國第一個發(fā)現(xiàn)恐龍的地方,更不會想到那個滇緬公路邊號稱鹽都、煤都,有小火車、大火車,曾經工商業(yè)發(fā)達,街市人頭攢動,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云南省西部大名鼎鼎的物資中轉中心的一平浪會變成今天這樣,社會上默默無聞,街道上門可羅雀,三萬元就能賣一個院的山中小鎮(zhèn)。 <b>星宿江上的滇緬公路大花橋</b> 兒時的記憶從老滇緬公路的大花橋開始,老輩人常說:出祿豐縣城往西走,看見大花橋就到一平浪了。<br> 滇緬公路修建于上世紀的1937年,從昆明起至中緬邊界的瑞麗縣畹町,全長近千公里,昆明至一平浪是最早修通的一段,大花橋建成于1935年,是滇緬公路上最長、最大的一座石拱橋。<br>  從祿豐縣城出來,和滇緬公路一路相隨的星宿江卻在大花橋突然一個急轉彎往南,過一平浪的干海資煤礦,從那邊流向云南省南部的紅河、元江,滇緬公路只好建一座大花橋跨過星宿江,沿著一平浪河峽谷繼續(xù)往西。 <b>滇緬公路(現(xiàn)320國道)改造紀念碑</b> 大花橋為六墩五孔不等跨的弧形石拱橋,橋斜跨在星宿江上,呈東西走向,全部用條石支砌,橋墩建在河底的基巖上,橋長67.6米,橋面寬8米,1985年320國道改建,在橋南側另建一座大型四墩三孔石拱橋新橋,老大花橋便停止行車,不在作為公路交通橋使用。 由于該橋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的云南發(fā)展建設中取過重大作用,且石拱橋結構精巧、獨具特色,在云南公路史上有重要地位。 <b>公路邊的成昆鐵路大橋</b>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滇緬公路大花橋邊成了熱鬧的大工地,昆明至一平浪的米軌建成鐵路通車后,新建成昆鐵路也緊鑼密鼓地施工著,成昆鐵路云南段著名的蜜蜂箐隧洞群就在大花橋附近,狹窄的一平浪河峽谷曲里拐彎,一邊是滇緬公路,一邊是米軌的昆一(昆明至一平浪)鐵路,形成了火車、汽車在峽谷中遙相呼應、齊頭并進的壯觀場面。 <b>已經拆除的原昆明至一平浪的米軌鐵路</b> 一平浪鎮(zhèn)上記憶最深的是鹽礦,鹽礦大門就在滇緬公路邊,對面隔一條小河(那時叫工農河)是一平浪至干海資公路,昆明到一平浪的米軌火車鐵路和小廟山。<br>  鹽礦大院不僅有制鹽的大車間、管理大樓,還有大禮堂、燈光球場、中心花園,職工食堂、浴池等,是我們這些一平浪小娃娃天天想去玩,最心儀的地方,鹽礦生產的坨鹽(呈木桶狀)從這里出廠,通過汽車、火車發(fā)往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b>今天的一平浪鹽礦大門</b> 中學畢業(yè),我上山下鄉(xiāng)離開一平浪,從成昆鐵路位于舍資街的一平浪火車站坐車到羅茨壩子的勤豐營火車站,下車后步行去代家沖生產隊插隊,四十多年過去了,今天行走在滇緬公路祿豐至一平浪間的路上,眼前油菜花盛開的田野,炊煙裊裊村寨無不讓我浮想聯(lián)翩。 <b>成昆鐵路勤豐營火車站</b>(網絡) 勤豐營這個名字的含義就是勤快勞動,迎接大豐收,其實,在四季如春的祿豐,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偷懶,你就是一只不知?倦的老黃牛,天天要在農田、谷場忙碌。<br>  每天剛剛亮,村里的大喇叭不斷傳出“周扒皮”般的生產隊長高吭的喊話聲:他對當天的農活做了一一安排,我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開溝放水、平整農田,秧田拔秧,梱秧栽秧。 <p class="ql-block">春節(jié)的祿豐油菜花</p> 勤豐營最熱鬧的是雞街鎮(zhèn)上,趕街那天集市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雜亂無章的地攤上各種農產品令人目不接暇,還有那老遠的就能聞到街邊國營食堂飄蕩出的肉香味。<br>  只可憐知青的兜兜里沒有多少錢,來雞街趕街頂多也只是湊湊熱鬧、聞聞不花錢的肉香味而已,然后用三、五分錢賣幾個又耙又軟的紅柿子吃吃,再用僅有的三兩角錢賣幾蠱炒得香噴噴的南瓜子,一路走一路嗑的回到生產隊。 <b>路邊的田野村寨</b> 記得,勤豐營就數(shù)火車站的白饅頭好吃,是老百姓最喜歡的美食,上火車帶幾個饅頭路上吃,下火車賣幾個饅頭回家吃,是勤豐營趕街,上下火車人們最愜意的事情。<br>  兩角錢一個的白饅頭,熱騰騰、軟乎乎,白白胖胖、物美價賺,麥香味十足,那種感覺至今難以忘懷,以至于后來吃過的什么巡游天下的河南饅頭、家喻戶曉的天津狗不里包子、市面上賣得紅紅火火的貴州饅頭,就是吃不出勤豐營火車站老面饅頭的麥香味。 <b>兒時同學、老師和弟弟妹妹們在小廟山上的張沖故居合影</b>(包藝) 徒步行走大半天,當知青走四十公里隨隨便便,今天走了二十多公里已經是“壯舉”了,而且還氣喘吁吁,腿軟眼花了,感覺是就是兩眼一抹黑。<br>  記憶中一平浪鹽礦、汽車站、學校,還有岳母曾經工作的郵電局都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找個人問問,也讓人增加頗多傷感,不覺想起唐朝詩人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br>“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b>小廟山上的張沖故居(網絡)</b> 小廟山上的張沖故居,也許是一平浪鎮(zhèn)唯一幾十年沒有變的建筑,那是一平浪煤礦、鹽礦的開創(chuàng)者,曾任全國政副主席張沖曾經住過的地方。<br> 人的記憶十分神奇,許多感覺早已忘記的往事,只要點擊一下,記憶深處的魔盒就會打開,告訴你那些曾經熟悉的情景、人物和故事。<br> 路有多長,思緒就有多遠,人生苦短,但青山綠水不會變,敞開心扉也許就能飛翔。<br>  不虛此行,2025年大年初一,滇緬公路祿豐至一平浪,我的徒步之旅。<div><br><div>文中照片除署名外均為作者拍攝<br>何天壽2025年6月6日</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