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倫 市 第 一 中 學 畢業(yè)于海倫一中六六屆 高三.三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海倫一中高三.二與高三.三是鄰班,中間隔個玄觀大廳。但五年在校時間,使得大多數(shù)人都十分熟悉。在校雖然沒有深入的交流,彼此愛好還是比較清楚的。雖然經(jīng)歷了半個世紀,音容笑貌如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俊秀矜持的鮑秀清,辮子長長,隨風搖擺,她的人生故事不僅僅是超凡脫俗的風韻,更是令人扼腕稱道的學識修養(yǎng)和堅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高挑白晢的劉志先臉上總掛著笑紋,漸漸地笑紋刻在了臉上,誰料知笑紋中竟然藏著那么多學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深沉的陳伯群兩眼笑瞇瞇的嘴角微微上翹,一副探索學問窮追道理的學者樣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與可以當男一號的王永安交流稍多些,朗朗歌聲猶在耳邊,遺憾的是歌聲越飄越遠,只留在了記憶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老家在同心公社,與陳洪才是老鄉(xiāng),他住王大院,我住紙坊屯(三隊),心里就覺得親近,后來聽說軍旅紅學家陳敢就是陳洪才,竊喜我們同心也出人才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魏松年因演奏笛子風靡校園,認識魏松年是從笛子開始的,吹得一手好笛子的魏松年謙卑得總象欠別人點啥似的,多年共居北京卻未曾謀一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景春面色總那么紅潤,體格健碩,性格開朗,愛憎分明,學識之外又多了份俠肝義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幾位同學在校時就都愛好文學,很招惹關注。愛好文學藝術的與愛好畫畫的必然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感謝各位老同學,我十分珍視你們的每句話,這些都是我的寶貴財富。有的話聽著雖玄乎,但我知道那是你的真實內(nèi)心語言,不是害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我的一面鏡子,在鏡子面前沒人敢張狂,不敢嘚瑟,面鏡要對照要安份要正身,要努力要堅持要放懷,方敢稱你們的同學。我會在今后的繪畫中慢慢地品讀和消化,陶然地享受這些溫馨激勵的話語,慢慢地一定能體味出話中真諦。真希望與你們永遠地交流下去,我的余生該有多幸福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同學面前寫文章心里十分忐忑,時時提筆忘字,東拉西扯,不知所云。不寫又不能表明心跡。權(quán)當讀后感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潘永彬于北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9.22</b></p><p class="ql-block"><br></p> 陳? ? ? ? 敢 <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而精進,脫穎而出超凡脫俗。卓成大家!</b></p> 秋? ? ? 色 鮑? ? ?秀? ? 請 <p><b style="font-size: 20px;"> 畫得太逼真了!看見葡萄,垂涎欲滴;看見燕子,想伸手抓。恭賀老同學:妙筆生花!</b></p> 秋? ? ? ?香 劉? ? 志? ? 先 <p><b style="font-size: 20px;"> 鴨子傳神,小雞活靈活現(xiàn),還有葡萄晶瑩欲滴,不知作畫人怎樣一支妙筆!你的成功恰在你的隨意,你的人生態(tài)度。畫的成功首先是作人的成功。不敢多評,有待方家。</b></p> 葦? ? ? ? ? ? 塘 王? ? 永? ? 安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畫作表現(xiàn)的是生活的美,大自然的美。熱愛才能滋生如此強烈付表現(xiàn)齡望,深沉摯愛地思考觀察才能畫出一幅幅如此栩栩如生意味深長的作品!他濃烈高亢地唱出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贊歌!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六年六月曾一起去哈市參加藝考,半個世紀的勤奮努力已讓永彬的畫筆成為妙筆!</b></p> 遍? ? 地? ?黃? ?花 陳? ? 伯? ? 群 <p><b style="font-size: 20px;"> 看永彬的畫作,我不懂畫,看畫也只會說一個字好,或兩個字好看。但,我卻十分驚喜,是看了永彬的自述,這哪是說畫畫,是說人生啊,這對于人這個物種來說,這可是第一大課題,遠比山水重要得多。</b></p> 秋? ? 染? ? 枝? ? 頭 劉? ? 景? ? 春 <p><b style="font-size: 20px;"> 看到永彬的畫卻實感到了藝術享受,畫如其人,半個世紀的努力,渾然天成,將自己一生融合到了畫里面。畫就是人,人就是畫!</b></p> 秋? ? ?趣 魏? ? 松? ?年 <p><b style="font-size: 20px;"> 永彬的繪畫作品,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極富立體感,觀賞他的山水畫,猶如身臨其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的花鳥圖(花鳥系列畫,包括草木蔬果),更是栩栩如生,妙不可言,令人賞心悅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永彬同學是自學成才的典范,他的成功,源于愛好、勤奮、謙虛、堅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個人認為:他的畫作,可與知名大師媲美。頗具白石老人的畫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請寬恕我這<畫盲>的直言亦或狂語。</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爭? ? ? ? ?輝 夜? ? ? ?雨 秋? ? ? 風 得? ? ? ?瓜 葫? ?蘆? ?漸? ?成 浸? ? ? ?香 秋? ? ? ? 忙 晨 果? ? ? ? ? ?實 知? ? ? ? ?秋 甜? ? 蜜? ? 的? ?日? 子 慶? ? ? 豐? ? ? 收. 樂 醉? ? ? ? ? 人 永? ?遠? ?的? ?瓜? 田 豐? ? ?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繪畫要表現(xiàn)的是生活,所有的畫都是由生活中來。萬物皆可愛,萬物皆可入畫。在愛好畫畫人的眼中,萬物都是美的,只有感覺美才能有表現(xiàn)的沖動,只有深層次地理解美,才能在畫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才能表現(xiàn)出它的精神,由是作品就有了魂。有了魂的作品,不管其是神品逸品,上品下品。但是作品一定耐品,耐品的作品才能感動自己、感染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特別喜愛畫山水畫,因為我愛山水,所以總想畫山水,特別是家鄉(xiāng)的山水,想在畫中寄托我對山水的熱愛,寄托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神情每日游走在胸中山水、畫中山水之間也很愜意。畫畫過程中有種莫名的快感,令我沉醉在畫中不能自拔。凡是畫畫的人都有自我欣賞自我陶醉時,更盼望有同道共賞,不是博求一贊,而是求共同想法的交流和互補的新鮮觀念。幾年來很多同學與鄉(xiāng)人為我的畫配了很多的詩,雖然是詩畫游戲,卻使我受益頗多。這些詩人有生活有閱歷有思想,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為畫又開了一扇窗,使得畫外有畫,很有想象力,很出乎我所料。我真的佩服他們那豐富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畫畫人不管年老年少,也不管名盛名微,都在求變。有時盡管自己覺得變化了,可明眼人還是說雷同、復制,這說明沒變。變是最艱難事,這事很折磨人,誠不得己,又不能不畫呀。畫畫是快樂的,畫畫也有困惑時,人人想突破自己,突破,談何容易!我在其中煎熬是自找的。我不忍看詩人也煎熬,鄉(xiāng)人江勝利己為畫配詩一千七百多首,還在繼續(xù)??粗粭壊簧岬脑娙耍揖拖笥欣窃诤筮厰f,不敢回頭,只顧努力快跑,卻又跑不快。我天生駑鈍,只能在內(nèi)容上、題款上作點小動作,小聰明根本不會使原貌有所改變。近來我試著畫了一些花鳥畫,換個形式或許能給詩人一點點新鮮的感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居住這地方是花的世界,四季花開不斷,很多花我都叫不出名字來。觀察寫生拍照,出門就有,不勞遠行。自從畫花鳥畫以來,我每天散步目的性很強,我不追求走步快慢,不追求積分,只走偏辟道傍,觀察那些野花野草,尋找童年認識的家種的或野生的植物。蘆葦,蘆花,蓼吊子,灰菜,線菜,狗尾草,……。往日見慣了不以為奇,因為愛,今天看了十分親切。倭瓜,土豆,苞米,這些助我度過艱難歲月的食物,當年發(fā)誓等過上好日子了,永遠不吃這些東西,一看就燒心。現(xiàn)在東西南北,國內(nèi)國外,想啥有啥,吃啥有啥。難舎的卻還是這些救過我命的這幾樣東西,心里想,嘴上饞,想不愛都不行,愈老愈甚。再畫這些東西必然又多了份深厚情感在里邊。有了情感了,就畫不夠,于是就有了畫不完的題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黃賓虹和陸儼少都是山水大家,是我崇拜的山水畫家。他們不但山水畫知名,畫的花鳥畫都十分出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把畫畫出特色來,真是難得呀。通過這段畫花鳥畫,我感覺很有趣,很能激發(fā)畫畫的興致,很能調(diào)解情緒。畫什么要愛什么,看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只有熱愛才能滋生表現(xiàn)欲望,才能將情注入作品之中,才能畫好花鳥畫。有畫家說絕不畫沒見過的東四,我認為應再加一句,絕不畫沒有感悟的東西。認識是前提,理解是基礎,否則找不到中心,形似而神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既然愛上畫畫,只能不斷的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力求將感悟潤進每件作品之中,從中汲取更大的快樂,用飽含好心情的作品與同學同道交流,以不負友人的鼓勵和希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潘永彬于京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1.9.2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