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剛剛從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回來。關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景區(qū),武陵源風景區(qū),傻傻分不清。在景區(qū),逮住誰問誰,網(wǎng)上搜了一遍又一遍,查資料,做筆記,貌似是弄明白了一點。</p><p class="ql-block"> 先說張家界市的前身大庸縣。據(jù)明崇禎四年(1631)《張氏族譜》張再昌序言記載,明弘治年間(1488~1506),朝廷因張萬聰指揮使鎮(zhèn)守永定衛(wèi)大庸所有功,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山林之地”,作為封賞賜給張萬聰。張萬聰?shù)诹鷮O張再弘,被朝廷賜為團官,縣設衙署于張家界。從此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之地,張家界由此而得名。經(jīng)張姓后裔“守業(yè)經(jīng)營”,張家界舊時有大片原始次森林,1958年被辟為張家界林場。1982年9月,被國家計委正式命名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庸縣政府在張家界辦林場,命名為國營張家界林場。</p><p class="ql-block"> 20世紀70年代末,張家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奇觀被世人發(fā)現(xiàn),得以開發(fā)。1982年9月25日,國家計委行文,將林場所屬范圍定名為“張家界森林公園”。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此地時將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風景區(qū)命名為“武陵源”。1988年5月18日,國家批準建立了地級大庸市;因“大庸”之名遠不及境內(nèi)所轄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準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武陵源吳家峪口門票站進入,乘坐景區(qū)環(huán)保車至天子山索道下站,索道上山,游覽賀龍公園、御筆峰、仙女獻花、西海等景點。</p><p class="ql-block"> 天子山索道是張家界繼黃石寨索道后的第二條觀光索道,也是游客進入天子山景區(qū)的主要交通工具。全長2091米的索道單程最快為6分鐘,單個吊廂乘坐8人。坐在轎廂里里,腳下就是萬丈深淵,我根本不敢動,也不敢往下看,眼睛只敢盯著上方,視頻資料里關于張家界一幅幅畫面呈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下了索道,乘坐景區(qū)公交,先去賀龍公園。</p> <p class="ql-block"> 屹立在“云青巖”上的賀龍銅像與大自然連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建鑄于1986年,高6.5米,重9噸,為我國近百年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銅像。銅像背負青山,面壁神堂灣,凝重、莊嚴、和諧地統(tǒng)一在青山綠水的畫圖中,逼真再現(xiàn)了賀龍元帥的鮮明形象:濃眉大眼,八字胡須,右手小臂提起,握著煙斗,微笑注視著家鄉(xiāng)石峰峭壁。身旁一匹好征的戰(zhàn)馬,昂起頭顱,似乎在等待主人揚鞭踏上征途。1995年3月28日,江澤民總書記為公園題寫園名。胡耀邦同志亦曾為云青崖題字。公園內(nèi)有御筆峰,天女散花觀景臺,是天子山觀景最集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從賀龍公園走回來,繼續(xù)參觀下邊的</p><p class="ql-block">袁家界景區(qū)。天公不做美,開始下起雨來。開始的不是很大,拍照還可以。</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橋。這是張家界武陵源袁家界景區(qū)的標志性自然奇觀,由天然形成的石板橫跨兩座山峰構成,橋高350米、長20米、寬1.5-3米,以驚險高度和獨特地貌被譽為“天下第一橋”?。這時雨欲下未下,云霧繚繞,彌漫縹緲的霧氣,蔥郁滴翠的樹木,還有那如火焰燃燒般的紅絲帶,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畫面。</p> <p class="ql-block">“百元大鈔”。</p> <p class="ql-block"> 雨越下越大了,照片幾乎不能拍了。只能拍視頻了,視頻還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哈里路亞山 原型指的是 張家界 的 乾坤柱 ,位于 張家界武陵源 袁家界景區(qū)?。乾坤柱是張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頂部植被茂盛,峰體造型奇特,仿佛被刀劈斧削般屹立?,是一個絕壁拐彎處,眼前突現(xiàn)數(shù)十座奇峰參差聳立于深澗之中。這里的景色壯麗而獨特,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可惜天降大雨,只好欣賞云海了。</p> <p class="ql-block"> 迷魂臺?也是袁家界的一個主要景點。在雨后初晴的時候,輕云淡霧于群峰間繚繞,巖峰石柱如桌、如椅、如樓,形成迷魂的景色。如果天氣晴好,這里是觀賞張家界奇特地貌的絕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天已中午,雨越來越大,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本來行程安排還有十里畫廊景區(qū),但雨太大了,我們只好坐景區(qū)公交一路到了水繞四門。</p><p class="ql-block">? 水繞四門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qū)的核心景觀之一,因金鞭溪、礦洞溪、鴛鴦溪、龍尾溪四水盤繞匯流而得名,形成獨特的‘四門環(huán)水’地貌。?這里既是重要的地質(zhì)觀測點,也是融合自然奇觀與人文傳說的游覽圣地。</p> <p class="ql-block"> 四條溪水分別從東、南、西、北方向流出,形似四道天然門戶。漢代謀士張良曾隱居于此,傳說其墓地位于現(xiàn)水繞四門景區(qū)內(nèi)。古稱‘止馬塌’,一說因山勢險峻需駐馬停歇,另一說與漢代張良隱居避世止馬不前有關。</p> <p class="ql-block"> 雨仍然在下,導游也不管我們了,大家各自找個避雨的地方,吃著自己帶的午飯。吃完飯,雨好像小一些了,去探訪一下金鞭溪吧。</p> <p class="ql-block"> 導游說,這是《西游記》的取景地,之一吧?九寨溝的導游說,他們那里是唐僧師徒四人“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的取景地,都像,也許吧。</p> <p class="ql-block"> 在金鞭溪溪口逗留一會兒,鞋子也濕了,不想繼續(xù)往里走了, 去找導游吧。張家界的游玩,就這樣在煙雨中結束了。</p><p class="ql-block"> 凡事不求完美,才是人間智慧。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山是一條一條的,雨霧繚繞中的石柱山,雖然不能讓游客盡興,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的風景呢!</p> <p class="ql-block">雨中遇到一個放生池,美其名曰:龜回自然。</p> <p class="ql-block">張家界的獼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