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英國行的最后一天。導游安排了優(yōu)惠再優(yōu)惠的兩個自費項目,絕大多數(shù)團員都參加了。我等未去,是因去過不感興趣想歇息等緣由。落座緊鄰希斯羅機場的酒店大堂,或繼續(xù)分享游記,或到附近商鋪采買小禮品,順便周邊民居田野漫游。算是各得其樂吧。</p> 同游李先生拍攝:晨曦下的希斯羅機場 藍天下展翅沖飛的航機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廳前臺前,一對很有氣質(zhì)的夫婦引起我的關(guān)注并欣賞!</p> <p class="ql-block">落座休閑區(qū) 各忙各的</p> <p class="ql-block">酒店門前公路邊這塊標識,是行人過路需求時的鍵盤。此時文字為“等待”。</p> <p class="ql-block">酒店附近的各家小院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這位當?shù)鼐用竦竭^中國,會簡單的漢語。見到我們主動過來熱情寒暄,很紳士(^ 。^)</p> <p class="ql-block">錯時,旅游微信群收到群友紛紛發(fā)來的照片。我未前往,但觀賞他們一路的照片,或可等同跟進同游(^。^)。</p> <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倫敦威斯敏斯特市蘇豪區(qū)的唐人街“倫敦華阜”街景。"華阜",古詩文中常用來形容繁榮昌盛的景象。團友靜怡筆下如是記述:“整條街悄然無聲”,與國內(nèi)的煙火市井“大相徑庭”。</p> <p class="ql-block">靜怡照片: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p><p class="ql-block">位于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正北方向。美術(shù)館成立于1824年。由于其收藏屬于英國公眾,因此美術(shù)館是以免費參觀的方式向大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美術(shù)館長廊</p> <p class="ql-block">靜怡拍照:“與他們(畫作)的眼睛對視,隔空交流自己的感受?!?lt;/p> <p class="ql-block">我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幾幅名畫,正好有群友發(fā)來照片。</p><p class="ql-block">名畫賞析:達芬奇的《《圣母子和圣安妮》圣母馬利亞坐在她母親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妮難以承受如此重量。但她臉上展現(xiàn)的笑容,是對眼前的小外孫--耶穌發(fā)出的。馬利亞倒象坐在安樂椅上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穌。這種情緒傳遞是不很協(xié)調(diào)的。</p> <p class="ql-block">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與戰(zhàn)神》</p><p class="ql-block">名畫故事:唯有愛與美可以馴服戰(zhàn)爭,帶來寧靜</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花瓶中的15朵向日葵》</p><p class="ql-block">摘抄:1888 年2月,35 歲的梵高從巴黎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在那里,他用旋轉(zhuǎn)的畫筆,渲染了一株株奔放著原始沖動和熱情的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格林威治天文臺,坐落于格林威治公園可俯瞰倫敦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p><p class="ql-block">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jīng)度會議上決定:以經(jīng)過格林威治的經(jīng)線為本初子午線(下圖),作為世界計算時間和地理經(jīng)度的起點,同時也成為了劃分地球東西經(jīng)度的分界線。后期經(jīng)過科學證明,圣城麥加(座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qū)一條狹窄山谷內(nèi))才是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地球中心點。</p> <p class="ql-block">靜怡拍照:格林威治天皇家文臺</p> <p class="ql-block">李先生拍照:穿行于皇家格林尼治花園中的團員</p> 很喜歡這張花園長椅上休憩的姐妹照片 后記:自24年6月英國旅游的第一篇記錄,至今日最后一篇記述,竟然拖沓整整一年時間!這期間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緣由,但說到底還是“拖延癥”作祟。寄希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