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碩色、希福、額爾德尼在清朝初建時期,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十分倚重的人物。他們對清王朝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建國初始的“基礎(chǔ)工作”,對外遠(yuǎn)交近攻、立信樹威,對內(nèi)建章立法、興業(yè)強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位于清朝十二帝前兩位,但從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這二位并不能算作清朝的開國皇帝,因為大清國在移都北京統(tǒng)治中國之前,只是個地方政權(quán)而已,把這二位納入清朝皇帝序列,是后即位皇帝忠心、孝心的體現(xiàn)和執(zhí)政需要而已。碩色、希福、額爾德尼的貢獻,是必須給予充分肯定的。但與清王朝統(tǒng)一中國后,波瀾壯闊的歷史舞臺上出現(xiàn)的赫舍里氏人物比較,分量還是輕了一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赫舍里氏篇中立傳的,還有兩位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 索尼</p><p class="ql-block">?. 清朝開國功臣。清朝大學(xué)士碩色之子。因與其父一樣通曉漢蒙滿語言文字,與父親、叔父一起入文館當(dāng)差,被努爾哈赤賜號“巴克什”。索尼是清朝初期高層官員中比較少有的文化人,同時,他又是努爾哈赤、皇太極親領(lǐng)的正黃旗麾下一員勇猛善戰(zhàn)的驍將。征錦州,索尼帶二十余人,打得千余明軍滿地找牙。跟隨皇太極率大軍逼近北京,明軍統(tǒng)帥袁崇煥列陣迎敵,兩軍廝殺難解難分,索尼數(shù)次沖入敵陣殺敵眾多,并將皇太子豪格解救出來。大凌河之役,錦州明軍援兵突至,清軍無兵迎敵,緊急中索尼率領(lǐng)家丁與明軍血戰(zhàn)而獲大勝。索尼以其赫赫戰(zhàn)功官至正黃旗都統(tǒng),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戰(zhàn)區(qū)司令員,成為深得皇帝信任的軍事將領(lǐng),也為他進入清王朝權(quán)力核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643年9月,皇太極突然駕崩,清朝最高權(quán)力出現(xiàn)真空。為了繼承皇位,在睿親王多爾袞(皇太極之弟)和肅親王豪格(皇太極之子)這對叔侄之間,展開了激烈爭奪。危急時刻,最著急的是皇太極的妃子本布泰(俗稱莊妃),她是蒙古人,在滿清沒有任何勢力。但她是個有心計、有野心、有志向和能力的女人。她意識到皇位會旁落到多爾袞或豪格手里,都不是她所愿,卻又無法阻止,怎能不心急如焚。關(guān)鍵時刻索尼站了出來,態(tài)度鮮明地表示:“先帝有皇子在,新君當(dāng)在皇子中選擇,其他人沒有這個可能。”索尼堅守祖制、深明大義的表態(tài),給予本布泰極大的支持,還促使兩黃、兩紅、兩藍六旗表態(tài),擁戴從皇子中選立的新君。緊接著索尼又使出了兩個狠招兒,他率領(lǐng)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效忠新君。隨即調(diào)遣兩黃親兵張弓執(zhí)刀,列隊于議事的崇政殿外待命。盡管崇政殿內(nèi)王公大臣們爭吵不休,但在強大的政治和武裝力量的壓力下,終于決定擁立皇太極第九子九歲的福臨為繼位皇帝。老謀深算的多爾袞審時度勢,放棄了繼位的主意,換來個攝政王輔助新君。這種安排很好,即達到了從皇子中選立新君的目的,也平衡了各方勢力。這場皇位風(fēng)波中,索尼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政治成熟和應(yīng)對重大事件的掌控能力,為自己以后成為順治、康熙兩帝的重臣打開了通道。本來豪格也是皇子,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但在崇政殿的交鋒中,不知什么原因,剛才還聲嘶力竭的爭皇位,卻突然說自己欠缺做皇帝的能力。這個倒霉蛋,在關(guān)鍵時刻時刻掉鏈子,一句違心的話就失去了永遠(yuǎn)都不可能再有的絕好機會。沒過多久,多爾袞找了個理由削了豪格的爵位,把他徹底邊緣化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順治元年(1644年),索尼跟從攝政王多爾袞率清軍進入北京。選立新君風(fēng)波剛剛過去一年,多爾袞藐視福臨幼小,專擅朝政的面目已完全顯露出來。當(dāng)年與索尼共同盟誓效忠新君的大臣,大多站到多爾袞的陣營里去了。索尼知道多爾袞記恨他,大臣們也在找他的茬兒,所以,索尼為人處事格外小心謹(jǐn)慎,每日如履薄冰,但他就是堅決不依附多爾袞。在險惡的宮廷斗爭中,索尼吃虧的時候到了。順治五年(1648年)的清明節(jié),多爾袞派索尼去盛京祭拜昭陵。索尼剛出發(fā),就有大臣告發(fā)說索尼暗地里串通要扶持豪格再起。多爾袞借由對索尼罷官抄家,安排他去守昭陵(現(xiàn)沈陽北陵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合葬墓)。這是赫舍里氏族自歸順以來,第一次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索尼偷著樂吧,幸虧多爾袞沒有殺大臣的權(quán)力,就這罪名不論真假,滅九族恐怕在所難免。索尼在昭陵守了整整三年,過的是什么日子就不得而知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親政,急召索尼回京。不僅回復(fù)了之前的世職,還提拔為內(nèi)大臣、議政大臣,總管內(nèi)務(wù)府,成為清順治王朝的首席大臣。索尼重返清王朝權(quán)力核心,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使赫舍里氏族在清朝的政治和社會地位達到頂峰。順治十八年(1661年),短命的順治皇帝駕崩,遺詔三皇子玄燁(康熙皇帝)即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顧命大臣,四位顧命大臣以索尼為首,在輔助康熙皇帝的八年時間里,盡管他們之間多有不睦,但在政治、軍事、民生等多方面皆有建樹,為康乾盛世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chǔ)??滴趿辏?667年),為滿州和清王朝操勞了大半生的索尼病逝。《清史稿》這樣評價索尼的一生:忠于事主,始終一節(jié),錫以美謚,誠無愧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 孝誠仁皇后</p><p class="ql-block">? 在索尼即將結(jié)束政治生涯之前,赫舍里氏族中的一位少女走進了皇宮。她是索尼的孫女,索尼長子議政大臣、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噶布喇的次女??滴跛哪辏?665年)七月初七,孝莊太皇太后力排眾議,選立這位只有十一歲的少女為皇后。這對赫舍里氏族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利好,強有力的遏制住了因索尼疴病、去世造成的頹勢??滴醮蠡闀r也年僅十三歲,這對少年少女雖然年紀(jì)不大卻很懂恩愛?;楹笏哪?,皇后生下嫡長子承祜。這位皇長子天資聰慧,深得康熙帝喜愛。可惜這個孩子命不長,四歲時染病早殤。皇長子離世給康熙帝以很大的打擊,康熙帝常常暗自流淚??滴跏辏?674年),皇后生下嫡次子胤礽。這是皇后時隔五年,為康熙帝生下的第二個皇子,此時康熙帝已經(jīng)有六個皇子了。這次該輪到皇后短命了?;屎笊訒r難產(chǎn)去世,年僅二十歲?;屎笫攀篮?,康熙改變慣例,將靈柩暫放在自己居住的乾清宮,這是清朝歷代皇后中,唯一一位得到如此高待遇的皇后。后來皇后靈柩移放另處,四年間康熙去看望過數(shù)十次。每次看望都在皇后靈柩旁靜坐許久,有時還會坐上一整天。當(dāng)時正值平定“三藩之亂”的關(guān)鍵時期,大臣們見皇帝總是這個樣子也不行啊,會貽誤國事的,便想辦法多次好言相勸,才使康熙帝從悲情中走出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康熙帝在胤礽兩歲時立為太子??滴醯圻@樣做,肯定有與皇后深厚感情因素的影響。遺憾的是,胤礽是個扶不起來的皇太子。在二十多年間,被康熙帝兩立兩廢,罪拘于咸安宮。其實,胤礽是個很有才華和能力的太子,但在幾次關(guān)鍵時刻都沒有把握好自己,引起康熙帝的猜疑和反感??赡苁秦返i智商有余情商不足所致吧?!卑榫绨榛ⅰ埃实蹖ψ约旱膬鹤右膊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皇后死太子廢,赫舍里氏族開始呈現(xiàn)走下坡路的跡象。但還有一位男人在朝廷中堅實的挺立著。在為皇帝效力的同時,也在為赫舍里氏族撐起最后一片天。這個人就是被康熙帝從”第一功臣”變稱為“第一罪人”,一生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物 --- 索額圖。</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