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董峰萬壽宮,又名圣姑廟,位于高平市原村鄉(xiāng)上董峰村,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時重修。山門斗拱繁復,有十一踩的,有九踩的,一看就是明清風格。</p><p class="ql-block"> 里面敬的仙姑是誰呢,我百度了一下:相傳元代有一位仙姑,姓馬,原籍河北永年,尋訪到這里篤意修仙,并在當?shù)貫榘傩罩尾’熂玻艿搅水數(shù)厝说膼鄞髋c尊敬。后來馬仙姑正襟而死,當?shù)厝烁衅涠骰?,建廟祭祀,這一祭,七百年過去了,大浪淘沙,有些仙姑廟幸運的保存下來。之前我說過啥?山西的廟多著嘞,敬誰的都有,你想都想不出來。</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是董峰萬壽宮內(nèi)的主要建筑,位于山門與圣姑殿之間。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呈正方形,當心間上面還掛著1963年的文物保護木牌。</p> <p class="ql-block">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屋檐石柱抹角,結構沿襲宋制。文保員給我們介紹說,左邊的鴟吻和中間的脊剎都是元代留下的原物,色彩有一些剝蝕,中間艷麗的琉璃磚是近年補的。</p> <p class="ql-block">這個鴟吻是明代的。</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里供奉著釋迦牟尼,老子和孔子,儒釋道三教合一,屋頂?shù)拇罅阂桓G木的,一根桑木的。</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的元代壁畫也是看點,為建殿時的原作,它的珍貴之處是畫風同永樂宮壁畫相似度極高,只是墻體比例沒那么大。衣飾、線條、華冠、配色都很“永樂宮”、尤其是根根分明的胡須,太像了。這大概是當時最流行的粉本,或者說朱好古的門人已經(jīng)遍地開花。</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背面靠墻加了一座明清戲臺,四周保存有很多碑刻,其中元碑4通,明碑3通,清碑7通,記載了董峰萬壽宮的來歷和重修撰文。</p> <p class="ql-block">拜殿和仙姑祠堂,一進門就被頭頂?shù)拇罅鸿收痼@了,大梁枋上加了斗拱來支撐屋頂,元代風格太濃了。另有一通珍貴的元代石碑,石質溫潤如玉,書法精湛,文保員一介紹才知道這種石料原是做端硯的。萬壽宮有兩個小姑娘,一個負責講解三教殿,一個負責講解圣姑祠,都是文保局的職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