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時節(jié),天氣清爽,又一次踏入山西再次多點領(lǐng)略眾多的古代民居和古建筑的藝術(shù)之美。 1、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圣地同, 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是海內(nèi)外數(shù)以億計大槐樹后裔尋根祭祖的圣地。 2、王家大院?黃土城堡的史詩,位于靈石縣靜升鎮(zhèn)。 王家大院如巨獸匍匐山脊。層樓疊院沿坡攀升,青磚灰瓦筑成“民間故宮”,紅門堡的卵石主街拼出巨大的“王”字。 ……連接兩院的橋 百座院落千間房,磚雕影壁藏玄機——大缸靜立院心,既是防火儲水,更寓“聚財”深意。 登高遠眺,城墻如龍盤踞,昔日晉商世族的榮光凝固于石縫之間。 3、平遙,一座穿越千年的市井長卷 向北行至平遙,城墻十二米巍峨,72敵樓守望如舊。穿行“土”字形街巷,南大街軸心延伸,古老票號的斑駁門楣下,仿佛聽見匯票交割的密語。 暮色中的**市樓**飛檐翹角,俯瞰明清商脈的搏動,一城一世界,滿目皆滄桑。 清晨的古城老街 古城的整體布局遵從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條蚰蜒巷構(gòu)成八卦圖案,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衙門街和城隍廟街形成干字型商業(yè)街;古城內(nèi)的商店鋪面沿街而建,鋪面結(jié)實高大,檐下繪有彩畫,房梁上刻有彩雕,鋪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磚灰瓦的四合院。 古城外新打造的古街,少了人氣。 4、喬家大院,燈籠搖曳的晉商密碼。 5、晉祠,山水殿宇的宋韻三絕, 位于太原懸甕山下,晉祠流水漱碧玉。圣母殿北宋木構(gòu)展翼如飛,42尊彩塑侍女衣袂翩然;魚沼飛梁十字交疊,堪稱“世界最早立交橋”;周柏斜倚殿側(cè),三千歲枝干虬結(jié),與難老泉共證“晉陽之勝”。 6、忻州古城,煙火重鎖的邊塞風華。 忻州,1800年古城墻披霓虹新生。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qū)興寺街。 *“進士巷”、*拱辰門**、“晉北鎖鑰”匾額下,吊煎鍋的油香漫過泰山廟巷。秀容書院鐘聲清越,禪修別院與民宿客棧交織,十四縣風味在青磚院落沸騰——古隘口化作不夜城。 忻州古城建筑規(guī)范,規(guī)制完整。古城東西南北,四門齊備。 四面城墻,四座城門,各有甕城,甕城各有門,形成“四面城墻八座門”的格局。 7、磧口鎮(zhèn),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磧口鎮(zhèn),久負盛名,曾憑借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mào)重鎮(zhèn),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zhèn)”之美譽,是晉商發(fā)祥地之一。 漫步在磧口古鎮(zhèn)的明清一條街,青石路、斑駁的古建筑,悠悠地訴說著厚重的歷史;熱鬧的街巷、林立的商鋪、過往的車輛、涌動的人流。 感受黃河奔騰的壯麗景色,領(lǐng)略古鎮(zhèn)的寧靜與古樸。 磧口地處晉陜商道水陸交通的中心點,是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五日行程,從靈石官宅到忻州邊塞,再到磧口,山西將半部華夏史砌進青磚,刻入木石,最后燴成一碗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