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稱:龍哥</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42873493</p><p class="ql-block"> 拍攝制作:龍哥</p><p class="ql-block"> 拍攝地點:陽春高流河墟</p><p class="ql-block"> 拍攝時間:2025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 一年等一回,逢端午節(jié)成墟的千年古墟,你來過嗎?它就是陽春高流河墟。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冼夫人開創(chuàng)陽春古墟的輝煌時代起,便見證了陽春乃至整個嶺南地區(qū)的繁榮與發(fā)展。它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墟”。如今,這場“千年古墟”已超越單純的民俗活動范疇,通過深入挖掘竹木器、文化、非遺、旅游及土特產等優(yōu)質資源,成功打造了一個獨具陽春特色的農文旅體融合品牌。</p> <p class="ql-block"> 千年前,“嶺南圣母”冼夫人在戰(zhàn)事告捷后于高流河畔舉行慶功盛宴,百姓慶賀同游,歌舞升平。從那時起,高流河墟便成為陽春人一年一度的重要節(jié)日,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如今,這里不僅是陽春人歡聚的場所,更是一個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舞臺。</p> <p class="ql-block"> 傳統(tǒng)的舞龍表演是高流河墟的一大亮點。參與者們身著統(tǒng)一服裝,在河邊道路上游行,伴隨著鑼鼓聲和其他樂器演奏,將節(jié)日氣氛推向高潮。綠樹成蔭的河道兩旁,觀眾們歡呼雀躍,為表演者加油助威。</p> <p class="ql-block"> 一婦女展示的竹編籃子吸引了許多游客的目光。她面前擺滿了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竹編制品,每一件都凝聚著她的心血與智慧。游客們駐足觀看,不時與她交流,了解這些傳統(tǒng)工藝品的制作工藝與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 在戶外市場,人們挑選各種手工編織籃子和其他手工藝品。綠色帳篷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竹編產品,游客們穿著休閑服裝,有的戴帽子遮陽防曬。熱鬧的氣氛中,買賣雙方愉快地交流,共同感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慶典現(xiàn)場,幾位簽約者坐在桌子后面進行簽字儀式,旁邊有兩個舞獅表演者正在準備表演。遠處可以看到“陽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字樣及觀眾席上的游客們。這一幕不僅展現(xiàn)了高流河墟的文化內涵,也體現(xiàn)了政府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與支持。</p> <p class="ql-block"> 市場場景下,幾位顧客正挑選竹編產品并交流交易事宜。背景可見綠色橫幅及眾多參觀者穿梭其間。每一個攤位都像一個小小的文化窗口,向人們展示著陽春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相傳被高流河水浸泡過的竹木器不會被蟲蛀大量來自各地的百姓被此神奇?zhèn)髡f吸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