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湖西路一座舊樓正褪去斑駁的外衣,重新裝修。我駐足仰望,看見幾位架子工正站在鋼管架子上,從下往上一層樓一層樓的遞傳著鋼管兒,在搭建著腳手架(即施工平臺)。他們動作嫻熟,配合協(xié)調(diào)、默契。這種手遞手的作業(yè)方式是傳統(tǒng)建筑業(yè)中的縮影,也是在人類建筑史上有著不可替代性。</b></p><p class="ql-block"><b> 當(dāng)看到他們的一遞一接的托舉之間,我突然懂得:他們用鋼管編織的不僅是施工平臺,更是詮釋著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的擔(dān)當(dāng)和團隊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架子工是在本沒有架子的地面架起的架子(施工平臺),他們的工作最危險,他們是建筑工地的尖兵和英雄。小時候看到的腳手架是木桿的,現(xiàn)在用的是鋼管,建筑工地離不開架子工,盡管在科技迅猛的今天。</b></p><p class="ql-block"><b> 當(dāng)我看見架子工勞作的場景一剎那,我便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他們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像草原里的一根小草,但平凡鑄就了偉大,國家的建設(shè)離不開這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們。當(dāng)我們生活在舒適的房間里,看到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時,我們應(yīng)該由衷的感謝那些從事最危險工作的架子工們!</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半空中的架子工</b></p><p class="ql-block"><b> 無論寒冬與酷暑</b></p><p class="ql-block"><b> 用鋼管編織這</b></p><p class="ql-block"><b> 城市發(fā)展的階梯</b></p><p class="ql-block"><b> 當(dāng)大廈封頂</b></p><p class="ql-block"><b> 掌聲響起時</b></p><p class="ql-block"><b> 他們又默默地</b></p><p class="ql-block"><b> 拆解著自己搭建的平臺</b></p><p class="ql-block"><b> 奔赴另一個新的起點</b></p><p class="ql-block"> (已搭好的施工平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