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3日.我們幾個朋友驅(qū)車400公里來到了中國四大佛教之一的五臺山,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我不是第一次來五臺山,疫情前去過幾次,但也都是走馬觀花或有目的的去五爺廟,這次我們利用6天時間把一些有特點的寺廟參觀一下。我們是下午2點從北京出發(fā),7點鐘到達五臺山里預(yù)定的民俗。晚飯后,和住店老板了解一下情況,得知6月7日是五臺山五爺?shù)纳?,那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前來為五爺慶生??,我們很有幸加入次行列。</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6月4日,我們?nèi)ラZ錫山舊居,南禪寺,佛光寺,清涼寺,金閣寺,竹林寺,龍泉寺。去了6個寺院,圓滿完成了事先計劃的行程,路過閆錫山舊居順便參觀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五臺縣的佛光寺東大殿還早75年。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進行過維修,在明嘉靖、萬歷年間維修后,殿堂像設(shè)齊備,寺僧眾多,香火旺盛。不過,在歷史上它也歷經(jīng)磨難,如唐武宗“會昌滅法”時,大部分寺廟被焚毀,南禪寺因規(guī)模較小、處地偏僻而幸免于難;抗戰(zhàn)時期,日軍曾將寺廟內(nèi)的磚塊拆除拿去修碉堡;“文革”時期“破四舊”,寺廟佛像受到不同程度損毀;1999年11月24日晚,三名歹徒闖進南禪寺,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破壞,部分寶物被盜。</p> <p class="ql-block">元代貼金,木質(zhì)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薩</p> <p class="ql-block">普賢菩薩</p> <p class="ql-block">梁架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拐彎抹角</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是無柱寺廟,建筑采用抬梁式或穿斗式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東、南、北三面環(huán)山,西面地勢低下開闊,寺因勢而建,坐東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現(xiàn)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余間。</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建于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殿內(nèi)佛壇上有文殊菩薩和侍從像七尊,具有金代塑像的風(fēng)格,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殊七尊像。</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薩碑</p> <p class="ql-block">東大殿建于唐代,七間建筑,是五臺山最大佛殿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僅次于五臺縣的南禪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壁畫</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薩</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內(nèi)的唐代彩塑堪稱一絕,東大殿內(nèi)的唐代彩塑35尊,造型精美,工藝精湛,展現(xiàn)了唐代高超的雕塑藝術(shù)水平。</p> <p class="ql-block">清涼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間(472 - 493)。自創(chuàng)建以來,受到武則天、唐玄宗、唐代宗、宋仁宗、金帝完顏亮、元世祖忽必烈和明神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等諸多皇帝的重視,曾多次修建。唐代時,它是替國行道的鎮(zhèn)國道場;唐大歷元年(766 年),成為不空三藏密宗道場。清乾隆年間,寺宇建筑整齊一新,規(guī)模宏大;民國年間再度擴建。不過在“文革”時期,整座寺廟作為迷信產(chǎn)物而被毀,僅存清涼石。</p> <p class="ql-block">竹林寺</p> <p class="ql-block">龍泉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