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代詩仙李白的一首贈別詩,讓安徽涇縣天下聞名。桃花潭成為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涇縣,隸屬于安徽省宣城市。古稱猷州,位于安徽省東南,東與宣州區(qū)、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旌德縣毗連;西與青陽縣交界;北與南陵縣為鄰,處長江南岸平原與皖南山區(qū)交接地帶,譽稱“枕徽襟池,緣江帶河?!杯h(huán)境優(yōu)美,風(fēng)景秀麗。有許多令人向往著名的,旅游景點和勝地。</p> <p class="ql-block">端午節(jié)前夕,東流29位太極拳友在隊長劉姐的帶領(lǐng)下參加了,市武協(xié)與涇縣桃花潭酒廠聯(lián)袂推出桃花潭、新四軍軍部舊址東流太極拳友涇縣開心二日游活動。這一次根據(jù)酒廠的統(tǒng)一安排,我們共玩了4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5.28一早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即使下雨天也阻止不了大家游玩的興致。大家提前10分鐘到了車上。桃花潭酒廠負責(zé)接待我們這次旅行的池州片的負責(zé)人,帥哥小敬和美女小路已經(jīng)在車上。6點半準時出發(fā)。一路上大家興致很高,太極拳友們個個也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樂天派。滿車的歡聲笑語,3個小時的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云嶺紅色旅游小鎮(zhèn)。天公也是作美, 雨也停了。</p> <p class="ql-block">1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p> <p class="ql-block">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四軍的歷史而建立的。新四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重要抗日武裝力量之一。紀念館以不同的形式再現(xiàn)當年新四軍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豐功偉績,以及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悲壯一頁。</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安徽省涇縣城西25公里的云嶺山區(qū),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由歙縣巖寺移駐于此地。軍部各機關(guān)分布在這片大山之間長達15公里的13個自然村里。整個新四軍軍部舊址由一座座徽派建筑組成,白墻灰瓦翹檐,與四周群山黛色融為一體。在軍司令部所在的羅里村中,有兩座地主宅園,分別是“種墨園”和“大夫第”。當年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后,軍部司令部參謀處、秘書處就設(shè)在這兩座徽派宅院中。新四軍軍部在這里指揮著華中敵后各抗日戰(zhàn)場的新四軍部隊,直至1941年1月,皖南事變的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首先,大家在葉挺將軍銅像前進行了合影。葉挺銅像廣場位于新四軍軍部所在的羅里村村口,廣場上矗立著身戎裝的葉挺將軍銅像。將軍右手拄著拐杖,左手似欲拿垂掛在胸前的望遠鏡,雙目注視著遠方,臉上露出微笑。銅像下方巖石上鑲嵌著葉挺手書的“抗戰(zhàn)到底。</p><p class="ql-block">緊接著,在講解員的引領(lǐng)下,大家進入新四軍軍部舊址參觀。這里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像是一位位沉默的歷史見證者。友友們一邊仔細觀摩,一邊專注聆聽講解員講述的一段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故事。銹跡斑斑的槍支、滿是補丁的軍裝,這些飽經(jīng)歲月滄桑的革命文物,將我們的思緒瞬間拉回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輩們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的壯烈畫面,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p> <p class="ql-block"> 新四軍軍部舊址都是明、清時代的徽派古典建筑,建筑風(fēng)格獨特。這些舊址以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展現(xiàn)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清正廉潔的光輝事跡。向后人傳誦著偉大的鐵軍精神和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講解員了帶領(lǐng)下依次進行了參觀。</p> <p class="ql-block">種墨園,是當?shù)亻_明地主陳冠群的宅院,他在家鄉(xiāng)興辦教育,將自家宅院用來興辦云嶺陳氏私立養(yǎng)正小學(xué),起名“種墨園”,表達他種墨育人的愿望。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村時,陳冠群將葉挺軍長接到家里居住,陳冠群全家都搬到了種墨園后進的閣樓居住。</p> <p class="ql-block">走進種墨園,左側(cè)是葉挺軍長生平展。從北伐戰(zhàn)爭中戰(zhàn)功赫赫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威名遠揚的新四軍軍長,葉挺軍長的一生波瀾壯闊、坎坷悲壯,經(jīng)歷了勝利、失敗、曲解、囚牢等各種考驗,直到出獄后在一場空難中離世。</p> <p class="ql-block">展覽以“出身農(nóng)家,少年壯志”、“北伐名將、勇當先鋒”、“高舉義旗、義無反顧”、“領(lǐng)導(dǎo)抗戰(zhàn)、卓著勛勞”等幾個章節(jié)介紹了葉挺軍長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離開展室向左是種墨園的正屋,共三進。前一進是門樓,走過門樓便是古樸典雅的中廳,這里是軍部“參謀處”,兩邊墻上張貼著“江南作戰(zhàn)圖”與“皖南作戰(zhàn)圖”,后面的照壁下方有古色古香的條幾、精雕細刻的八仙桌與兩把古樸的臥椅,</p> <p class="ql-block">后廳是軍部“作戰(zhàn)會議室”,兩面墻上同樣張貼著與中廳一樣的作戰(zhàn)地圖,不同的是后墻正中懸掛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字幅。這里是軍部參謀處工作人員召開會議研究敵情的地方,便于及時將各戰(zhàn)場的動態(tài)匯報給首長,為首長的決策提供依據(jù)。</p> <p class="ql-block">后廳右邊是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在種墨園的臥室和辦公室。后大廳的左側(cè)有軍部“會議室”。后廳右邊是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在種墨園的臥室和辦公室。后廳是軍部“作戰(zhàn)會議室”,兩面墻上同樣張貼著與中廳一樣的作戰(zhàn)地圖。</p> <p class="ql-block">離開葉挺軍長辦公室,穿過廚房向左便是種墨園的后花園,花園面積不大,但顯得幽雅別致。</p> <p class="ql-block">出種墨園后門是云嶺碑園,碑園是1997年為紀念新四軍成立60周年興建的。碑園門楣上的“云嶺碑園”匾額是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題寫,走進碑園,只見四周走廊墻壁上鑲嵌著60塊石碑,寓意1937年到1997年,代表著60年的光輝歷史。這些碑刻都是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新四軍將領(lǐng)、有關(guān)黨政軍領(lǐng)導(dǎo)、知名人士留下的筆墨。還有毛澤東、周恩來為皖南事變中犧牲烈士的題詞。</p> <p class="ql-block">云嶺碑園與“大夫第”相連,大夫第是羅里村地主陳福驥的住宅,有前后廳、東西側(cè)廳,西側(cè)樓和門樓及西南兩個內(nèi)院組成。屋檐下的徽磚浮雕,龍鳳花鳥樓臺、亭閣及人物圖案等,工藝精湛;天井、馬頭墻、封火墻,頗具徽派建筑氣息。</p> <p class="ql-block">種墨園”和“大夫第”這兩座宅第中,還設(shè)有新四軍司令部所屬參謀處、秘書處、作戰(zhàn)科、機要科、通訊科、速記班等機構(gòu)。每天,司令部的參謀人員都在這兩座徽派建筑中收集、整理、研究華東戰(zhàn)場的敵情,向軍首長提出決心建議,向新四軍各部隊傳達作戰(zhàn)命令。</p> <p class="ql-block">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不僅讓我深入了解了新四軍的歷史,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中,新四軍所展現(xiàn)出的堅韌不拔和英勇無畏。通過這次參觀學(xué)習(x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yīng)該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展望未來,將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2涇縣桃花潭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下午2點,我們到了景區(qū)大門口∴小路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張門票。然后交代了我們的集合時間,這之間可自由活動,可以坐船到對岸。端午節(jié)期間,這里正在舉辦龍舟比賽,我們還可以免費欣賞。</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桃花潭位于涇縣以西40公里處,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緊緊相連,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而名揚天下??h志《桃花潭記》稱“層巖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鎮(zhèn)古稱南陽鎮(zhèn),桃花潭其實是青弋江的一段,東岸的陳村與西岸的萬村隔潭相望。跨過景區(qū)入口的小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文昌閣掩映在柳叢中,重檐飛角,氣宇軒昂。踏歌古岸閣位于桃花潭東岸東國古渡的渡口,即汪倫送李白處,因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之句而得名,為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小樓。古岸閣的底層中間為走道,向東通向翟村老街,向西跨過一座半圓的門洞,有石階直達桃花潭岸邊。臨潭一面的樓檐下方,高懸著一塊“踏歌古岸”的橫匾。</p> <p class="ql-block">端午時節(jié),桃花潭鎮(zhèn)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熱鬧的。時刻之一——龍舟會。龍舟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桃花潭賽龍舟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民間習(xí)俗,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桃花潭鎮(zhèn)在每年端午前后都會舉辦賽龍舟活動。我們很慶幸,親眼目睹了這一盛況。</p> <p class="ql-block">雨過天晴,近水寒煙,遠山如黛。潭水澄澈,陽光傾灑在水面上,閃爍著晶瑩的光芒。深吸一口氣,清新的空氣瞬間沁入心肺,混合著泥土的質(zhì)樸芬芳和花草的馥郁香氣,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太極姐妹們?nèi)玺~得水。 在桃花潭邊,載歌載舞,水邊嬉戲,萬村的石板路上打卡拍照。為參加龍舟賽的先生們吶喊助威。姐夫這邊,姐夫這邊。這可忙壞了姐夫,介紹一下這里的姐夫。他是太極拳友李大姐的愛人張老師,太極隊的”御用”攝影師。大家在一起玩的也開心,關(guān)系不錯,所以就是每次都讓他陪著,他也樂此不疲。說,大家怎么開心怎么玩,只要開心就好。</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鎮(zhèn)集自然風(fēng)光、歷史文化與民俗風(fēng)情于一體。在這里,既能盡情欣賞大自然賜予的美景,領(lǐng)略古老建筑的藝術(shù)魅力,又能深切感受熱鬧非凡的民俗風(fēng)情。在這個生機盎然的美好時節(jié),讓我們像詩仙李白那樣踏春而行,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赴一場難忘的詩意之約。</p> <p class="ql-block">3安徽黃山?jīng)芸h查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安徽黃山市的涇縣查濟古村落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徽派建筑群,被譽為“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查濟古村落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zhèn),距離黃山市區(qū)約100公里,緊鄰太平湖和桃花潭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查濟村始建于隋唐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因查姓族人聚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查氏家族以經(jīng)商、科舉興盛,修建了大量祠堂、廟宇和民居,形成“三溪穿村、四門三塔”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徽派風(fēng)格白墻黛瓦、馬頭墻、磚木雕飾,典型徽州民居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 - 德公廳屋元代建筑,門坊上的磚雕“鯉魚跳龍門”為珍品。</p><p class="ql-block"> 甲祠光裕堂,明代祠堂,木雕工藝精湛。</p><p class="ql-block"> -寶公祠!建筑,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祠堂。</p><p class="ql-block"> - 紅樓橋:明代拱橋,村內(nèi)標志性景觀</p><p class="ql-block">-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寫生勝地*因古樸風(fēng)貌吸引眾多美術(shù)院校師生,被譽為“畫家村”。</p><p class="ql-block"> 石板巷弄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串聯(lián)起老屋、祠堂與小店。</p><p class="ql-block">查濟古民居原有108座橋梁,108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xiàn)尚有古代建筑140余處。其中橋梁40余座,祠堂30座,廟宇4座。是查濟村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關(guān)于查濟風(fēng)光,有詩贊曰:“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寺廟亭臺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p><p class="ql-block">查濟古村落如同一幅活著的徽州水墨長卷,適合喜歡歷史文化、攝影寫生的游客。相比宏村、西遞,這里商業(yè)氣息較淡,更顯原生態(tài)韻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查濟古村,獨特的建筑布局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整個村落以三條溪流為軸線,各祠堂作為重要節(jié)點,構(gòu)建起完整而有序的空間格局。紅樓橋以上區(qū)域為生活區(qū),這里的房屋錯落有致,居民們在自家門前晾曬衣物、種植花草,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紅樓橋以下則是商業(yè)區(qū),一家家店鋪鱗次櫛比,售賣著各式各樣的特色手工藝品和當?shù)氐拿朗?,熱鬧非凡。沿著溪流漫步,清澈見底的溪水潺潺流淌,水中的魚兒歡快地穿梭游動,溪邊的建筑大多依水而建,它們的倒影在水中隨著水波搖曳,宛如一幅靈動的水墨畫。</p><p class="ql-block">查濟古村有一個別具一格的傳統(tǒng)——“先建溝,后建房”。村內(nèi)的排水系統(tǒng)設(shè)計精巧,溝渠縱橫交錯,不僅能夠高效地排出雨水,還為整個村莊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而在古村的眾多建筑中,祠堂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些祠堂建筑氣勢恢宏,飛檐斗拱之間盡顯威嚴,雕梁畫棟之處彰顯精美。祠堂內(nèi),高大粗壯的石柱、精雕細琢的木雕以及莊嚴肅穆的牌位,營造出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大學(xué)生用畫筆記錄下這美麗的風(fēng)景,我們用鏡頭記錄下這美好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4桃花潭酒廠。</p> <p class="ql-block">安徽桃花潭酒業(yè)有限公司(原涇縣酒廠)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白酒釀造企業(yè),其淵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據(jù)記載,萬姓家族自南北朝起在桃花潭西岸定居,以桃花潭水釀造美酒,形成“萬家酒店”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酒廠位于中國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 桃花潭鎮(zhèn)這里因唐代詩人李白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聞名,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且依托當?shù)貎?yōu)質(zhì)水源和釀酒傳統(tǒng),生產(chǎn)“桃花潭”品牌系列白酒,采用甘甜的桃花潭水,純糧發(fā)酵,低溫家窖蘊藏而成,具有香味純正,入口綿甜,酒體豐滿,清爽甘冽,回味悠長之特點。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被譽為釀酒業(yè)的“江南一枝花”。</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的活動有桃花潭酒廠贊助,食宿都在桃花潭酒廠內(nèi)。晚上入住水墨江南大酒店,這里依山傍水,風(fēng)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雨后的綠意最濃,空氣清新,景色如畫,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宜人的氣味。大家開心的參觀酒廠,盡情的玩耍打卡!享受著美好自由的溫馨時光。</p> <p class="ql-block">大家安頓好稍微休息以后跟隨講解員。一起參觀了桃花潭酒廠,了解了桃花潭酒歷史、起源,桃花潭酒業(yè)成立至今的發(fā)展歷程,參觀了桃花潭酒歷史博物館、釀造車間、地藏酒、陶壇儲酒庫等。</p> <p class="ql-block">在講解員講解下,深入了解了桃花潭酒業(yè)的發(fā)展歷程、釀酒技藝以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我們走進釀造車間,親眼目睹了桃花潭酒的釀造過程,并品嘗了桃花潭原漿。</p> <p class="ql-block">據(jù)史書記載:南北朝時萬鵬舉宦游丹陽,及宛陵涇縣,見有麻川桃潭之流碧,丹峰石壁之環(huán)翠,逐愛此而家焉。在桃花潭西岸,萬姓一族世代居住,后來稱為“萬村”。村里萬姓人氏用桃花潭水釀造上乘美酒開萬家酒店,桃花潭酒即源于此。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年),涇川縣令汪倫以‘十里桃花 、萬家酒店’之名盛邀詩、酒雙仙李白來涇一游。萬氏美酒用的是當?shù)厣铣说母吡?、稻谷,再加上江南典型的家窖釀造工藝,釀出的美酒自然芳香宜人,綿甜上口,回味無窮。遂有千古絕唱《贈汪倫》問世,桃花潭酒隨之家喻戶曉。</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酒。被美景和人文簇擁的美酒,汲桃花潭水,取潭底泥窖,經(jīng)靈脈窖藏,由大師特調(diào),開創(chuàng)柔雅陳香,譽為“江南濃香一枝花,中國詩酒第一潭”。</p> <p class="ql-block">水墨江南大酒店。,是酒廠文旅融合項目的一部分。建筑采用徽派仿古風(fēng)格,以“水墨江南’為設(shè)計主題,晨霧中的園林景觀宛如詩畫。</p> <p class="ql-block">早上6點,太極拳友們身著紅色太極服。來到水墨江南。大酒店前面廣場上晨練。五禽戲28式太極拳,太極扇,42式太極拳。統(tǒng)一著裝,整齊劃一的動作。與這里的風(fēng)景很配。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酒廠,品嘗美酒是不可缺的項目。</p> <p class="ql-block">晨練結(jié)束,吃過早飯,大家來到桃花潭酒廠的貴賓廳。由分管銷售的小盧總用幽默風(fēng)趣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桃花潭酒廠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酒廠,坐落于“漢家舊縣、宣紙故里”安徽涇縣桃花潭鎮(zhèn)。基地依山傍水,占地300畝,擁有12棟現(xiàn)代化廠房(總面積7萬余平方米),配備千條固態(tài)老窖池、全自動灌裝線、智能調(diào)酒系統(tǒng)等先進設(shè)備,年產(chǎn)能達萬噸級。這里以青弋江滋養(yǎng)的桃花潭泉水為魂,融合皖南砂土孕育的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糧精華,在群山環(huán)抱、碧水丹峰的生態(tài)秘境中,成就徽派濃香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公元755年,好游、好飲的李白吟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于古絕唱,讓這片鐘靈毓秀的世外桃源為人所熟知,</p> <p class="ql-block">獨有的地理、氣候、土壤及原料優(yōu)勢,匠心獨運地傳承了釀造工藝,每一滴桃花潭地藏酒都蘊含著自然的饋贈與匠人的智慧,其獨特風(fēng)味不可復(fù)制”。,</p> <p class="ql-block">天賦地養(yǎng):桃花潭深層泉水、皖南五糧、生態(tài)窖泥,鑄就酒體“綿甜甘冽、醇厚豐滿”的獨特韻味。 古法新藝:遵循“梅瓣碎糧、回馬上甑、看花摘酒”等非遺級工藝,輔以智能控溫窖藏,平衡傳統(tǒng)匠心與現(xiàn)代標準。 大師手筆:中國白酒大師魯建春親掌調(diào)酒中心,每瓶酒經(jīng)千次品評、萬般雕琢,確保品質(zhì)卓絕。</p> <p class="ql-block">目前,安徽桃花潭酒業(yè)開展的“百城于店”計劃,就是要通過酒旅融合的方式,尋找消費者中的合伙人,打破“工廠-品牌-渠道-終端門店-消費者”的傳統(tǒng)經(jīng)銷商模式, 實現(xiàn)“酒廠-合伙人-消費者”的新型白酒營銷方式。讓普通消費者參與進入酒廠的發(fā)展中來,實現(xiàn)品牌、渠道、終端門店的共同建設(shè),讓合伙人“賣好酒”“多掙錢”,讓消費者“喝好酒”“少花錢”。</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介紹和品嘗。我們作為消費者,這次合伙藏了三壇酒。取得了一個股份的合作資格證。最后酒廠為我們舉辦了隆重的藏酒儀式和祈福大會。至此東流太極拳友涇縣二日游活動順利,圓滿結(jié)束,可謂收獲滿滿,開心至極,快樂無比?;匚稛o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