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利奇卡鹽礦位于波蘭克拉科夫附近,傍喀爾巴阡山,是一個從13世紀起就開采的鹽礦,是歐洲最古老的鹽礦之一。里面有著許多藝術(shù)品、祭壇還有用鹽雕刻的塑像。維耶利奇卡鹽礦是中世紀勞動藝術(shù)的結(jié)晶。從14世紀起維利奇卡鹽礦成為采礦業(yè)城市之一,15~16世紀是鼎盛時期,18~19世紀鹽礦開始擴建,成為波蘭著名的鹽都。1976年被列為波蘭國家級古跡,1978年被聯(lián)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 鹽礦礦床長4公里,寬1.5公里,厚300 -400米,巷道全長300多公里。迄今已開采了9層,深度為327米,共采鹽2000萬立方米。我們踏上左邊的平臺進入鹽礦大門。 為了方便視察和參觀,早在1744年就在礦井內(nèi)興修了樓梯通道。在離地面130多米深的鹽道上建起了世界上罕見的供旅游者參觀的游覽勝地。我們懷著探險的心情,沿著旋轉(zhuǎn)樓梯往下去探訪那奇特的地下場景。 我們在樓梯上旋轉(zhuǎn)著走了幾十圈,頭昏腦漲地來到一層平臺,已經(jīng)氣喘吁吁了。 這里有不少雕塑和實物來展示當時工人們工作的場景。 現(xiàn)在1至3層已完全停止采鹽,開辟為古鹽礦博物館,供游人參觀。 我們終于可以用手去觸摸墻上的鹽礦石了,嘗一下還真的是咸的。 狹長的巷道里閃出兩座雕像:左邊是耶酥,右邊是圣母瑪利亞。這是礦工們?yōu)槠笄笃桨捕O(shè)的。每當發(fā)生坍塌時,他們就會躲到這里,神明總會保佑他們化險為夷。 我們繼續(xù)向前走。 這里的許多雕像和裝飾品,均用鹽精雕而成。 鹽礦墻上析出了大量鹽結(jié)晶。 地下巷道四通八達,我們不敢脫離大部隊,否則迷路就麻煩了。 這個場景,展示了當時的工人,冒險用火點燃甲烷等可燃氣體,以避免礦井爆燃事故。 <p class="ql-block"> 用手嘗一下巖壁,確實是咸的。</p> 隨處可見墻上鹽析出的情景。 不時能看到當年礦工們勞作的場景。 巷道的墻壁是五花八門的,可以看到鹽礦生存中的不同時期。 長滿鹽花的巷道,令人震撼。 在巷道的頂部“長”出了很多小鹽柱,不知要過多少年才能長到這么長。 地下鹽礦開辟了不少古鹽礦博物館,展示了各種人物和故事。 我們繼續(xù)往下走,去探尋神秘的“天地”。 這是鹽工在熔煉鹽礦的場景。 這是一個較大的教堂。據(jù)說,維利奇卡鹽礦中共有40個教堂,最深的一個在鹽礦的7層、地下270米處,至今沒有向游人開放。 非常精美的彩色鹽礦雕塑。 我們來到了地下101.4米處的地下藝術(shù)殿堂最為壯觀的圣金加公主禮拜堂,它始建于1896年,直到1963年才大功告成。禮拜堂高達10米,長54米,最寬的地方有18米,可容納400余人。據(jù)說,這么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居然是3名礦工用了67年時間開鑿的。 主祭壇前立有釘著耶穌的十字架。 金卡公主的全身雕像立于主祭壇的正中,周圍是與之有關(guān)的人物雕塑。 教堂的四壁布滿大小浮雕壁畫。 這些由鹽巖雕刻的塑像非常精美,栩栩如生。 很多壁畫都是圣經(jīng)中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壁畫,是仿制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禮拜堂里,光線很暗,我努力拍攝下每一幅精美的雕塑和壁畫。 我們繼續(xù)往下走。 這里的木板上也長滿了鹽花。 我們來到一個巨大的大廳,從四周的鹽壁看,這里鹽礦的資源是如此的巨大,令人感嘆! 這里還有一個礦藏中挖出的各種礦石的展示廳,令人眼花繚亂。 這里還有個鹽鹵水結(jié)晶為鹽的演示小池。 地下還有面積很大的餐廳。 近二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又乘電梯返回到地面,結(jié)束了參觀。 維利奇卡鹽礦的規(guī)模之巨大,還擁有大量的房間、禮拜堂、鹽雕和地下湖泊等,宛如一座地下城市,令人嘆為觀止。這里,除展現(xiàn)地下礦址的景象之外,還兼具藝術(shù)、歷史和宗教意義,具有十分突出的普遍價值。1996年,鹽礦停產(chǎn),鹽層已被幾乎挖盡?,F(xiàn)在這里已成為旅游勝地。 敬請關(guān)注下集《大氣的瓦維爾城堡(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