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廣武長城分為舊廣武長城與新廣武長城。</p><p class="ql-block"> 舊廣武長城位于山西省山陰縣張家莊鄉(xiāng)舊廣武村,西起新廣武村,南至白草口村,東連雁門關,西瞰寧武舊城,南通五臺勝境,北達云岡石窟。</p><p class="ql-block"> 舊廣武古城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一座遼城,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舊廣武長城西城墻上的一棵有故事的老榆樹,已有600多年的樹齡,見證著歲月變遷。</p><p class="ql-block"> 榆樹扎根于城墻內層夯土,由城墻瞭望口探出,枝葉向蒼穹,默默訴說著古長城往昔烽火、往來足跡,是歷史與自然交融的生動注腳,靜靜傳遞著歲月沉淀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城墻周長1652米,總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城墻總高8.3米,下寬5米,頂寬3.4米,外表全部磚砌,石條作基,共施馬面16座,設東、南、西三門,不置北門。?舊廣武長城雄踞關口,南接長城,對峙敵樓,相望烽火臺,進可攻退可守,是中國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發(fā)生戰(zhàn)爭的重要據(jù)點,是雁門關外的前哨據(jù)點,與雁門關共同構成北部防線,素有“北門鎖鑰”之稱。</p> <p class="ql-block"> 新廣武長城位于舊廣武長城的南面。新廣武長城所在的位置十分重要,是保衛(wèi)中原的第二道防線。明清兩代均在此設重兵駐守,并兼協(xié)防雁門關外之北樓口、平型關、水峪口、白草口等18個險要隘口。</p> <p class="ql-block"> 新廣武長城的月亮門:又名穿心樓,為明代萬歷三十三年所修,經(jīng)過四百多年的歲月侵蝕最終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是山西最美長城地標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新廣武長城是明代為防御蒙古族侵擾而建的軍事城堡,也是山西省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與長城、敵樓、烽火臺等構成堅固完整的戰(zhàn)事防衛(wèi)體系。</p> <p class="ql-block"> 廣武長城是古代漢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交流融合的見證,留存大量軍事文物與傳說,2007年,《廣武傳說》入選山西非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2025年5月29日,拍攝于山西朔州山陰縣境內廣武長城。</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