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布魯塞爾的念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作者:張榮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shù)貢r間下午6點半,我們旅游團抵達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首先來到世界 文化遺產(chǎn)——布魯塞爾廣場,它被譽 為“歐洲最美的廣場”。我置身其中, 仰望街上中世紀哥特式與佛蘭德式的 古老建筑,感受著歷史與建筑之美, 沉浸在街心時光里。盡管十幾天旅途 疲憊,但眼前的古建筑風光,讓我對 這次浪漫的歐洲之旅熱情不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思緒沉浸在時光的印記中:自公 元16世紀起,這座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發(fā)展逐 漸繁榮的城市,先后被西班牙、奧地 利、法國和荷蘭侵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30年8月25日,觀看法國歌劇《波蒂 契的啞女》的觀眾受劇情激勵,涌出 劇場,與場外被迫參加慶祝威廉一世 生辰的市民一起,爆發(fā)了反抗荷蘭統(tǒng)治的起義。同年11月,比利時宣告獨 立,并將首都定在布魯塞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在市中心的“大廣場”拍照?!按?廣場”面積不大,中央立有“幸福女 神”塑像,四周矗立著許多中世紀哥 特式和佛蘭德式古老建筑,其中市政 廳最為壯觀。“國王之家”“布拉班特 伯爵之家”等也各有特色,但最受關 注的是“天鵝之家”。它因門楣上的天 鵝雕塑得名。當年,馬克思、恩格斯曾 在此居住,并在這只“天鵝”陪伴下起 草《共產(chǎn)黨宣言》。1848年2月《共產(chǎn) 黨宣言》發(fā)表,標志著國際共產(chǎn)主義 運動史上第一部綱領性文獻誕生。我 佇立在天鵝廣場,凝望“天鵝”,“全 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在我耳畔回響,我不禁小聲清唱起 《 國 際 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時此刻,時光仿佛很短暫,我的思緒卻飄得很遠,越過歷史時空,跨越 國界。我想起1871年的巴黎公社,那 是無產(chǎn)階級政權的首次實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起馬克思18歲時寫給燕妮的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溫柔的風送來了燕妮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像給我捎來了幸福的訊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將永遠歌頌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讓人們知曉,愛情的化身正是這個名字——燕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馬觀花游覽后,我們來到“大廣 場”旁的“圣赫伯特拱廊”街。街口鐵 柵欄里的石臺上,立著一尊比真人稍 小的銅像。銅像中的小孩頭發(fā)微卷, 鼻尖上翹,叉著腰,正無所顧忌地撒 著“尿”(自來水),這就是著名的“布 魯塞爾第一公民——于廉”的雕像。 大家紛紛在鐵柵欄邊與小于廉合影留 念,還有幾個游客想伸手接“尿”洗 手,卻都沒能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關于這位小男孩的感人故事,不僅在比利時,在全世界都廣為傳頌,連我 的小孫子都會講給奶奶聽。故事發(fā)生 在公元15世紀初,當時布拉邦公國由 約翰四世公爵和僧侶、貴族、市民組成 的三級會議代表共同管理。然而,荒 淫殘暴的約翰四世公爵被國民驅(qū)逐出 境后,勾結(jié)外國軍隊侵入了布魯塞 爾,于是一場正義的保衛(wèi)戰(zhàn)打響了。 市民們紛紛拿起武器,與侵略者展開 了艱苦卓絕的街巷戰(zhàn)。經(jīng)過十多天的 浴血奮戰(zhàn),布魯塞爾人民終于趕走了 侵略軍,并活捉了暴君約翰四世。全 市人民在“大廣場”歡慶勝利的當晚, 一個穿著破爛、愛湊熱鬧的7歲窮男孩 于廉,在找地方小便時,發(fā)現(xiàn)廣場邊 角有奇怪的火光。他走近一看,原來 是一條正在燃燒的導火索,直通市政 大廳中心地下室。他曾聽人說過,地 下室里貯藏著全城使用的火藥。顯然,這是暗藏的敵人企圖炸毀市政廳 和“大廣場”,炸死歡慶的市民。在這 千鈞一發(fā)之際,小于廉急中生智,用 一泡尿澆滅了導火索,拯救了布魯塞 爾。為了表彰于廉的功績,圣 · 波爾 伯爵請雕塑大師捷羅姆 · 杜克思諾雕 刻了這尊“小于廉撒尿救城”的銅像, 以作永久紀念,并授予于廉“布魯塞 爾第一公民”的榮譽稱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導游介紹,許多國內(nèi)外游客會給小 于廉贈送本民族最漂亮的童裝。布魯 塞爾政府為此專門開設了一間“小孩 撒尿服裝收藏館”,收藏了500多套世 界各民族的特色童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口周圍的商店都有售賣“小于廉撒 尿”的小工藝品。返程時,我買了圓筒 裝的4尊用巧克力做的小于廉雕像,花 了9.5歐元。我打算回國送給小孫子留 念,他肯定會喜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返程時,我們坐上大巴車前往荷蘭阿 姆斯特丹?;赝剪斎麪枏V場,我想 起雨果曾在此居住。此次歐洲七國之 旅,我們途徑荷蘭、德國、奧地利、意 大利、瑞士、法國和比利時。車窗外, 五顏六色的城堡、別墅、木屋農(nóng)莊、牧 場、牛羊一一掠過,這場穿越時空的 風景盛宴,讓我見證了自然與人文交 織的奇跡。5月26日,旅行社安排我們 住在法國貝桑松小鎮(zhèn),這里是法國作 家維克多 · 雨果的故鄉(xiāng),他的父親勃 魯都斯 · 雨果曾是拿破侖麾下的一位 將軍。1831年,維克多 · 雨果的長篇 小說《巴黎圣母院》問世。我仿佛在與 時空對話,這位世界大文豪、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筆下的故事,描寫了善良 的吉普賽少女艾絲美拉達在中世紀封 建專制下遭受的摧殘和迫害,反映了 專制社會的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以及司法制度的殘酷,突出了反封建的 主題。小說形象生動,娓娓道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為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 《鄉(xiāng)情未老》等四部散文集。</span></p> 歐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