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2024年9月14日—10月3日西藏墨脫、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駕游。(中)

一顆樹

<p class="ql-block">行程如下</p><p class="ql-block">9月20日西藏波密縣—墨脫縣</p><p class="ql-block">9月21日墨脫縣—林芝地區(qū)工布江達縣松多村</p><p class="ql-block">9月22日林芝地區(qū)工布江達縣—山南地區(qū)措美縣</p><p class="ql-block">9月23日山南地區(qū)措美縣—山南地區(qū)錯那縣</p><p class="ql-block">9月24日山南地區(qū)措那縣—林芝市。</p><p class="ql-block">9月25日林芝市—昌都市八宿縣</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7點半的波密縣城還被云霧籠罩著,我們己經(jīng)出發(fā)在去往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縣城的路上了。</p> <p class="ql-block">直行過牌坊進入扎墨公路。</p> <p class="ql-block">在我國西藏,有一條集美和最險于一體的公路,它就是被稱作世界上最難修的扎墨公路。為了修通這條公路,我國進行了5次大規(guī)模修建,50多年來,兩百多名筑路人長眠于此。2013年扎墨公路終于打通。連上了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地方﹣﹣墨脫。墨脫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地處板塊結(jié)合縫前緣,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過渡到200米,山體險峻河流湍急;頻發(fā)地震,塌方,雪崩,泥石流等等如此的環(huán)境幾乎將墨脫置于孤島。 連接外界的扎墨公路未打通之前,墨脫居民主要靠徒步和騾馬來往,出行受到了環(huán)境的影響,扎墨公路在建設(shè)難度上遠遠超過了川藏公路。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度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質(zhì)災(zāi)害最多,地質(zhì)條件最復(fù)雜。這六個最無不說明了建筑路的艱辛。</p> <p class="ql-block">行駛在扎墨公路上不久,就遇堵車,堵車2小時后經(jīng)大家的努力終于開通。</p> <p class="ql-block">堵車時,望著對面的山間的云霧繚繞如進入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隧道。嘎隆拉山,平均海拔4800米,是駕車進入墨脫的必經(jīng)高山。其地勢陡峭,地形復(fù)雜,山頂常年積雪平均厚5米至6米,每年6-9月積雪溶化后,行人方能通過。其余時間道路積雪,路徑不辨、深淺難測,不能通行,完全封山。時至今日,墨脫仍被外界稱作"高原孤島"。嘎隆拉山處在喜馬拉雅山脈的迎風坡,受印度洋暖氣候的影響,氣候多變,令人生畏,加上地質(zhì)構(gòu)造復(fù)雜,活動劇烈頻繁,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fā)生雪崩、滑坡、泥石流,被當?shù)厝朔Q為神山。山頂常年被冰雪覆蓋,山上孕育著數(shù)條冰川,冰川融水最終匯入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山頂上有冰雪融化形成的冰湖,也有高山草甸,山上野花艷麗奪目,具備典型的現(xiàn)代冰川地貌。嘎隆拉隧道就是扎墨公路24K處 。嘎隆拉隧道是墨脫公路上唯一的隧道,在嘎隆拉山口下面,東方入口的海拔在3700多米(嘎隆拉山口帶是4100多米上下),進口和出口有著200多米的落差,全長3310米的隧道,汽車4分鐘左右可以穿越,是為了解決墨脫公路或扎墨公路此遇到的長達8個月左右的大雪封山問題,隧道使季節(jié)性誦車變?yōu)榛旧先晖ㄜ?,使墨脫原?41公里的路,縮短到現(xiàn)在的117公里。有些遺憾的是,嘎隆拉山頂部的天池是扎墨公路上最亮麗的景觀,隧道修通后,車輛走捷徑,不必翻山卻也看不到美麗的風景了。</p> <p class="ql-block">過了嘎隆拉隧道一路Z字形彎道下坡就到了52K游客服務(wù)中心,這里海拔3200米,進墨脫有限制規(guī)定雙號進入,單號返回,今天是進墨脫的日子,車子不多。前行進入罕有的原始森林區(qū),然后一路下山,海拔開始驟降,沿途風景變幻,讓你如入夢境。墨脫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在扎墨公路兩旁已發(fā)現(xiàn)的瀑布就多達400多處,僅在嘎隆拉雪山就有62處瀑布。</p> <p class="ql-block">穿越隧道后,體驗從青藏高原到熱帶雨林的極致落差。</p> <p class="ql-block">過邊防檢查站,進墨脫縣必須要有邊防證(邊防證可以在自己的所在地派出所辦好)。</p> <p class="ql-block">離 墨脫 最近的瀑布﹣﹣加隆瀑布,位于扎墨公路99k處,海拔500米,作為整個扎墨公路沿線幾個大型瀑布之一,加隆瀑布離墨脫最近。瀑布在密林中蜿蜒穿梭,沿著峭壁傾瀉而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遠遠望去像是懸空的彩練,珠花迸發(fā),猶如巨龍吐沫,在綠茵懷抱中,在山腳激起千波萬浪。</p> <p class="ql-block">在休息點看到一片熱帶雨林的景色,瀑布、河流和熱帶水果。給人帶來一種錯覺了我們不在西藏而是在熱帶的某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過達國大橋。</p> <p class="ql-block">一個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展現(xiàn)在你面前,最深處6000米,外國的峽谷在它面前只能甘拜下風。林多位于扎墨公路113k處,海拔2700米,這里有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觀景點,可以看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雅魯藏布江:藏布是江河,漢語稱雅魯藏布江,有時簡稱雅江。北方漫長的岡底斯山和南方漫長的喜馬拉雅山之間的夾峙中咆哮而出形成了這條大河。在流經(jīng)林芝地區(qū)米林縣派區(qū)以后,受地質(zhì)構(gòu)造線的控制被迫改變方向,向東北流到東經(jīng)95度左右與帕隆藏布匯合,然后又以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為軸急轉(zhuǎn)作了一個近乎180度角度的急轉(zhuǎn)彎,像一把巨斧將阻擋的東喜馬拉雅山脈劈開一道大口后直奔平坦廣闊的印度平原,在林芝地區(qū)墨脫縣境內(nèi)形成了世界上極為罕見的"馬蹄形"大拐彎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 大峽谷懷抱南迦巴瓦峰地區(qū)的高山峻嶺,冰封雪凍,它劈開青藏高原與 印度 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內(nèi)部源源不斷輸送水汽,使青藏高原東南部由此成為一片綠色世界。由于 雅魯藏布江 大峽谷環(huán)境惡劣、災(zāi)害頻頻,構(gòu)成人們很難跨越的屏障和鴻溝,其落后與閉塞,使 墨脫 成了高原上的"孤島"、遠離現(xiàn)代社會的"世外 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這里是林多大拐彎處與 雅魯藏布江 匯合,林多大拐彎觀景臺可以近距離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處,但不能看到全景。山上云霧繚繞,山下水流湍急。</p> <p class="ql-block">林多大拐彎處已經(jīng)滿眼都是熱帶植物了,有大量的芭蕉密林,有正在盛開的紅木棉。野生菠蘿蜜、檸檬、香蕉、橘子等在 墨脫 不少地方都有。</p> <p class="ql-block">過西莫河大橋。</p> <p class="ql-block">到了下午14:40左右,終于來到了蓮花圣地﹣﹣墨脫牌坊處。墨脫,是全中國最晚通公路的縣城,有墨脫秘境之稱。海拔1091米,現(xiàn)在的氣溫12℃,感覺厚厚的外套穿著熱了。</p> <p class="ql-block">墨脫一詞在藏語中意為"花朵",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墨脫 縣總?cè)丝诓坏?萬人。墨脫縣居民主要以門巴族和珞巴族為主。門巴族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門隅和上珞渝的墨脫及與之毗連的東北邊緣。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門巴語,但是沒有文字,大都通曉藏語。門巴族人主要信仰本教(西藏的原始宗教)和喇嘛教。珞巴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渝地區(qū),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最為集中。在這里門珞(門巴族和珞巴族)居民還過著燒山開荒地的生活。在門巴人的心里:墨脫 的地形是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臥的圣體,而聳立在雅魯藏布大拐彎的那座白云繚繞、難以一睹風采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這位女神俊俏的容顏;東部一帶密布的森林和地勢平緩的沃土,是她柔軟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藍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總之,墨脫 的山山水水,都是這位女神軀體的組成部份。墨脫 常年云霧繚繞,俗語中有"山頂在云間"的說法,所以雅江云霧也成為了墨脫的一大特色景觀,第一次來到 墨脫 的人,往往會被周邊山頂上如哈達般環(huán)繞墨脫的云霧所吸引,驚訝于自然的神奇與墨脫的圣地景象。而在無雨的清晨或雨后的傍晚,云霧會更加濃郁,遮天蔽日,猶如傳說中的仙境一般,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如圖所示,墨脫縣對于我國來說是非常具有戰(zhàn)略價值的一個縣,對于我們收復(fù)藏南地區(qū)(現(xiàn)被印度占領(lǐng))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城風貌。安排好住宿后,去縣城溜達一圈。墨脫縣真的只是個小縣城,位于 雅江 畔的一塊遠高于江面突出的平地上,背大山,面大江,就兩三條主街。墨脫縣還保留了大部分的本地居民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門巴族人住宿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城就在山上,白云繚繞的蓮花之鄉(xiāng)。墨脫 常年云霧繚繞,俗語中有"山頂在云間"的說法,所以雅江云霧也成為了墨脫的一大特色景觀,第一次來到 墨脫 的人,往往會被周邊山頂上如哈達般環(huán)繞墨脫的云霧所吸引,驚訝于自然的神奇與墨脫的圣地景象。而在無雨的清晨或雨后的傍晚,云霧會更加濃郁,遮天蔽日,猶如傳說中的仙境一般,讓人流連忘返。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前流經(jīng)我國境內(nèi)的最后一個縣,也是西藏東南部最為偏遠的一個縣。</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早上8點出發(fā),從原路返回波密縣城。</p> <p class="ql-block">再見了墨脫縣,有機會下次再來……</p> <p class="ql-block">熱帶雨林的氣候就是多變。過原始森林時恰逢下雨。</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達波密縣城,吃過午飯后繼續(xù)我們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走318國道,途徑魯朗小鎮(zhèn)。2014年第一次走318國道時路過魯朗,后進藏幾次經(jīng)過,魯朗現(xiàn)在的變化太大了,以前是幾個自然村,現(xiàn)在發(fā)展成為一個旅游小鎮(zhèn)了。</p> <p class="ql-block">魯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林芝地區(qū)八一鎮(zhèn)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里,平均寬約1公里。兩側(cè)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崐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崐具林區(qū)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nóng)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錯落有秩,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11個小時的路程,晚7點到達今晚的住宿地—318國道邊上屬于工布江達縣松多村一村的楊門客棧。</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7點半高原的早晨才剛剛醒來。我們己經(jīng)出發(fā)了前往今晚的住宿地—山南地區(qū)措美縣城。</p> <p class="ql-block">翻越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p> <p class="ql-block">按導(dǎo)航的指示在318國道上由此轉(zhuǎn)鄉(xiāng)道往增期鄉(xiāng)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片金燦燦的草原,好漂亮。我們來到了貢德林草原。貢德林草原是西藏山南市桑日縣增期鄉(xiāng)的高山牧場,總面積達50多萬畝,海拔約4300米,以酥油產(chǎn)地和牧場景觀聞名,曾是歷史上達官顯貴的“御用草原”,現(xiàn)為西藏旅游南環(huán)線和東環(huán)線的重要景點?。</p> <p class="ql-block">貢德林草原位于西藏山南市桑日縣增期鄉(xiāng),距離318國道約40公里,海拔4300米,屬典型的高寒牧場。草原總面積50多萬畝,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是雅魯藏布江流域的重要生態(tài)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酥油產(chǎn)地?:貢德林草原以生產(chǎn)高品質(zhì)酥油著稱,歷史上其酥油專供達賴喇嘛及貴族使用,被譽為“御用草原”</p> <p class="ql-block">草原呈現(xiàn)“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經(jīng)典畫面,氈帳炊煙、馬駒嬉戲、牦牛悠然,構(gòu)成牧區(qū)生活的典型場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508省道上途徑山南地區(qū)桑日縣城。</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不錯,停車打卡。山南地區(qū)曲松縣。</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覺的己經(jīng)到下午1點半了,趕緊在途徑村莊的馬路邊上找家藏式茶館吃飯,我們在藏區(qū)旅行經(jīng)常在藏式茶館里找吃的。今天的午飯是青椒肉絲蓋飯,味道不錯哦。</p> <p class="ql-block">高原風光讓你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拔5102米的布達拉埡口。一直在高海拔地區(qū)行駛,5千多米的海拔其實不算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由202省道轉(zhuǎn)入560國道后行駛了一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這次旅行的目的地之一—拿日雍措。</p> <p class="ql-block">拿(讀音na那)日雍措(那日雍錯)藏語意為“湖的前面”,它位于西藏山南市境內(nèi)的錯那縣,是西藏自治區(qū)南端的邊境縣之一。錯那縣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相對高差達7000多米。因此,在這里既可以看到白雪皚皚的高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有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綠意融融的田園牧場、還有蜿蜒盤山而下的河流。有“情歌活佛”之稱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出生在這里,也為這個地方帶來一抹憂傷的浪漫。在這里,世世代代和諧居住了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等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民族文化在這里熠熠閃光。距澤當180公里,距縣城36公里,在曲卓木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拿日雍錯海拔4900米,西臨海拔6505米的空布崗雪山,湖水清澈見底,雪山、藍天、白云都映入其中。由于湖水碧藍,時常讓人分不清是藍天映照了湖水,還是湖水映照了藍天。</p> <p class="ql-block">拿日雍措。進入冬季的拿日雍措湖面結(jié)冰厚達十幾公分,人可以經(jīng)過湖面到達湖中央一小島上去玩耍,小島上還有一處較深的洞子,可以容納三到四個人在里面休息,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在來年的四五月,湖面的冰逐就會漸漸融化。寧靜又冰冷的拿日雍錯像個女神,靜靜駐守在錯那,守護著這里世世代代生活著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拿日雍措和空布崗雪山。拿日雍措被兩邊的山框成了一個三角形,又像是半圓形。離湖邊越來越近,湖水的顏色也不斷地變化著,一會呈現(xiàn)墨綠色,一會呈現(xiàn)湖藍色……湖那邊的山尖上還頂著白雪做的帽子,陽光透過云層照射下來,“白帽子”便閃著耀眼的光。在拿日雍措的西邊,有一條盤山公路可以通往曲卓木鄉(xiāng)的千年古沙棘林,可以在那座不知名的高山的半山腰回望拿日雍措。</p> <p class="ql-block">羊群在湖邊悠閑的吃著草,一派和諧的自然景色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阿里圣湖瑪旁雍錯擁有了該有的一切榮譽,拉薩圣湖納木錯也受萬人敬仰,游人絡(luò)繹不絕,羊卓雍錯也以其燕姿獨領(lǐng)風騷??墒?,在我看來,拿日雍錯正如含苞待放的驚艷之花,正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的姑娘,靜靜的躺在具有傳奇色彩的錯那縣等著我們?nèi)ハ崎_她美麗的面紗。來到這里,你也許會驚嘆,如此美麗,我來晚了!此時全西藏的六個雍措(瑪旁雍措、羊卓雍措、當惹雍措、普莫雍措、拿日雍措和沖巴雍措)我們?nèi)康竭^了。完成目標,開心??????</p> <p class="ql-block">游玩了拿日雍措后翻越海拔5061米熱瑪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大批的野驢在高原草旬上嬉戲玩樂。</p> <p class="ql-block">在219國道上巧遇彩虹??。高原的氣候變化很大,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12個半小時的路程,到了今晚的住宿地—山南地區(qū)措美縣城。晚上一人一碗牛肉面加一個蔬菜落胃,休息。</p> <p class="ql-block">9月23日。早上8點半從措美縣城出發(fā)前往今天的旅行目的地—卡久寺。</p> <p class="ql-block">我們左拐往洛扎縣方向繼續(xù)走219國道。</p> <p class="ql-block">出縣城后行駛了1個半小時后進入山區(qū)。</p> <p class="ql-block">在219國道上,翻越海拔4431、7米的雄拉埡口,上、下山的道路不亞于新疆的盤龍古道。</p> <p class="ql-block">很多自駕者從措美去洛扎縣的路上都會看到一座在連綿的大山中潔白挺拔的雪山,卻叫不出它的名字,這就是恰拉脫崗雪山,它位于山南措美縣西南乃西鄉(xiāng)恰雜村境內(nèi),最高峰海拔6785米。乃西鄉(xiāng)素有“麥雄”的別稱,意為“藏藥材豐富”。恰拉脫崗又被人們稱為“打拉日雪山”。</p> <p class="ql-block">欣賞恰拉脫崗有兩個絕佳位置,一個是由措美去洛扎的G219公路海拔4431、7米處的雄拉山口,這里會爬很長一段“之”字拐盤山公路,在山口回望這段盤山路,比著名的“怒江72拐”還要壯觀。站在雄拉山口,只要天氣晴好,可以清晰看到對面恰拉脫崗雪山全貌??上覀兘裉炜床坏狡淙蓊?,它被云霧繚繞著。</p> <p class="ql-block">海拔4431、7米的雄拉山口處打卡留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中午11點在219國道上從措美縣進入洛扎縣。</p> <p class="ql-block">在此左拐進入鄉(xiāng)道,前往卡久寺。</p> <p class="ql-block">進山門隨著山路緩慢盤山而上。</p> <p class="ql-block">洛扎卡久寺全稱“吉祥隱修院”,公元1570年所建,位于山南市洛扎縣拉康鎮(zhèn)背后名為“佳普晉”的云霧繚繞的山巔上,距縣城75公里,海拔4019米。</p> <p class="ql-block">卡久寺是公元七世紀蓮花生大師閉關(guān)7年之久的有名的修行之地,也是后來朗開寧布等眾多高僧圣人傳承教法的神奇朝佛之地,共有一百多座修行洞。1586年,遍智白瑪噶布創(chuàng)建了拉章,由此得名為卡久格旦堆瓊林。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創(chuàng)建了該寺的主殿部分,該寺有蓮花生大師、朗開寧布等的修行地、腳印、掘藏法器等重要文物十余件。同時,該寺也是藏歷猴年舉行扎日巡禮必經(jīng)之地。</p> <p class="ql-block">打卡留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卡久寺,是蓮花生大師五大隱修圣地之一,主供佛為朗開寧布,隸屬寧瑪派,是歷代努氏朗開寧布活佛學(xué)習(xí)佛教經(jīng)典、研修藏傳佛教密宗教義、潛心修行的祖寺??ň盟掠?007年被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卡久寺四周群山郁郁蔥蔥,原始森林植被豐富,遠看卡久寺如同空中樓閣。置身于卡久寺,四周忽而云霧升騰、云海涌波,忽而又云開霧散晴空方里,漫步其間就如同神仙漫步云海,時而享受著天降甘霖,時而又沐浴著明媚陽光,彩云、彩虹也經(jīng)常相伴隨行。卡久寺寺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巖石像勝樂金剛騰飛天空,從巖石的縫隙中流下清泉,因此得名“卡久寺”。“卡“在藏語中是指巖石或城堡,這里指巖石。“久”在藏語中是指水。另一種說法是:如白色水晶堆積的雪山,向四方流下如牛奶般的八股甘泉,直流下到“卡”欽天母之山,因此得名卡久。</p> <p class="ql-block">相傳蓮花生大師為普度眾生,讓佛法與世長存,在卡久修行法洞周圍埋藏了許多珍貴佛教經(jīng)典遺教及稀世珍寶,還親自修建并加持佛塔。</p> <p class="ql-block">寺門口遇到一群來拜佛的藏族女同胞。</p> <p class="ql-block">翻過前面的高山就是不丹國家,不丹和卡久寺直線距離只有1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此地是卡久寺拍?棕尾虹雉(九色鳥)?的地方。棕尾虹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尼泊爾國鳥,羽毛呈現(xiàn)金屬光澤的彩虹色,雄鳥尤為艷麗。??常于卡久寺平臺覓食,僧人定期投喂青稞等食物,使其成為穩(wěn)定觀賞點。??卡久寺海拔約4000米,僧侶不殺生的傳統(tǒng)與食物投喂行為,為動物提供了安全棲息環(huán)境。云霧氣候與原始森林植被進一步吸引了高原特有物種。??(拍鳥要聯(lián)系寺里的僧人)</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中到了下午1點半,趕緊找吃的,中午飯在寺廟的飯店里解決,一瓶酥油茶加二個青椒肉絲蓋飯。</p> <p class="ql-block">吃好飯按原路返回。走219國道翻越海拔3861米的杰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右拐往隆子縣方向。</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行駛在219國道上,右拐往措那縣方向。</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4934米的樸進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前行往曲桌木溫泉方向。此處海拔4352米。</p> <p class="ql-block">在鄉(xiāng)道左轉(zhuǎn)進入溫泉專用路。</p> <p class="ql-block">下午7點到了曲桌木溫泉處,入住酒店。吃飯、泡溫泉解除一下旅途的疲倦。?曲卓木溫泉是位于西藏山南市錯那縣曲卓木鄉(xiāng)的一處天然溫泉,海拔4400米,以其獨特的鈣華地貌和富含礦物質(zhì)的泉水聞名,具有多種療養(yǎng)功效,并已發(fā)展為集康養(yǎng)、旅游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溫泉度假地。?曲卓木溫泉藏語意為“溫暖的水”,地處海拔4400多米的河谷中,四面環(huán)山,泉水終年不斷,霧氣彌漫形成夢幻般的鈣華地貌。其高海拔與原始自然環(huán)境為游客提供了獨特的沉浸式體驗。??</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高原早上的7點天還沒有亮,我們己經(jīng)在路上了。</p> <p class="ql-block">高原氣候變化很大,行駛在路上下起了大雪。瞬間大地變成白茫茫。</p> <p class="ql-block">翻越高山來到了哲古草原,金燦燦的草地和遠處的雪山,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沿著560國道瓊錯線途徑海拔4539米的哲古湖。哲古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措美縣境內(nèi)的哲古村,距山南市澤當鎮(zhèn)78公里,離瓊結(jié)縣50公里,整個湖面大約有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20米,湖水清澈,湖內(nèi)生長著各種魚類,湖面上鳥類聚集,湖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廣闊大草原和連綿起伏的雪山。景區(qū)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正前方可以觀賞洛扎縣境內(nèi)連綿起伏的雪山,猶如巨龍起舞,與夕陽相映,十分壯觀,而背后就是雄偉壯觀的雅拉香布雪山。海拔4100米左右,是苯教的圣湖之地。</p> <p class="ql-block">哲古藏語意為“彎月”,因湖的形狀像一把彎刀而命名。該湖曾與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雅拉香布雪山,成為西藏古代南方朝圣之地?!斑@里是藏獒原生地、野驢競技場,也是‘東方女兒國’的重要組成之一。”哲古湖牧人節(jié)籌備組負責人達瓦說,哲古湖有著與納木錯、巴松錯不一樣的迷人風光,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哲古草原,總面積達322畝,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這里隨處可見成群結(jié)隊的藏野驢、黃羊和巖羊追逐嬉戲。夏末秋初,哲古湖畔游人可與這些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在藍天白云下,仿佛一幅彩色的圖畫。</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3個半小時的車程沿著560國道澤魚線我們來到了山南地區(qū)瓊結(jié)縣。瓊結(jié)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北坡,全縣地形三面環(huán)山。文物古跡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1961年,藏王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藏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墓葬等級最高、保存相對完整的墓葬群。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只見田野里村民們忙著收獲金燦燦的青稞。</p> <p class="ql-block">中午11點我們來到了山南市乃東區(qū)昌珠寺。</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位于山南雅礱河?xùn)|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區(qū)約二公里,屬格魯派寺院。建于松贊干布時期,據(jù)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寺中懸掛有一口銅鐘。</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系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重要建筑有大門、“乃定學(xué)”、措欽大殿名“乃定當”,大殿主像是蓮花生。措欽大殿東西長45米,南北寬29米,里邊有天井天棚,經(jīng)堂有柱64根,主要佛殿三間,形式與拉薩大昭寺差不多。殿內(nèi)有12座佛堂。</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最初的規(guī)模很小,只有六門六柱和祖拉康,以后該寺在原有建筑上曾經(jīng)三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和擴建(一)寺史記載:“乃東貢瑪司徒菩堤幢曾對該寺大加修建”。其時代因而不會早于公元1351年。這次修建后增添了較多佛堂,可以說大體奠定了以后昌珠寺的格局。(二)五世達賴時期曾對該寺作過較多修繕和增建,加蓋了大殿金頂、錯欽大殿門的門樓,除其底部留有少量原來建筑外,余皆五世達賴時期改建和增建。該寺前庭院南側(cè)的桑阿頗章也系其時的建筑。(三)“七世達賴格桑嘉措亦曾修繕此寺”。這次修繕和擴建后的昌珠寺,規(guī)模比以前擴大了百倍,面積達4667平方米(長81米、寬57.6米),擁有21個拉康和漫長的轉(zhuǎn)經(jīng)回廊,屋頂飾以富麗堂皇、熠熠生輝的金頂,更顯得非同凡響。</p> <p class="ql-block">昌珠寺的建筑群體是西藏地區(qū)建筑歷史上的光輝成就之一,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寶貴結(jié)晶,也是西藏文化、宗教發(fā)展演進的物質(zhì)見證。1961年3月4日,中國國務(wù)院正式公布,將昌珠寺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昌珠寺后,在寺廟對面的藏式茶館里吃了午飯,老規(guī)矩一壺酥油茶加青椒肉絲蓋飯,完美。</p> <p class="ql-block">山南市乃東區(qū)街景。街道的繁華不比內(nèi)地差。</p> <p class="ql-block">途徑山南市桑日縣。</p> <p class="ql-block">貢德林草原海拔4409米。</p> <p class="ql-block">汽車行駛在貢德林草原上,望著遠處的白云朵朵飄在蔚藍的天空上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6點半到了今晚的住宿地—林芝市。</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13個小時的路程一路辛苦了,要好好的犒勞犒勞自己。</p> <p class="ql-block">9月25日。早上8點從林芝市出發(fā)前往今天的住宿地—昌都市八宿縣。從今天開始我們是往回走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行駛在318國道上翻越了海拔4720米的色季垃山埡口后前住魯朗林海。</p> <p class="ql-block">魯朗林海還是那么的漂亮,我們沒有停留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過通麥大橋。?通麥特大橋是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縣通麥鎮(zhèn)的川藏公路咽喉工程,跨越易貢藏布江的單塔單跨鋼桁架懸索橋,橋長256米,主塔高59.5米,2015年通車后取代了原有危險路段,成為318國道新地標。?橫跨易貢藏布江(部分資料誤記為帕隆藏布江,是川藏公路南線318國道通麥天險路段的“咽喉工程”,連接了曾被稱作“死亡路段”的波密至排龍鄉(xiāng)險要地帶。</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12點半又來到了波密縣城,準備在此吃午飯。</p> <p class="ql-block">找了家吃羊肉米線的,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短暫休息后繼續(xù)走上318國道。</p> <p class="ql-block">人們常言說的好“林芝賽江南”真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風景伴我行。</p> <p class="ql-block">路過公安檢查站。</p> <p class="ql-block">此處往左走是318國道、往右走就是近兩年的網(wǎng)紅公路丙察察。本來計劃要走丙察察,因在修路堵車堵的太厲害所以放棄了,留點遺憾,下次再走……。</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9小時的路程,傍晚的5點半到達到了今晚的住宿地—八宿縣城。吃飯、休息。(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