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昆明】別名春城,花??都。地處云南高原,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約3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qū)……</p><p class="ql-block">圖為聶耳墓,整個墓呈琴形,主體為琴盤,墓穴為琴頸,墓周的7個花臺象征7個音階24級臺階代表著聶耳享年24歲,他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至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chuàng)造了“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漢元封二年),漢武帝征發(fā)巴蜀地區(qū)士卒,滇王被迫歸降。西漢王朝將滇池地區(qū)納入中原版圖。公元765年,詔國筑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國時稱鄯闡城。公元1276年,昆明稱中慶城,首次成為省會。1928年成立昆明市政府。1949年12月9日昆明市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西山風景區(qū)是昆明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更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游客前去游玩。</p> <p class="ql-block">西山距昆明市區(qū)約15公里,東瀕滇池,西迤長坡,占地約889公頃。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等山峰組成,峰巒連綿40多公里,最高峰羅漢山海拔2507米,高出滇池水面約620米。</p> <p class="ql-block">通往碧雞山的大理石牌坊,牌坊頂上和兩旁雕刻著雙龍戲珠的立體圖案,頂下雕的是卯榫結構的梁,再下面是一幅【碧雞煙雨】的橫匾。</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纜車前往西山龍門,【龍門】位于昆明西山滇池西岸的山脈主峰上,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的一段狹長懸崖峭壁上,總長66.5米,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也是元代道教遺址。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踞昆明西山眾多名勝之首,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p> <p class="ql-block">進入【龍門飛峙】的大門,即是西山龍門的入口。沿著狹窄而又光滑的石板小路,向龍門石窟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龍門是楊汝蘭、楊際泰父子組織70多戶石工,花了22年才完成的,是整個龍門石窟之精粹所在。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枋,上書【龍門】二字,并刻有“元寶”,據(jù)說能保佑人發(fā)財發(fā)達,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p> <p class="ql-block">入門有一石欄轉護的小月臺,站在月臺眺望,人見上迎天風,下臨絕壁。</p> <p class="ql-block">五百里滇池煙波浩渺,云蒸霞蔚。</p><p class="ql-block">遠處青山如黛,白雲(yún)悠悠,綠樹白房平整沃野如詩如畫,令人飄飄欲仙。</p> <p class="ql-block">西山龍門開鑿於明嘉靖初年(1522年),止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由鳳凰巖、慈雲(yún)洞、達天閣、雲(yún)華洞以及連接石窟的棧洞通道組成,計有圓雕、浮雕道教神仙22尊,吉禽瑞獸28只以及神案、寶瓶、香爐、旗桿、燭臺等,其造型生動,構思縝密,雕工精湛,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p> <p class="ql-block">在石壁、石柱上有碑刻楹聯(lián)76塊,其不乏袁嘉谷、趙藩、陳榮昌等名士大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西山龍門作為云南道教石窟的典型代表,其布局構思、造像的形態(tài)和組合搭配,體現(xiàn)了云南和昆明地區(qū)儒、釋、道文化與民間少數(shù)民族信仰相融合的特點,具有鮮明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浩然亭】是一座建在絕壁上的休息與觀景的場所,其亭飛檐翹角。浩然亭的楹聯(lián):放目有心追日月;開懷隨意攬乾坤。</p><p class="ql-block">在亭中憑欄遠眺,往右看是一派茫茫水面的滇池一直延伸到朦朧的薄霧中,不見邊際。往左看一條人工堤壩橫切斷水面,滇池分為內(nèi)海和外海,內(nèi)海的邊緣可見城市的樓群,外海則是漫無邊際的茫茫水面。</p> <p class="ql-block">【天臺】位于回峰臺南面30米,這里處于羅漢峰的懸崖峭壁上。站在天臺上俯瞰美景,可將滇池和昆明城的美景盡收眼底;五百里滇池浩浩蕩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昆明城市風貌也一覽無余,山水與城市交相輝映,景色壯觀。</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以精美的石刻藝術聞名,天臺周邊的石壁、石柱上刻有許多碑刻楹聯(lián),記載了石窟開鑿的歷史和歷代詠景抒情題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昆明西山景區(qū),又稱【碧雞山】,元代為“滇南八景”之首;其是一個峰巒起伏、林木蒼翠、白鳥爭鳴、景色秀麗的森林公園。</p> <p class="ql-block">茂密的森林植被,常年郁郁蔥蔥,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等古剎、殿宇、樓閣掩映于茂林修竹深處。</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組構建在西山 主峰羅漢山懸崖峭壁上的建筑群,有九層十一閣。龍門石雕工程,包括石道、古室、古欄、古窟、古佛等。登上龍門,憑欄下視,為百丈之懸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羅漢崖是西山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太華山南麓的陡峭崖壁,因山崖形似羅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羅漢寺殿前擺放著石刻雙龍戲珠的石鼓和香爐,堂前紅色柱子上一幅對聯(lián);浮光耀金靜影沉壁,層密從翠飛閣流丹。橫批:飛閣流丹。</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歷史的印記,登上險峻的山路,你將穿越歷史,這里的石窟是清代吳來清一錘一鑿開辟而成的奇跡,而且在此地你能遠眺滇池的全貌,感受到安寧之心敬神的崇敬之行。</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是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即有道教的神像,也有佛教的元素(如慈雲(yún)洞觀音)和儒家的題刻(如“孝牛泉”傳說)。</p> <p class="ql-block">云南石林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位于昆明西南88公里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nèi),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遠遠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故名【石林】。</p><p class="ql-block">進景區(qū)大門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石林湖,站在石林湖橋上湖光山色,水上石林,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過了橋頭對面是花壇簇擁著“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石林雕刻,一邊賞景一邊順著大道往右走前往大石林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大石林景區(qū)位于整個石林景區(qū)的中部,面積約3平方公里。大石林景區(qū)展示了經(jīng)典的喀斯特石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下了臺階就到了“石林勝景,就可以近距離觀看“石屏風”,還有原云南省主席龍雲(yún)手書【石林】二字的招牌石刻。 大石林景區(qū)歷史悠久,景區(qū)內(nèi)迂回曲折的石階、游路、始建于明朝末年。步行其間,如入迷宮,舉目四望,皆是美景。石林深處還留有古老的巖畫和摩崖石刻,反映了當?shù)匾妥迦伺c石林的歷史淵源。</p><p class="ql-block">石屏風左側的亭子為【望峰亭】。</p> <p class="ql-block">石林被譽為“天下奇觀”。景區(qū)內(nèi)石林高大密集,雄偉壯觀,有些石柱狀物擬人,栩栩如生。這里不僅有著名的“石林勝景”,“劍峰池”、“望峰亭”,還有梳翅的“鳳凰”,靜臥的“神龜”,佇立的“大象”。石峰石柱與花草樹木、暗河深潭相組合,展示了獨特的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不登【獅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獅子亭,全身醉石林。</p><p class="ql-block">獅子亭海拔1750米,是遠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此時不去就錯過了。遙望“獅子亭”拾階而上,登上獅子亭一眼望去,整個大石林美景一覽無遺。</p> <p class="ql-block">小石林景區(qū)位于大石林的東北側,面積約1平方公里。小石林景區(qū)以“秀”著稱、這里的石峰石柱分布于樹木和草地之間,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石峰之間,佇立著永恒的“阿詩瑪”。</p> <p class="ql-block">【石林喀斯特】是一種林狀喀斯特景觀,石林喀斯特是在地殼運動、構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蝕作用配合下,碳酸鹽巖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各種石柱組合體。</p><p class="ql-block">石林喀斯特發(fā)育演化過程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復雜的古地理變遷、被玄武巖覆蓋烘烤、湖盆沉積物埋藏,地殼抬升等共同影響。</p> <p class="ql-block">小石林與大石林緊密相連而又自成格局,這里地勢平坦,風景秀麗。在小石林景區(qū)有兩個圓形碧池,一個是幽池,柳樹叢中有一組石峰稱“幽池戀人”。</p> <p class="ql-block">另一池稱“玉鳥池”,池旁有一座石峰,當?shù)厝嗣裼H切地稱之為“阿詩瑪”。</p><p class="ql-block">《阿詩瑪》為彝族長篇敘事詩,在撒尼人當中廣泛流傳,詩中歌頌了聰明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青年阿黑相親相愛,與頭人頑強斗爭,最后阿詩瑪被洪水沖走淹死,化身為石永駐山上的凄美愛情故事。石林是阿詩瑪?shù)墓枢l(xiāng),阿詩瑪被拍成歌舞電影于1964年上映,1982年獲西班牙????第一屆國際音樂節(jié)最佳舞蹈片獎。將民間傳說、文學藝術與石林地質地貌相結合,極大地增強了石林的傳播效果,提高了石林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蓑衣山--文筆山石林位于石林公園南部,【文筆山】是公園內(nèi)最高的山峰,海拔2200米,山上林木茂密。這里石林或分布于嶺脊,或掩映于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態(tài)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園內(nèi)唯一由泥盆紀灰?guī)r形成的石林,由于層理發(fā)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層性極好。另外由于主要受北、西方向的節(jié)理分割,這里還多發(fā)育脊狀石芽、溶溝和石墻。</p> <p class="ql-block">【蓮花池】因岸邊的石峰如盛開的蓮花??而得名,它與大小石林分界處相鄰,湖水清澈,倒映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山石,形成“山石如鐵,亂峰插雲(yún)”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蓮花池】為人工開挖的湖泊,湖水通過人工渠道引入,池畔設有曲橋及涼亭,夏季可觀賞千畝荷花盛開。湖水與周圍石林、綠草、溪流構成和諧畫卷,池畔的“日月廣場”常有彝族歌舞表演,增添了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石林中有一個抬頭一線天,低頭一泓水的神奇湖水,那就是【劍峰池】。位于蓮花峰下,是石林最低的地方,池的四周群峰高聳,密如刀叢,石峰在雨水自上而下流淌侵蝕下,狀如一把把高聳的利劍,劍峰池水若隱若現(xiàn),蜿蜒于石縫之間。抬頭藍天一線,白雲(yún)朵朵;俯瞰池水,天光雲(yún)影,石峰倒映,美麗至極。</p> <p class="ql-block">在遠古的年代,撒尼族民間傳說中的英雄阿魯突飛到了飄著黃金雲(yún)彩的山頭,將詩書、算書和藥書撒給了人們,人們獲得了智慧和眼睛,就能識別善良與丑惡,因此,惡魔阿古剎就懷恨在心,要來報復。傳說在堡子大山溝背后通往石林的山路中,有一塊形態(tài)丑惡的大巖石就是惡魔阿古剎變成的。</p> <p class="ql-block">到石林游覽,看的是自然景觀,感受地質變遷的滄桑,在石林行走,想到這是三億年前的海底,當時只是海洋生物活動的空間,令人感慨。其次看的是奇石、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tài),奇絕夢幻,人物、動物、植物等無數(shù)象生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位于昆明市區(qū)的螺峰山下,五華山西麓,云南大學正門對面,原名菜海子。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后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翠湖水光瀲滟,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是昆明城內(nèi)的一顆綠寶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稱。</p><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東門)一座高大巍峨的牌樓聳立在景區(qū)門前,木質,為四柱三門樣式,其雕梁畫棟,裝飾有祥云、花鳥等精美圖案,斗拱出檐,檐上裝飾有瑞獸。氣勢磅礴,華麗壯觀。</p> <p class="ql-block">【翠湖春曉】為昆華八景之一,五華山西麓之翠湖山色空濛,水光瀲滟,《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佛樓臺》,冬春之際海鷗翔集,蔚之壯觀,又譽為《翠湖海鷗》。</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是座開放性公園,面積21公頃其中水面15公頃。兩道長長柳堤呈十字交匯於園心,把全湖分而為四。南北向的橫堤叫阮堤,是清道光年間云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筑。東西向的縱堤叫唐堤,是民國年間唐繼堯修建。兩堤交接處,是湖心小島,以湖心亭為主軸,構成中心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翠湖中水鳥嬉戲,抬頭就是湛藍的天空,偶爾有幾朵閑雲(yún)飄過,人們在岸邊看水鳥曬太陽,心情格外悠閑。</p> <p class="ql-block">【水月軒】位于翠湖湖心島東面,東連金魚島,西接蓮花禪院,是翠湖中心游覽區(qū)。</p><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云南曲溪富家子弟蔣楦買下了這塊湖島寶地,豎亭建樓,種荷植柳,壘筑假山,開辦水月軒照相館,兼營唱機唱片。1906年又建一家營業(yè)性電影場煤石燈光源,單機手搖放映,男女分座,據(jù)說放映的第一場電影就是日俄戰(zhàn)爭紀錄片。1913年,電影場因老板卷入偽造銀幣案被封,但“水月軒”沿稱至今。</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內(nèi)的建筑許多都為清康熙年間所建,古樸典雅,和湖光山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昆明翠湖公園網(wǎng)紅打卡地,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網(wǎng)紅打卡點的二樓景色不錯,種植了鮮花與藍花楹,圍欄上掛滿了祝福語掛件,可居高臨下俯瞰“水月軒”全貌,并與蓮花禪院相鄰。</p> <p class="ql-block">看到《蓮花禪院》四個字忍不住走了進去,這里原來是吳三桂蓋給陳圓圓的府邸,后改成蓮花禪院,《蓮花禪院》四個字是林則徐提的。 </p><p class="ql-block">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故事是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陳圓圓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歌妓,色藝雙絕。吳三桂是明朝末年的軍事將領,鎮(zhèn)守山海關。 李自成率領農(nóng)民軍攻入北京后,吳三桂的家人被李自成的軍隊扣押,包括愛妾陳圓圓,這讓吳三桂大怒,在權衡利弊后,吳三桂選擇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lián)合對抗李自成。這一決定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也讓吳三桂成為了備受爭議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的歷史傳說主要圍繞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展開;公園內(nèi)“龍泉”景點因民間傳說得名,相傳此處曾是龍王的居所,水系與滇池相連,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公園內(nèi)留存大量文人墨客題寫的詩句,以及蓮花禪院、觀魚樓等歷史建筑,進一步豐富其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碧漪亭】亭臺廊榭,臨水而立,遠處波光粼粼,令人身心如洗。</p> <p class="ql-block">翠湖的碧漪亭建于清康熙年間,精致小巧的亭子立于岸邊。飛檐翹角,紅色柱子綠色琉璃瓦頂,很有皇家園林的風范。</p> <p class="ql-block">翠湖湖水碧波蕩漾,眼前豁然開朗,藍天白云和樹影都倒映在湖水中,所謂“如畫風光”莫過于此。</p> <p class="ql-block">【觀魚樓】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云貴總督阮元倡捐修茸,是集廊、榭、亭、曲橋組合而成的古典園林建筑群,具有濃郁的江南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觀魚樓】原為蓮花禪院的“放生池”,歷經(jīng)多次維修、重建,至今南北角仍保留有云南省主席龍云所建的兩座三層八角琉璃亭。</p> <p class="ql-block">現(xiàn)觀魚樓建筑群由觀魚樓、碧漪亭、濠上觀魚、金馬碧雞亭、四方亭、以及重檐六角亭、扇亭、四角亭、六角亭組成,其間由長廊連接貫通。整個建筑群內(nèi)琉璃碧瓦、雕梁畫棟,水中錦鯉無數(shù),每有游客投食,群魚爭搶,妙趣橫生。</p> <p class="ql-block">【觀魚樓】前池塘中的睡蓮漂浮,假山立于池中,曲橋連接各個樓臺水榭,好似美麗江南水鄉(xiāng)的園林。</p> <p class="ql-block">翠湖仿佛是昆明的眼睛,年深日久,這昆明之眼雖染上了滄桑卻依然清澈,它默默地陪伴著這座城,陪伴著來來往往的人,也默默地裝著一代又一代更迭的歷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位于昆明市中心,多年前曾是清代云貴總督署、黔國公沐氏府?。恍梁ジ锩笞兂墒×?yōu)級師范學校云端中學;為紀念云南王龍云功績,1944年動工興建,命名為《志公堂》;1946年落成時確定名為“抗戰(zhàn)勝利堂”。</p><p class="ql-block">圖為勝利酒杯樓。</p> <p class="ql-block">勝利堂前矗立的兩棟對立的弧形建筑《勝利堂酒杯樓》。</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勝利后,畢業(yè)於清華大學的著名建筑設計師李華設計勝利堂時,獨具匠心地沿雲(yún)瑞東、西兩路的地形走勢設計了兩幢酷似酒杯式的建筑,寓意“雙杯慶勝利”。紀念碑莊嚴肅穆,酒杯樓環(huán)繞守護,這是后人對革命先烈最深的崇敬與最真的懷念。</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后,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就立于不遠處,紀念堂於1944年動工興建,1946年落成。紀念堂的建筑形式除觀眾廳為弧形山墻外,采用傳統(tǒng)的歇山頂筒板瓦屋頂,清式斗拱,彩畫架枋,白石勾欄,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勝利堂周圍布局也作了改造,鳥瞰整體呈一高腳酒杯形狀,氣勢壯觀而恢宏,勝利堂兩側的弧形道路云瑞東路和云瑞西路即為杯壁,北邊的云瑞北路為杯口。勝利堂的整體建筑藝術可謂昆明近代建筑藝術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南屏街是昆明歷史上的老街區(qū),也是昆明市古老的商業(yè)街。街上餐館、商店、超市、品牌連鎖店林立,吃、住、游、購、娛樂樣樣都有,是昆明繁華的街道之一,也是游客在昆明必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南屏街的入口處有一個大牌坊,是這里的標志性景點之一,很多游客都在這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當然在這逛街購物、品嘗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慢慢逛,細細品味昆明魅力。</p> <p class="ql-block">【金馬碧雞坊】是昆明市中心金碧路和東寺街交匯處的兩座著名牌坊,分別是金馬坊和碧雞坊,這兩座牌坊是昆明的象征,其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間,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金馬坊東臨金馬山,碧雞坊西靠碧雞山,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此外,金馬碧雞還指傳說中的兩個神仙,形狀像馬的金塊和形狀像雞的碧玉在昆明市金馬山和碧雞山。相傳是漢代祭金馬碧雞的地方,因此這兩座山也以金馬碧雞命名。</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們從酒店出發(fā),乘地鐵4號線,前往【斗南花市】去體驗花的海洋。在金桂街下車B口出來,迎面就是一束碩大的“豐花月季”,真是淺唱輕吟月季舞,如火熱情似叢簇。</p> <p class="ql-block">云南昆明擁有全世界最適宜鮮花種植的地理條件,位于滇池之畔的斗南花市歷經(jīng)40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花卉市場,每天從這里運岀的鮮花流向了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裝點著千家萬戶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與斗南花市緊鄰的《海趣花都海洋世界》圍繞“海洋”.+“鮮花”兩大核心主題,與國內(nèi)前沿科技公司深度合作開發(fā)VR虛擬世界與海洋世界實景相結合的互動主題。</p><p class="ql-block">其大門是以昆明市花山茶花與海浪相結合為主題造型,運用了3D打印技術,以新型高密度陶瓷為基底,整個造型高約15.6米,長約55米,徑深約5.5米。藍紫的漸變配色,搭配流暢的藝術造型,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排好隊去暢游和體驗高科技的海洋世界。</p> <p class="ql-block">送花的藝術在每一種文化中都受到鼓勵。幾個世紀以來,送鮮花一直是人們送禮的首選。</p> <p class="ql-block">花束的擺放形式,顏色和花的類型都能傳達多種信息。無論是愛,喜悅,喜愛,欣賞,同情,浪漫還是道歉,送花都是最優(yōu)雅的表達方式。</p> <p class="ql-block">鮮花純真,熱烈卻短暫。但在斗南花市,人類熱愛的這份無用浪漫,卻支撐起了近千億的龐大生意。</p> <p class="ql-block">大量的鮮花在這里匯聚交易,也讓斗南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全國的花價走勢,是絕對的花市晴雨表。</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在斗南,你三塊錢不一定可以買到白菜,但是你三塊錢可以買到一束花。</p> <p class="ql-block">1塊錢一枝的玫瑰??和10塊錢一捧的向日葵??---“鮮花白菜價”在斗南不再是一種形容手法。</p> <p class="ql-block">甚至在斗南會有很多年輕人相約在晚上一起“撿花??”,半個小時過去,滿滿一后備箱的鮮花,自由熱血。</p> <p class="ql-block">麝香百合---忽覺芬芳漫,怪問何處來。</p> <p class="ql-block">月季,紫薇花期長,生長繁茂可以祝福友人財源廣進,生意興隆。</p> <p class="ql-block">延藥睡蓮;溪頭風迅怯單衣,兩槳凌波去似飛。折得蘋花雙葉子,綠鬢撩亂帶香歸---采蓮。</p> <p class="ql-block">玫瑰??,百合是美好而又浪漫的愛情和對愛情最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萬壽菊,松柏寓意健康長壽和高潔美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帝王花;萬里長城功蓋世,九州春色竟折腰。碧云含笑歌一統(tǒng),鐵樹生花舜堯。---秦始皇</p> <p class="ql-block">水仙,蘭花代表著思念和團圓,純潔和熱烈,在探病時送是個不錯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康乃馨的花語;除了對母親的愛和思念之外,還有濃郁的親情和相思,送父母是很好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香石竹;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紛敷淺淺紅。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能度東風。---石竹花二首</p> <p class="ql-block">菊花和三色堇顏色素雅高尚,代表著別離和心中的愛,也表達出自己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木蘭和薔薇都是靈魂高尚和美德的代表,這些都符合老師的氣質,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聰明的手藝人利用色澤艷麗的干花裝飾卡通人物,瞧;小哪吒懷抱鮮花上臺等待領獎,多神氣!</p> <p class="ql-block">古代美少女身穿古裝,面如桃花,頭戴花翎,被制作在立體相框內(nèi),美麗絕倫。</p> <p class="ql-block">聰明無極限,用相框展現(xiàn)鮮花的魅力;在立體的相框中,擺放著精致的花瓶,花瓶里插滿了各式鮮花,五彩斑斕,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花藝師們在整理鮮花,互相切磋技藝,為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而作準備。</p> <p class="ql-block">花藝師在整理、搭配、修枝、捆扎各類鮮花,以迎接花木愛好者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斗南花市是花的海洋,也是人間浪漫的天堂。在這里,一朵花的儀式感永遠不會過時。以前花是禮物,現(xiàn)在花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斗南花市的二樓主要經(jīng)營各種多肉植物、其次是咖啡、香料、普洱茶等,這是一間竹編店;里面有竹簍、竹筐、竹籠、竹帽、竹包等各類竹制品,環(huán)保又實用。 </p> <p class="ql-block">1984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種子交換,從阿爾及利亞獲得約10粒藍花楹種子,在昆明植物園播種育苗,春城與藍花楹從相識到相融的故事由此開始。</p> <p class="ql-block">經(jīng)多年的精心呵護生長,藍花楹開花結果,植物園將采獲的種子,贈給當?shù)貓@林部與苗圃并繁殖。</p><p class="ql-block">如今教場中路長約1.4公里街道,共有500余棵藍花楹樹,形成了“一街一景”的特色景觀大道。</p> <p class="ql-block">教場中路的藍花楹;這里才是永遠的“神”一條藍花楹大道就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打著“飛的”飛過來打卡,好看但人是真多。</p> <p class="ql-block">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藍花楹盛開的季節(jié),這是獨屬“春城”的浪漫紫!抬頭便是如煙似霧的藍紫色花云;微風拂過,紫色花瓣如雨飄落,路面瞬間鋪就紫色地毯。</p> <p class="ql-block">觀賞這場藍紫色雲(yún)霧當屬教場中路,帶你闖入二次元畫廊,長約1.4公里的大道上,551棵藍花楹恣意盛放,形成壯觀的“藍紫色隧道”。</p><p class="ql-block">這里已成為昆明最具代表性的賞藍花楹之地。</p> <p class="ql-block">春城一場藍紫色的夢境正在上演,趕緊抓住時機。</p><p class="ql-block">昆明藍花楹打卡地;五華區(qū):1教場中路,2盤龍江。呈貢區(qū):1湖澤街,2致遠路,3洛龍公園。盤龍區(qū):1聯(lián)盟路,2北京路。西山區(qū):1前衛(wèi)西路,2鐵皮巷。官渡區(qū):1季官路,2春霖園小游園,3春城路。</p> <p class="ql-block">藍花楹的花語;寧靜,深遠,憂郁,在絕望中等待愛情。</p><p class="ql-block">藍花楹開花時,滿樹紫藍色花朵密集,呈鐘形或漏斗形,給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感覺,其淡淡的藍色也象征著憂郁的情感。同時,它的花期較晚,在春末夏初時,當大多數(shù)花卉已凋零時才綻放,仿佛是在絕望中等待愛情的到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