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的統(tǒng)一廣場上的秦始皇雕塑是咸陽市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筑,它體現(xiàn)了咸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div>高約14米的秦始皇石雕像,矗立在廣場的中心位置,周圍有寬闊的廣場空間,使得雕塑更加引人注目,他左手握劍,目視前方,威嚴而雄偉,體現(xiàn)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氣魄。</div> 統(tǒng)一廣場的布局以秦始皇雕塑為中心,周圍有寬闊的廣場空間,鋪設了平整的花崗巖地面,中間有一條寬闊的主通道,直通雕塑基座。這座雕塑是對秦朝輝煌歷史的紀念,它讓咸陽人和游客都能感受到秦朝的強大和秦始皇的偉大。 <div><div>朋友與他的夫人已經(jīng)在咸陽這座古老的城市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他們曾經(jīng)有很好的機會直接調(diào)回北京,但是他們已經(jīng)對這座城市有了很深的感情,安居樂業(yè)于此。我在咸陽走了一圈,理解了他們的選擇,宜居的城市,熱愛的職業(yè),美滿的家庭,平和的心態(tài),哪里不是幸福的港灣!</div></div> 咸陽湖位于咸陽市主城區(qū)的渭河段,湖的形成源于渭河綜合整治工程。通過修建橡膠壩等水利設施,咸陽湖形成了寬闊的水域,成為咸陽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br> 咸陽湖是咸陽市的一張亮麗名片,有了這片水域,城市靈動起來,它不僅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還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咸陽湖上的廊橋名為古渡廊橋,是咸陽市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古渡廊橋整體采用秦漢時期的建筑風格,融合了亭、廊、牌坊等傳統(tǒng)元素,展現(xiàn)出古樸莊重的氣質(zhì)。橋身以朱紅色為主色調(diào),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建筑相得益彰。古渡廊橋北起渭陽東路,南至渭河南岸,橫跨咸陽湖和渭河,全長748米,寬14米,是全國首座秦風格雙層人行景觀橋。 古渡廊橋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行人通道,橋頭設有數(shù)座秦代名人的銅像,展現(xiàn)了秦代的歷史人物風采,進一步融入了咸陽的歷史文化元素。二層設有休閑觀景平臺,建有三座閣樓,主要展示書畫作品,圖書借閱,也是書畫教育和音樂教育及樂器演奏、文藝演出的場所。 大唐芙蓉園已經(jīng)多次來過,因距離朋友們住處都不遠,借寶地一聚豈不正好。 從七十年代初期就相識相交的一生的好朋友,當年我們是從陜西各地農(nóng)村招工進廠的知青,分配在不同的車間崗位,幾年后根據(jù)各自的發(fā)展有了不同的前程,但是友誼始終持續(xù)。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到了晚年彼此都格外看重這份珍貴的友誼,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相聚。 一朝為友,一生不變。當學徒工時,我倆同吃一盒飯,床鋪始終挨在一起,她比我年長兩歲,生活中多是她幫助我,她在西安的家就像是我的家,她的父母對我格外疼愛,她的兄弟姐妹我都熟悉,混得就像自己姐妹。后來她調(diào)到了一個軍工大廠,堅持自學到了本科畢業(yè),成為廠里的主要科室領導,破格晉升了高級職稱,我為她的毅力加努力驕傲! 用過晚餐出來,不夜城亮了起來。 要分手了,合影! 聽說寒窯地鐵站最美,我倆還去打了卡。 1971年12月,招工到工廠,一個西安知青,二個渭南知青,一個蒲城知青,一個北京知青,在山東淄博開始了學徒工的集體生活。 隴海線從我們這里通過,交通實在是便利。 197?年, 1989年7月第一次回西安,與好朋友在她們公司辦公樓的樓頂上拍攝,這外景地選的實在是高。 1999年11月,好朋友來京開會。 2000年3月,好朋友來京公差。 2009年4月第二次回西安,川渝人家一聚。 2018年4月第四次回西安,興慶公園一聚。<div>當年的工廠車間,機器轟鳴聲中,我們并肩作戰(zhàn),那是一段充滿汗水與拼搏的青春歲月。時光匆匆,幾十年過去,你們依然是我心底最溫暖的存在。</div> <div>2025年3月第五次回西安。</div>這次來西安逗留時間不長,沒有叨擾更多的朋友,只和這幾個老友聚了一次,吃了一頓飯。朋友們精神都不錯,聊起天來就如同沒有分別過。每一次相聚,熟悉的笑容、親切的話語瞬間就能勾起心底最柔軟的回憶,仿佛時光從未走遠,我們依舊是那個車間里一起為夢想拼搏的伙伴。感恩命運讓我們在那段青蔥歲月里相遇,愿未來的日子這份珍貴的情誼,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溫暖與力量。 這幾年我們每次來西安,外甥都要請我們在東大街的西安飯莊搓一頓,這次說興慶公園里有了一家,連逛公園帶吃飯,門口與外甥孫寶寶合影一個。 1989年來西安我抱著外甥來這里逛公園。 晚飯盡興,打道回府。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