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魅力.伏牛山.之重渡溝</p><p class="ql-block">—跋山涉水走遍華夏大地系列之.自然山水篇.豫西</p><p class="ql-block">引子:有這樣一個地方:“東靠中原,北臨黃河,南接蜀漢”,她的名字叫“豫西”。豫西包括千年帝都.洛陽,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圣地.三門峽。</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是我退休后的第一年 ,年初幾個曾經(jīng)一起工作生活,三十多年的退休老同志,一起敘舊聊天,皆有趁著還可以走動,重新再走遍河南省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四月份開啟的跋山涉水.走遍華夏大地系列,重走河南篇,第一站選擇了豫南.大別山信陽六縣。按照計劃五月下旬,出行豫南.桐柏山,因故南陽東部唐河、鄧州和桐柏幾縣持續(xù)高溫。改為出行豫西.伏牛山。</p> <p class="ql-block">單位工作性質(zhì)緣故,大家皆有走遍河南縣市的經(jīng)歷,不過彼走遍乃是工作關(guān)系,所謂走遍系走馬觀花。退休后,重新再走一遍,此走遍決定細(xì)品河南。為此,我們成立了一個叫做:“留住青春之光”的小組。</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8日上午8:30,跋山涉水走遍華夏大地系列之豫西.伏牛山正式開啟。按照約定,我依次接到“留住青春之光”,小組成員曉燕姐和宏岑兄,他們兩個系五零后。</p> <p class="ql-block">于9:40許從柳林上了連霍高速行程134公里,11:50許抵達(dá)洛陽東花壇,品當(dāng)?shù)孛浴斑B湯肉片”。餐后,我?guī)ьI(lǐng)兩個五零后驅(qū)車,到洛陽隋唐遺址公園逛了一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我第三次進(jìn)入“隋唐遺址公園”,每每到此想到最多的是,司馬光的《過故洛陽城》留下的:“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句千古名言。</p> <p class="ql-block">自隋煬帝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營建東都洛陽,到唐高宗時期定為東都,至武周時期被“武則天”定為神都,以至于五代末到北宋,洛陽作為帝都最后延續(xù)的500年,見證了洛陽的歷史地位。由此,也給洛陽留下了豐富的地理歷史考古遺產(chǎn),這些遺產(chǎn)都留下了我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13:50許離開隋唐遺址公園,向下一個目的地欒川—重渡溝進(jìn)發(fā)。欒川系洛陽西南部的一個縣,經(jīng)過近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欒川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豫西一顆旅游明珠。</p> <p class="ql-block">民間甚至于有這樣的說法:省級旅游看四川,縣級旅游看欒川。地處豫西腹地的欒川,共有15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皆有知名旅游地點。潭頭鎮(zhèn)的“重渡溝”便是佐證。</p> <p class="ql-block">我最早一次造訪重渡溝,應(yīng)該是上個世紀(jì)九十年代初,那個時候新中國的旅游市場剛剛起步 。進(jìn)入重渡溝境內(nèi)記憶最深的是,“要致富、修公路,致富不忘交通部”這句標(biāo)語。</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重渡溝村,乃是沿溝和山勢而建,典型的豫西山居;院落大都是住房起脊磚瓦結(jié)構(gòu),配土磚相間的廂房;曲曲折折的溝兩旁布滿了生機(jī)勃勃的竹子;記得當(dāng)年住的是,磚瓦房改造的旅店,每個床位收費5塊來錢……。</p> <p class="ql-block">132公里的路程,差不多走了兩個小時。15:50許抵達(dá)重渡溝游客中心,我剛停下車,這時候走過來了一個村嫂,問是不是需要住宿。我們先了解了一下情況,而后程姐去辦理了進(jìn)入景區(qū)的手續(xù)(三人皆六十歲以上,僅僅購買了每人5塊錢的保險費)。</p> <p class="ql-block">按照村嫂給我的地址 ,導(dǎo)航前往,結(jié)果一看到目的地竟然有6.7公里。一進(jìn)入景區(qū),我就被震撼到了,以往的青磚舊瓦房不見了。隨之,溝兩旁三、五層的樓房林立,高低錯落有致。特別是,名字起得皆很“雅致”,譬如說:至上.云汐、晚渡、春遇知己等。</p> <p class="ql-block">我們?nèi)胱〉牡胤浇小鞍賹毶角f”,到達(dá)目的地后,我發(fā)現(xiàn)山莊里獨坐一青年,正在玩手機(jī)。我喊聲到,“嗨,年輕人”,請問一下你姓葉嗎?,青年回答到,“是!”,就證明我們找對了地方。</p> <p class="ql-block">百寶山莊系四合院式庭院,屬三層樓房,青年給我們安排在二樓。到房間一看,滿大的空間,干凈整潔,符合要求,我們就住了下來。把行李放好后,我們一行三人,開始在溫馨的院落里喝茶。</p> <p class="ql-block">茶具,乃是隨我出行多年的旅行茶具;茶,系張兄幾天前,從杭州帶回來的極品西湖龍井。俗話說“好馬配好鞍”,上等西龍井茶,配上優(yōu)質(zhì)的重渡溝山泉水,堪稱絕配。</p> <p class="ql-block">茶過九品,人至微醺,張兄和程姐到房間里面小憩,我座在茶幾旁構(gòu)思旅行札記。徬晚時分,我們一行三人帶著摩卡,踱向百寶山莊左前,數(shù)百步開外的水簾仙宮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天色漸晚的緣故,我們一行三人行至“五彩蓮池”便回撤。因故中午在洛陽東花壇,品的連湯肉片套餐量大。蓮湯肉片、燴羊雜湯和燴三鮮等, 三大碗我們都沒有吃完而打包。</p> <p class="ql-block">晚餐,我們點得很簡單,老板把我們中午的剩菜,配了點青菜燴一大盆;而后,又要了一份“黃瓜拌變蛋”,一份“清炒盧筍”,再加上宏岑兄創(chuàng)意的“小磨油拌雞蛋”,以及“醋拌龍井余茶”;三人不知不覺就下了一瓶“品鑒”……。</p> <p class="ql-block">餐后,21:18許我們在山莊附近,溜達(dá)了一會。一是消酒食;一是欣賞久違的重渡溝看看夜景。我重點是觀察“霓虹燈”下,那些充滿詩情畫意,的民居和民宿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由此,我判斷出重渡溝,和我去過的許多景點一樣,經(jīng)營者已經(jīng)悄然換代了。第一代山里的農(nóng)家樂的業(yè)主們,已經(jīng)華麗轉(zhuǎn)身為“民居和民宿”的第二代了;22:00許回房間休息,不知何時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清晨6時許,“嘰嘰喳喳”鳥語聲,鬧醒了我。隨之,伸了伸懶腰,又“賴了一會床兒”,便下床簡梳洗;6:58摩卡俺倆走出山莊溜達(dá),晨曦中摩卡有點興奮,我便撒開他,讓他信馬由韁。7:05我看到一片竹林,便走了進(jìn)去。時隔一個月,在蘭亭看過“茂林修竹”后,再次邂逅竹海,愜意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在竹林里,我拍了一組視頻,隨即就發(fā)布在美篇里,接下來就是點贊如潮。行至竹林中間,摩卡遇到了同類,二者也似久違的“朋友”,相互問候……。</p> <p class="ql-block">7:30回到山莊吃早餐,隨后,我們分頭行動,摩卡跟著兩個五零后,我獨自走向“滴翠河”景區(qū)。說實在話,重渡溝我曾經(jīng)來過好幾次,唯獨沒有走到過“滴翠河”。興許是近年來,新開發(fā)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滴翠河景區(qū)是這樣介紹的:滴翠河位于重渡溝西北部,全長約5.8公里。景點天女植竹、湖光翠影、竹林長廊、碧劍刺天、幽竹尋溪、農(nóng)舍掩竹、竹海蟬聲、震天雷瀑布、玉如意瀑布、飲鹿泉等。</p> <p class="ql-block">8:34我拾級而上,行至五彩池最下段,看到流動的瀑水旁,突現(xiàn)霧氣,走近一看,乃系人工制造。不過,人工之霧,在現(xiàn)代科技的引導(dǎo)下,配合大自然的造化,可謂巧奪天工。</p> <p class="ql-block">頭天徬晚,我曾經(jīng)看到有年輕人,或者是脫掉鞋,或者是穿著雨靴,踏著水瀑往上登。受到啟發(fā),我也索性把鞋脫了,放到背包里面背上。</p><p class="ql-block">一踏上瀑水,“冰心徹骨”的感覺就立馬遍布全身,我適應(yīng)了幾分鐘,而后背上旅行包,開始往上攀登。受到我的感染,漸漸地也有人跟進(jìn)……。</p> <p class="ql-block">行至半道,有對年輕情侶在拍照,我“知趣”地讓了一會。隨后,年輕女孩兒,在我前面走,我成了跟隨者。期間,但凡遇到平臺,我皆會停留片刻,回頭望望身后的山間景色……。</p> <p class="ql-block">8:40許抵達(dá)臺階盡頭,此時此刻,一幅“水簾洞天瀑”便呈現(xiàn)在眼前。先我到頂?shù)呐汉退哪信笥?,圍繞著瀑布拍個不停。等他們拍過癮會,邀請其中的一位,給我在瀑布下留下,此情此景的第一張倩影。后來,看介紹,此處叫“簾底映紅”……。</p> <p class="ql-block">十分鐘后,我按照指示牌,向下一個目的地—“鹿回頭瀑布”進(jìn)發(fā)。從“簾底映紅”至“鹿回頭瀑布”,先登兩級臺階,隨后是相對平坦之路。</p> <p class="ql-block">到“飛云觀”附近時,一個道式穿戴者,看到我獨自一人到此,熱情地邀請我進(jìn)觀?!笆⑶殡y卻”的我,只好到里面小逛。且給“玉皇大帝”舉了三個躬,便撤了出來。</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觀察和判斷了一下,是從左邊的索道上山,或者是徒步行走。最終,還是“以檢驗體力”的登山,戰(zhàn)勝了座索道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此時,我打開咕咚運動,邁著尚且不太老態(tài)的步伐,開始盤山而上。行至海拔890處的一個平臺上,我突發(fā)奇想,何不在此 ,品讀一下王維的詩詞……。</p> <p class="ql-block">于是乎,我掏出來隨身帶的,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陳鐵民先生選注的《王維詩選》。讀的第一首是《洛陽女兒行》,并且邊讀邊錄視頻。接著是《輞川集》里的名篇:《華子崗》、《斤竹嶺》、《鹿柴》、《南垞》、《竹里館》和《山中》等……。</p> <p class="ql-block">在我登山至讀詩過程中,沒有遇到其他行人,直到我讀至聽到有人過來,我方停止讀書。主要是怕獻(xiàn)丑,給別人以“耳之污染”之嫌。</p> <p class="ql-block">你只有置身于山野中,才會體會到王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飛鳥去不窮,連山復(fù)秋色”;“暗人商山路,樵人不可知”;“隔浦望人家 遙遙不相識”;“林深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一到鹿回頭瀑布,首先看到的是群碟飛舞,隨后是,淅淅瀝瀝的瀑水聲;走近一看,瀑水小到幾乎是線一樣的細(xì)小;興許是近期雨水少的緣故。倒是周邊幽靜山谷的環(huán)境感染了我,隨手錄了一個“森林沐浴”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就是,陸續(xù)走到了“如意瀑布”和“震天雷瀑布”;因故,我十幾年的跋山涉水,遇到太多瀑布;之所以 逢瀑必看,乃是我有“聽瀑”之癖;我把瀑水之聲,當(dāng)做大自然賞賜的“天籟之音”……。</p> <p class="ql-block">看完“震天雷瀑布”,接下來就是,農(nóng)耕村景區(qū) ;我按照指示牌 ,在村里逛了十多分鐘,一看時間;已經(jīng)11:09,隨即判斷了徒步,回到山莊的時間約莫得半個小時;便沿著曲曲折折的山道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打開高德導(dǎo)航,一邊回撤,一邊回味剛剛走過的趣圖;回到百寶山莊的時間是11:36,兩個五零后,已經(jīng)沏好茶在等候我了……。</p> <p class="ql-block">午餐,我點了欒川“肉絲面”,“回鍋肉”和“黃瓜變蛋”,配上曉燕姐帶的醬牛肉和炒花生。接著,旅行的意猶未盡,我又喝了二兩;待兩個五零后回房間里休息,我邀請山莊的兩代主人,一起喝酒聊天……。</p> <p class="ql-block">興許是,天有點涼,5月29日的重渡溝里面的游客,也有點涼,從頭天來,我就有意觀察周邊民居和民宿的客流,皆不多……。</p> <p class="ql-block">先是我跟第一代民居主人聊天,他姓葉,叫葉獻(xiàn)斌。63年人,長我一歲。聊天, 先從我30多年前第一次到重渡溝的印象聊起。記得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因工作關(guān)系,到欒川開會,期間初臨,目睹了幾乎原生態(tài)的重渡溝和龍峪灣。那個時候,還沒有現(xiàn)在極其火爆的“老君山”。</p> <p class="ql-block">聊了我初探重渡溝的回憶,葉大哥的話匣子也打開了。先從自己開始,從他60多年來的人生經(jīng)歷和閱歷,以及他人生中的奮斗歷程。隨后,又談到他的家庭,從祖輩遷入重渡溝的創(chuàng)業(yè)史;最后,又簡單復(fù)盤了,他印象中的重渡溝里面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原來,解放前,重渡溝里面有“牛、靳、樊、楊”四個大戶人家,四家族皆有生存之道。葉兄的爺爺解放前,曾經(jīng)給牛家干活,也受到過牛家的恩慧。</p> <p class="ql-block">由此,重渡溝有了葉姓人的一席之地,至今,葉家更受惠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事實上,重渡溝能夠有今天,一個叫做“馬海明”的人關(guān)系甚大。這個一家子(我也姓馬,歷來有天下馬姓一家親之說),我很早就知道。有關(guān)馬海明和重渡溝之間的故事,用一下deepseek便可以詳細(xì)了解。</p> <p class="ql-block">接著是,我又邀請了二代莊主—網(wǎng)名叫.熙攘的零零后喝酒聊天。熙攘說,他有一個姐姐,已經(jīng)結(jié)婚外嫁,目前為止,他和父母一起經(jīng)營民居。我問他 ,喜不喜歡做民居,他說“喜歡”,我就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就我六十年的閱歷來說,“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成功的概率要比“被動做事”大得多。就像我一樣,喜歡旅行,旅行給我?guī)淼目鞓罚y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我和百寶山莊的兩任莊主,邊聊天邊喝酒,至酣處,老莊主又讓小莊主,拿出來他的珍藏酒。直至覺得“喝不動了”為至,最后 ,我從背包里,拿出來隨身攜帶的馮至先生 ,上世紀(jì)四十年代,在昆明抗大時的佳作《山水》,送給了熙攘,并且把我讀《山水》的心得也告訴了他……。</p> <p class="ql-block">這次山居對話,延續(xù)了我多年旅行的慣例,每每到一處山村,皆去了解一下當(dāng)?shù)氐摹帮L(fēng)土人情”。給我的跋山涉水走遍華夏大地,增加巨大的養(yǎng)分這樣的談話,在我的旅程中不下百次……。</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也就是5月30日晨,我五點鐘起床,五點半就帶上摩卡,走向重渡溝十八盤。由此帶來的奇遇,且聽下回分解。此正是:隋唐遺址回望唐,物是人非只等閑;重渡溝里有巨變,改革開放功千秋。</p><p class="ql-block">結(jié)束語:僅以馮至先生的名言;“我們走過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生命”,與志趣相投的朋友們共勉……。</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日晚22:45初稿于洛陽嵩縣天池山匯景苑酒店。</p> <p class="ql-block">附:《過故洛陽城》—司馬光</p><p class="ql-block">其一: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fēng)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p><p class="ql-block">其二: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裾舊帝京。若問估計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