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里的《渾源》古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渾源古城五代后唐時期遷筑于現(xiàn)址,距今有2300多年的置縣歷史。明清兩朝曾進行過五次大修,現(xiàn)存城廓總體格局為八角龜形,街道蜿蜒如蛇形,有“龜城蛇街”之稱。</p> 山西之旅 尋找中華五千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圓覺寺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 ),是保存完好的金代磚塔 ,山西大同地區(qū)唯一密檐塔。八角形,全仿木結(jié)構(gòu) 。塔座雕刻精美,舞樂人像、花鳥禽獸栩栩如生 。塔身9層,第一層四面有門,真假不一 。塔頂鐵質(zhì)鳳凰風(fēng)向標(biāo),是我國古代罕見侯風(fēng)儀實物 。</p><p class="ql-block">?</p> 渾源州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渾源州衙:位于渾源縣城永安西大街,始建于金代,現(xiàn)存建筑為明洪武七年州判張溥主持營造 。占地約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間 。歷經(jīng)各朝代修建擴建,至清乾隆時規(guī)制完備 。是我國北方現(xiàn)存古官署衙門中獨具特色的明清風(fēng)格州衙建筑 ,布局體現(xiàn)“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南”傳統(tǒng)禮制思想 ,2023年入列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p> 文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史淵源:始建于遼代,歷代均有增葺。元初擴建,元末毀于大火,后于明成化八年(1472 年)、弘治四年(1491 年)重修 。新中國成立后,成為教學(xué)單位駐地,先后為渾源中學(xué)、完小等學(xué)校。2008 年學(xué)校整體搬遷,2009 年起實施保護修繕工程 。2013 年 3 月 5 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圓覺寺夜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圓覺寺夜景 燈火闌珊處的禪意溫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暮色四合,白日里熙攘的人群漸漸散去,圓覺寺褪去喧囂,以另一種姿態(tài)悄然蘇醒。月光如紗,輕柔地覆在寺院的飛檐斗拱之上,一場獨屬于黑夜的故事,就此拉開帷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jié)u深,圓覺寺在月光與燈火的籠罩下,愈發(fā)顯得寧靜祥和。這里沒有都市的霓虹閃爍,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唯有清風(fēng)、明月、古寺與禪意。置身于此,仿佛時間都已靜止,心靈也在這靜謐的夜色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寧與凈化。</p> 古城歷史文化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探尋渾源古城歷史文化老街的歲月遺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岳恒山的腳下,有一座古老的城池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就是渾源古城。城中的歷史文化老街,承載著這座城市千余年的歷史,見證了朝代更迭、歲月變遷,是渾源深厚文化底蘊的生動注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渾源古城始建于五代后唐時期,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其獨特的“龜城蛇街”格局,在古代城市規(guī)劃中獨樹一幟。城墻呈八角形,象征龜形,街道蜿蜒曲折,如蛇行般穿梭其中,不僅蘊含著古人對玄武星象的尊崇,更體現(xiàn)出防御與生活功能兼具的精妙設(shè)計。古城最初僅設(shè)東西兩門,后增辟南門,北門因玄武文化而未設(shè),形成“兩虛門、兩實門”的獨特布局 ,這在國內(nèi)古城中極為少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渾源古城歷史文化老街,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書,它將古代建筑、歷史遺跡、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融為一體,展現(xiàn)出渾源獨特的魅力。在現(xiàn)代化的浪潮中,這條老街依然堅守著自己的文化根脈,傳承著千年的歷史記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尋它的奧秘,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歷史韻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