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壽陽有個落摩寺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武江波</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黃土高原上深厚的黃土層適宜耕種,是華夏民族的直根發(fā)源地。高原上的壽陽縣,處于黃土丘陵帶,土地廣袤,氣候干爽,是華夏先民世代繁衍的地方。清朝的三代帝王師祁雋藻曾在這里寫過《馬首農(nóng)言》,這里還被人譽(yù)為“長壽之鄉(xiāng)”。 </p><p class="ql-block"> 因而壽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古村落眾多。如晉商古道上的泰安驛古村、宗艾鎮(zhèn)、下洲古村,晉商風(fēng)味濃濃;縣域南部南東村的地坑院,方方正正非常的優(yōu)雅;和榆次后溝古村毗連的南河村,有一棵數(shù)人才能合抱的古槐樹,樹干中間已經(jīng)空心,但樹冠依然郁郁蔥蔥,非常的漂亮,還有著古雕樓、古堂號等眾多古跡。 </p><p class="ql-block"> 在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尹靈芝鎮(zhèn),還有著一個落摩寺古村。</p><p class="ql-block"> 落摩寺古村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據(jù)說遠(yuǎn)古時代,伏羲、女媧兄妹倆曾在這里的東西兩山隔山滾磨,兩個磨盤滾到村子的位置時相遇并合在一起,后人就在兩個磨盤重合處建了座古寺廟,取名“落磨寺”,后改為梵音“落摩寺”。另外,因寺廟以“慈悲、化渡”為宗旨,所以也叫作“慈化寺”。村子因這座廟而出名,漸漸的寺名也就成了村名。</p><p class="ql-block"> 村子坐落在三面環(huán)山的河灣里。走到村邊,可看到一塊碩大的灰色花崗巖巨石,花崗巖上面刻著幾個紅色大字:落摩寺村。石下面的基座為黑色巖石,上面刻著一行金色的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進(jìn)村后,再走過山坡上的山門,才能看到那聲名在外的古寺。廟址建在村中高崗上,站在寺前可俯瞰崗下村容村貌,還能看到村外有一條小河,河對面的山像條昂首蜿蜒展開的巨龍。許多人看后都認(rèn)為,此處的風(fēng)水絕好。</p><p class="ql-block"> 古寺為四進(jìn)院,由南向北,中軸線上建有樓臺殿閣,兩旁有對稱附屬建筑,呈回字型結(jié)構(gòu),依地勢逐漸升高。最南的山門后有天王殿、供有四大天王,迎門有彌勒佛像,兩旁配有鐘鼓樓;然后是高高的玉皇閣、兩側(cè)有東西配殿;接下來為大雄寶殿、旁邊配有關(guān)公殿、送子觀音殿、娘娘殿、泰山殿;之后為伏羲殿,殿旁有落磨祠;寺之巔為女媧殿,殿旁有著神姿仙態(tài)的古松樹。從寺中供奉的神袛可以看出,寺廟為佛道、神話傳說等多元文化合一。</p><p class="ql-block"> 如今寺內(nèi)有僧人居住,大殿前香爐鼎立,不斷有客人進(jìn)香祈福,香火烤得人渾身發(fā)熱,昭示著寺廟香火的旺盛。</p><p class="ql-block"> 殿兩旁有廊,廊內(nèi)有碑刻,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據(jù)傳,慈化寺始建于南北朝,寺內(nèi)碑文記載曾于明朝萬歷二十三年(公元 1595年)、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年)、中華民國五年修繕,每次修繕都留下了詳細(xì)記錄。</p><p class="ql-block"> 偏殿還有一書畫室,掛滿了名家書畫,以寺廟文化為內(nèi)容,成為本地一文化陣地。</p><p class="ql-block"> 落摩寺在多年前曾是人民公社辦公地,鄉(xiāng)賢崔千柱是當(dāng)時的公社團(tuán)委書記,就在偏殿辦公。多年在這里工作,使他對寺廟充滿了深情。以后他雖走出村縣,到市直單位供職,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卻還是忘不了這座寺廟。他退休后,有一天晚上睡覺夢到有人指點(diǎn),說寺廟大殿前地下埋有佛像。于是他帶人挖掘,果然得兩尊石佛,經(jīng)專家鑒定為南北朝時文物,被收入了省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之后,這位鄉(xiāng)賢不僅個人捐款,還東奔西走籌措資金,致力于寺廟文化建設(shè)。村里也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組織廟會,邀請省市縣劇團(tuán)唱戲,寺里還為來客準(zhǔn)備免費(fèi)齋飯,于是寺廟又紅火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如今,寺廟又組織伏羲女媧文化節(jié),香客們在此膜拜佛祖、玉皇大帝,體味佛家、道家宗旨的同時,還可以巡禮遠(yuǎn)古的伏羲女媧神話文化,為多元文化探討增加了空間。村子也成為一個令現(xiàn)代人注目的文化旅游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 落摩寺村的文化反映出,村里人既尊重古老的宗教信仰和遠(yuǎn)古的神話傳說,更堅持現(xiàn)代人的奮斗精神。村邊那塊巨石上刻著的那一行金色的大字,是他們的心里話: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6.2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