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早餐時妻子又一次端上了她的“端午特供”雞蛋配粽子,這已是我家多年來的端午慣例了。對于煮雞蛋我從小就不喜歡吃,因為我自打知道雞蛋是從雞屁股里下出來的,就再也不愿意吃了。在妻子一遍遍的絮叨中我勉強拿起了一枚放在了自己的碗中,按妻子的話說:“這是一定要應個景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雖不喜歡吃煮雞蛋,但我卻喜歡五月節(jié)小朋友間的斗雞蛋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每人把從家中帶出來的節(jié)日熟雞蛋彼此互磕,能磕破對方者為勝。那時侯我家里有一只老蘆花雞,聽父親說它已有五六歲的年紀了,它下出來的蛋,蛋皮又厚又硬,非常適合斗雞蛋之用,每年的五月節(jié)我都會帶出它兩枚與小伙伴們斗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有一年的五月節(jié),我放學后按例去接在老阿姨家里寄托的侄兒,為我開門的又是來她家里作客的農(nóng)村小侄女,她一臉天真嬉笑地前后圍著我轉(zhuǎn),對我滿眼都是欽佩。她的年齡與我相仿,也是在十二三歲左右,我因每天都要來便與她很熟。我喜歡她聽我講話時那種“仰望”的眼神,我也愿意在她面前炫耀我所知道的故事,每次我所講的都能令她聽得如醉如癡。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學名,因為她沒有上過學,我只知道她的乳名叫小柿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天,我拿出了與同學們斗法得勝了的雞蛋,讓她也拿出自己的雞蛋好一起玩磕蛋游戲,但她的回答卻使我大吃了一驚。她說她從來也舍不得吃雞蛋,因為一枚雞蛋能賣六分錢,能為家里買三盒火柴。她的家里雞下的蛋是不能隨便吃的,因為家中要指望雞蛋賣錢,賣雞蛋的錢要負責家中的油鹽醬醋支出,負責家中弟弟妹妹們的學雜費。她這次出來家里就給了她一項特殊任務,就是要進城來賣掉一藍子的雞蛋,用雞蛋為家里換回所有的零用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侯,在黑市里販賣雞蛋屬于不被允許的,人也是要被抓的。當時在鎮(zhèn)上管市場的人姓j,人都管他叫j黑臉。凡被他抓住販賣的商品一律要被沒收,人還要被罰款。聽說有一次他自己的親叔叔在黑市里賣點東西都被他沒收了,所以,凡是想偷著賣點東西的人,都十分的懼怕他。我因家住在鎮(zhèn)子里就十分清楚地知道這一情況,便主動地要求要為她站崗放哨,幫著她防著市場糾察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和同學小柏一起為小柿子在街道上放哨,我倆在脖子上還分別都掛了一枚哨子,約好了一有情況時我們就會吹哨子向她報警。起初的時候,我和小友都很盡職盡責,眼睛均緊盯著街道兩頭的來人,但當看著小柿子安全地賣出了兩單貨后,我倆的警惕性就都開始放松起來。那天里又突發(fā)了一個新的情況,就是一個和我一樣愿斗蛐蛐的同學非要和我斗上一場,他纏著我并不斷地用話來激我,我沒有挺住就從懷里掏出了蛐蛐盒與他斗了起來,我安排小友一人負責放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疏忽大意總會釀出大禍的,當我聽到了街道上人們奔跑和哭喊的聲音時,禍事已經(jīng)釀成了,負責放哨的小友不知啥時候也加入了斗蟋蟀的游戲。被放出來的小柿子錢和雞蛋已經(jīng)都被罰沒了,她人哭得兩眼通紅,她不知道如何回家向她的父母交賬。我與小友也都像霜打了的茄子,就只能陪著她一步步的往家里走,剛剛斗蟋蟀勝利的情緒早已飛到了九霄云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與小友為小柿子拿出了平日里的全部積蓄,湊出了兩塊多錢,我知道這不能算我倆的學雷鋒做好事,因為這事我倆都負有責任。小柿子沒有因為我倆的失誤而生我倆的氣,她仍常從家里帶出農(nóng)村的土特產(chǎn)送給我倆吃,她仍然用她那雙純凈的眼睛“仰望”我,聽我為她講那她從沒有聽過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我的國已經(jīng)全民脫貧成功,小柿子的故事一去不返了。但每年端午吃雞蛋的時候,我仍然還會想起她,我也常將她的故事講給妻兒聽,也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