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的起源和傳說很多,其中最為有名的是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因為憂國憂民,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間,他寫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詩篇,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深憂慮。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都,屈原心如刀割,選擇了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會舉行各種活動,以表達對屈原的懷念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離騷》、《九歌》等一系列著名詩篇,抒發(fā)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表達了對黑暗勢力的無比憎惡。屈原的詩篇開創(chuàng)中國古代詩歌浪漫主義流派的先河,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古時“端”與“初”同義,“午”“五”同音,端午節(jié)又叫“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009年,端午節(jié)成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很多,其中最為普遍的是賽龍舟和吃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龍舟競渡的起源據(jù)說與屈原有關(guān),人們劃著龍舟在江面上競渡,以此驅(qū)趕江中的魚蟲蝦蟹,以免它們吃掉屈原的身體。</p>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由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體育總會主辦的“喜迎十五運 活力工行杯”2025年廣州市龍舟錦標賽暨廣州水上運動嘉年華,在廣州橙馬麓湖水上活動中心火熱舉行,來自全市各區(qū)25支龍舟隊共750名選手參與,以龍舟競渡的激情,為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的到來營造熱烈氛圍?,F(xiàn)場吸引了近萬人次市民環(huán)麓湖公園觀看比賽。</p> <p class="ql-block"> 當天下午二點多鐘,復賽和決賽相繼展開。盡管天空飄著細雨,但麓湖周邊早已被觀眾里三層外三層地圍得水泄不通。雨中扒龍船、觀龍景,成為廣州城最美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點,雨停了,太陽露出了笑臉。最精彩的決賽終于到來!五至八名的隊伍率先展開較量,隨后是一至四名的巔峰對決。廣播聲、鑼鼓聲、觀眾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每個人都屏息凝神,為心中的冠軍隊伍加油助威。</p> <p class="ql-block"> 學生冰冰拍的決賽視頻,精彩紛呈。</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緊張激烈的預賽、復賽和決賽,各獎項塵埃落定。公開組中,白云區(qū)石門鴉崗龍舟隊摘得桂冠,荔灣區(qū)佳榮龍舟隊榮獲亞軍,天河區(qū)獵德龍舟隊榮獲季軍。職工公開組中,番禺區(qū)總工會龍舟隊拔得頭籌,白云區(qū)總工會龍舟隊榮獲第二名,廣汽集團龍舟隊榮獲第三名。此外,還有多個獎項被各支隊伍收入囊中。</p> <p class="ql-block"> 白云石門鴉崗隊22人全力爆發(fā)!用每秒4.5槳的紀錄,在白云山下劃出冠軍氣勢!</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家門口觀看龍舟賽的我,深深被這場盛會所吸引。頒獎完畢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這場龍舟競渡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一次市民與城市文化的深度對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廣州國際龍舟賽于6月1日在珠江河段舉行,參賽隊伍包括116支龍舟,共有4000余名運動員。?賽事分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競賽項目包括22人龍舟600米直道競速,分為男子公開組、女子公開組、男子國際組和大學生組;表演項目則包括傳統(tǒng)龍舟、彩龍和游龍,展示獨特的嶺南傳統(tǒng)文化?。</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恰逢端午假期與兒童節(jié),這場“百龍競渡”的盛事,成了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與親子家庭共享傳統(tǒng)文化與節(jié)日歡樂的絕佳舞臺。</p> <p class="ql-block"> 學生偉東拍的視頻震撼人心。水上花龍巡游的照片很唯美。</p> <p class="ql-block"> 說起端午龍舟,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水花四濺、鼓聲齊鳴、吶喊震天的龍舟賽。但在廣州水鄉(xiāng),爭奇斗艷的“龍舟景”另有一番味道。</p><p class="ql-block"> “龍舟景”是廣府地區(qū)端午期間在各水鄉(xiāng)舉辦的一種民俗活動,每年從農(nóng)歷五月初一到五月十八的大半個月時間里,各村約定時間扒著龍船互訪、聯(lián)誼,今天在這村,明天在那鄉(xiāng),每天都是獨特的一景。前去其他村探訪叫“趁景”,邀請其他村來聚會叫“招景”,兄弟村、老表村接到邀請后欣然接受叫“應景”。</p><p class="ql-block"> 色澤富麗的廣繡羅傘、獨具氏族特色的彩旗、精心裝飾的龍頭龍尾、助興助威的鞭炮鑼鼓、圍坐而食的龍船飯……龍船景維系著氏族宗親的往來、水鄉(xiāng)間的友誼,承載著一份份淳樸真摯的鄉(xiāng)情。</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黃村龍船招景,現(xiàn)場太震撼啦!老同學會友拍下了精彩瞬間。</p> <p class="ql-block"> 30號上午會友父子倆一起去海珠湖龍譚,上沖,土華探親。</p> <p class="ql-block"> 招景應景趁景最是嶺南鄉(xiāng)情,車陂招景已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5月29日車陂龍船招景,據(jù)說是幾年以來最隆重和最熱鬧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端午節(jié),593歲鹽步老龍“契爺”探望400多歲泮塘小龍“契仔”,兩地村民400多年互訪探親從未間斷,廣佛血濃于水。現(xiàn)場人山人海,儀式感滿滿。弟妹彩花第一次從家里來到荔技灣感受這一盛景,激動的拍下了照片和視頻。</p> <p class="ql-block"> 吃粽子也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在竹葉或者其他植物葉子中蒸制而成的食品,有咸味和甜味兩種。吃粽子寓意著人們要保護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所食,同時也寓意著人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屈原的愛國精神。</p> <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家的味道,愛的真諦,共度好時光。 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喝酒,吃粽子……</p> <p class="ql-block"> 端午文化賡續(xù)千年貫穿古今的始終是中國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愿喜樂安康不止端午,也不止今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