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徐州市云龍山西坡的杏花,在大自然的戲法中已經(jīng)變成金黃色的杏子。然而那動(dòng)人心魄的十里杏花,依舊還是那么鮮活地定格在我的腦海里。</p> <p class="ql-block"> 杏花原產(chǎn)我國,以黃河流域?yàn)榉植贾行?。徐州是古黃河的必經(jīng)之地,杏花是最為普遍的春花之一。老百姓也十分喜歡杏花,家院前后,田頭地邊,種上幾棵杏花樹,生活就有了滋味。徐州自漢代就有杏花村的記載。有人考證,唐代詩人杜牧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指的就是徐州的杏花村。到了宋代,徐州知州蘇軾的兩首膾炙人口的詠杏花詩,就是在徐州寫的?!端褪袢藦垘熀窀暗钤嚩住贰霸讫埳较略嚧阂?,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绷硪皇住对乱古c客飲酒杏花下》“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ㄩg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fēng)惡,但見綠葉棲殘紅?!痹S多年后,蘇軾回憶此事,深感世事難料,當(dāng)年相聚的友人有的已經(jīng)作古,有的也渺無音訊,自己面臨再次被貶,只有月夜對杏花獨(dú)飲,感嘆歲月無聲,逝水流年,人生無常。在這兩首詩中,蘇軾的喜悅之情和飛花似夢之感躍然紙上。</p> <p class="ql-block"> 徐州的杏花最佳處,應(yīng)該是云龍山西坡的十里杏花和呂梁風(fēng)景區(qū)的十里杏花村。這兩處有一個(gè)共同特點(diǎn)依山傍湖,杏花開的時(shí)候,湖面倒映著山坡上的杏花,形成水天一色的杏花花海,醉了春風(fēng),醉了游人,醉了山水。最有文化古韻的當(dāng)數(shù)云龍山西坡的十里杏花。不光是靠近市區(qū),重要的是這里的杏花,在古人的筆下描述最多。這里也是徐州市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每年春季,杏花如約而至,“亂花漸欲迷人眼”。杏花中有白色的和粉色的,以白色的為主,用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來描寫,氣勢有些小了;用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來描繪,似乎有些偏了;用漫山遍野,鋪天蓋地來形容,氣勢有了,美感卻不足;用美不勝收,風(fēng)景秀麗來總結(jié),感覺用詞還缺了些韻味……一幅生動(dòng)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巨型水墨畫卷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徐州的百姓十分鐘愛杏花,他們在云龍山坡,云龍湖邊種杏花樹,一代又一代,鍥而不舍。徐州杏花,這活著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央視新聞聯(lián)播也多次播放徐州云龍山西坡的十里杏花盛況。</p> <p class="ql-block"> 有人喜歡蕩舟于云龍湖中,觀看湖光山色中的杏花海;有人喜歡散步在湖東路,一覽兩邊的杏花爭奇斗艷;有人喜歡在山坡里的小路上觀賞杏花與藍(lán)天的絕配;有人喜歡在花落時(shí)感受隨風(fēng)飄蕩的杏花雨……古人與我們一樣瀟灑,但他們比我們最早知道如何去品賞杏花?;ㄩg一壺酒或一杯茶,觀賞杏花的春意,伴著幾片飄落的杏花,他們飲著飲著,吟著吟著,就會(huì)吟出精妙的詩詞和名句。從韓愈的“杏花兩株能白紅”,到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從志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到陳衍的“三年去京國,苦憶杏花紅”……都流淌著杏花中蘊(yùn)含的漢唐風(fēng)骨和遺韻。</p><p class="ql-block"> 徐州的杏花,是刻在家鄉(xiāng)人骨子里的名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