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穿越武功山團隊”準備了將近一個月,終于在端午節(jié)這天成行。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最早因瀘水、瀟水得名“瀘瀟山”,后因武氏家族傳說更名“武公山”,最終由陳霸先(陳武帝)賜名“武功山”,寓意“功勛卓著的山”,沿用至今1400余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歷此地十多天,并作詩“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觀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間?”來贊詠。武功山以其獨特的高山草甸、云海日出和星空營地聞名,是國內徒步愛好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我們共<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四人,昨天,其中十人經(jīng)沈子村,過九龍山,到金頂這很虐的線路;另四人坐攬車上山,進行輕松快樂之旅。</span>我們就是這樣喜歡徒步登山的一群人,常常在本地及附近,趁著周末或節(jié)假日,走遍了許許多多的地方。岀發(fā)當天,我們十人坐動車到萍鄉(xiāng)后,坐出租車到沈子村登山口,海拔600米。那時已是下午近兩點,在此徒步岀發(fā)。</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兒,到了一座石拱橋,用石頭砌筑,小巧玲瓏,看上去很有年代感。漲水時,可在橋上過。經(jīng)闊葉林帶,走進山中,爬過金龍電站后,路上有些崎嶇,是真正的山路,好在當?shù)卣悸烽_闊,把路修好,讓我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登山愛好者,有了成行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我們背了很多的東西,包括衣服、食物和水,負重很大,汗流浹背。有幾處山路坡度大,有時踩在巖石上,有時踩在泥濘中,我們都勇往前行。前幾天剛下過雨,路很滑,需極其小心才能攀爬。昨天剛好是端午節(jié),徒步登山愛好者特多。據(jù)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報到,昨天武功山景區(qū)接待游客超過兩萬人。經(jīng)了解,有來自北京、浙江、廣東、湖南等全國各地的。</p><p class="ql-block"> 禮明是第二次徒步武功山了,經(jīng)驗豐富,前次是反穿,這次是正穿。我們選了通往九龍山的路,比直接去金頂,要多走兩個小時。路上設有“武功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標牌,有來自全國各地登山愛好者留下的標記,讓我們這些登山愛好者不易走錯。</p><p class="ql-block"> 到九龍山這段路,我們被各種樹木包圍著,抬頭不見天日。上面是針葉林,過了三個小時左右,到了九龍山。這時剛好經(jīng)過一個大風口,有幾個女驢友,被風吹得東倒西歪,極其恐怖。之前有人介紹過,這是一望無垠的高山草甸。此時此刻,只能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霧繚繞,能見度極低??諝庵械撵F氣也模糊了我的眼鏡,要時不時取下來擦擦。我甚至擔心自己的眼鏡被風吹走,那就啥也看不見也走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從九龍山到白鶴帳篷區(qū),是一段奇妙之旅。我們走在仙境之中,仙氣飄飄,多處只能看到兩三米內的東西,還不太清晰。地上長著一種草,似剛種植的獼猴桃苗,成片成片的;不遠處,只長著幾株樹,在云霧繚繞中如隱如現(xiàn)。我看到懸崖邊上的那個石頭,頂上長著一株小矮樹,似一個人的頭部,永遠屹立不倒。一驢友很隨意坐在其旁的小石頭上休息,甚感愜意。還看到一株孤零零的樹,向四周伸展,卻不張揚,極其低調。霧氣蒙蒙,我們估摸著前行,邊走邊看,這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我們擔心迷路,邊走邊問途中的店老板及登山愛好者。我們共用了五六個小時,到達預訂的白鶴帳篷區(qū)迷你泡泡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天我早早的醒來,起來往金頂方向走走看看。在公共廁所的空處,在店鋪旁,在其它能擠到一點點容身之地,不論環(huán)境如何骯臟,一些徒步愛好者隨意的一坐一躺就算是休息了。在金頂附近,有很多的泡泡房或帳篷。我們住在泡泡房里,有的吃了半顆安眠藥睡著了,有的晚餐時喝了酒睡得好,有的整晚睡不著覺,不知是興奮,還是陌生床的緣故。夜里,下著雨,狂風猛烈,聲音巨響。門如沒關緊,大風一吹,急急的散開,要冒著風吹雨淋的風險才能把門關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起的人兒,站在泡泡房邊上,就能欣賞到日出前的美景。兩邊的云海向中間靠近,有時慢有時快,有時聚攏有時散開,煞是好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吃過早餐,六點左右我們走向最高海拔1918米的金頂處,在那兒舉著“中國畬鄉(xiāng)論壇隊旗”,在武功山之巔高高飄揚,留下了永久的美好瞬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上七點左右,我們開始徒步,經(jīng)過吊馬樁、觀音宕、絕望坡、赤腳坳、好漢坡、千丈巖山腳,路上碰到昨天遇見的獨行俠,一身行囊重達三十多斤,彼此打聲招呼,繼續(xù)前行;碰到許許多多的登山愛好者,背著登山包,手持登山仗,在路上穿梭著,并相互說聲“加油”,給彼此鼓勁;碰到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兩個十歲上下的孩子,他們也穿著小小登山服,背著小小登山包,勇敢前行,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人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當我們走到絕望坡時,正穿上坡不長,但下坡很長又極陡峭,要小心翼翼的走,還得借用登山杖的力量。走到寫有“絕望坡”三個字的石碑時,其旁邊排著長長的隊伍,為的是或站或坐或趴或臥在地上拍照,拍得越絕望,效果越好。如果走反穿路線,攀爬絕望坡難度更大。在千丈巖山腳,我們沿著一條山路走去,路上被運送物資的驢踩得泥濘不堪,很不好走,好在我們也是“驢”,無所謂懼。過了一個多小時,天下起了雨。我們有的穿著一次性雨衣,有的撐著傘,走到一條機耕路,卻不知如何走。聯(lián)系民宿老板娘,又通過導航,最終走到黃茍沖,老板娘派人來接我們到其武功一號山莊民宿。一看手機,今天用了八小時,行程四萬兩千多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民宿老板娘很用心,特意為我們包了粽子。今天晚宴的菜品種類很多,豬蹄燉黃豆、粉蒸肉、干鍋魷魚、蓮花血鴨、煙筍炒肉、紅燒魚塊、空心菜、西紅柿蛋湯等十幾個品種,味道鮮美,粽子是老板娘送的,還特意來敬酒,熱情極了。老板娘為了給我們驅寒,還煮了姜湯,我們心里暖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武功山</span>的神秘山脈,蘊藏著萬畝高山草甸和變幻莫測的云海。在這里,大自然的壯麗與神奇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登上武功山,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山間云霧繚繞,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仙境。拾級而上,眼前的景致令人嘆為觀止。團團云霧將山峰托起,如詩如畫,讓人陶醉其中。天氣預報,端午假期三天,武功山景區(qū)均有雨,天公作美,只是最后到黃茍沖那兒才下了點雨,天也不熱,偶有太陽。我們用了三天時間,來武功山找虐受,不虛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