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樹包塔</b></p> <p class="ql-block">鐵城佛塔簡介</p><p class="ql-block">鐵城佛塔,傣語稱"廣母姐列",習慣稱為樹包塔。據傣文史料記載,此塔始建于清康熙年間,一七四0、一七八八年曾進行維修。一九八五年,州文物管理所組織有關單位再次進行修葺。</p><p class="ql-block">該塔造型為"碰比阿沙"型,東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一種小型磚石結構獨立塔,由主塔及四座小塔組成,主塔高十一點六米,塔身建于八角形須彌座上,小塔高三點九七米,立于塔基四角。該塔上長有一菩提樹,其樹盤根錯節(jié)將塔身包住,故有樹包塔之稱。</p><p class="ql-block">該塔為路潞西市文物保護單位,云南省著名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德宏州文物管理所</p><p class="ql-block">2000年12月</p> <p class="ql-block">樹包塔的傳說</p><p class="ql-block">樹包塔,又被傣家人視為"愛情塔"。相傳在清朝年間,皇上在民間選美。土司領地也接到了圣旨,經過認真挑選,選中了姐列寨的罕倫姑娘,罕倫年方二八,像清泉一樣純潔,鮮花一般美麗。但她已經有了山盟海誓的情人,他叫巖吞,是若杏寨的勇士,他倆在潑水節(jié)相識,并以丟包定情。罕倫入選后焦慮萬分,連忙用榕樹葉修書一封,讓鸚鵝捎給遠在邊關征戰(zhàn)的巖吞。巖吞接到樹葉信,連夜騎象返回家鄉(xiāng)。他趕到姐列寨時,村民們正在為葬身荷花池的罕倫舉行葬禮。伙伴們按風俗將她畫妝打扮得像出嫁的新娘,靈柩擺滿了各種鮮花。巖吞見狀,悲痛萬分,拔刀自刎。鄉(xiāng)親們被他倆堅貞的愛情深深打動,于是將他倆合墓而葬,并打破常規(guī),在墳上建了一座愛情塔。鵝鵡失去主人,天天飛到搭頂叫。它銜來一粒榕樹的種子在塔縫中。天長日久、榕樹生根發(fā)芽,慢慢長大,于是形成了今日的樹包塔奇觀。</p> <p class="ql-block"><b>二、勐巴娜西珍奇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這個珍奇園是騰沖和順古鎮(zhèn)寸家子孫寸建強所打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另外,芒市的大金塔也是寸建強出資建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芒市的銀塔是政府建的。</b></p><p class="ql-block"><b>芒市人說:拜佛去金塔,拍照打卡去銀塔。</b></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簡介</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意為"神奇美麗的地方",勐巴娜西珍奇園始建于2001年2月,位于德宏州州府芒市城區(qū)東南角勇罕街29號,交通便利,離芒市機場7公里,背靠雷牙讓山及孔雀湖。勐巴娜西珍奇園是民營企業(yè)投資建成的特色生態(tài)園林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園中建有周恩來總理紀念亭,高27米,以傣族桿欄式建筑為基調,融入東南亞和緬式建筑風格,撰銘著1956年12月周總理與賀龍副總理同緬甸吳巴瑞總理一行蒞臨芒市主持兩國邊民聯歡的重大歷史性事件。</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園將稀、奇特色發(fā)揮到了極致。擁有全國罕見的紅木原木展館,眾多的世界罕見樹化玉和樹化石,翡翠、玉石原石,數量豐富的熱帶亞熱帶古樹名木、珍稀植物,以及擁有全國罕見的大型根雕根藝藝術品、中國滇緬遠征軍抗戰(zhàn)實物……景區(qū)雖小卻裝有眾多奇珍異寶,精品薈萃,雖稀奇但在景區(qū)能隨處可見。這里可以觀光休閑,可以研學科普,可以愛國教育,可以體驗東南亞風情,兼具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真正的"小地方、大世界"。在這個邊陲小城,它用自己罕見稀缺的旅游內容,成為聯動東南亞,打造沿邊民族團結和旅游發(fā)展的示范。</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園于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05年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 AAAA 級旅游景區(qū),2008年全國僑聯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我們剛剛看過的“樹包塔”</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瑞麗吃過的阿昌族過手米線</p> <p class="ql-block">在瑞麗的莫里熱帶雨林看過的莫里瀑布</p> <p class="ql-block">在瑞麗看過的刀桿廣場,這張照片才是刀桿廣場真正的用途。</p><p class="ql-block">國家非遺: 景頗族的目瑙縱歌??之萬人共舞</p> <p class="ql-block">在瑞麗吃過的景頗族綠葉手抓飯</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總理紀念亭</p> <p class="ql-block">中緬兩國總理進入畹町</p><p class="ql-block">1956年12月15日,正在緬甸進行友好訪問的周恩來總理,陪同應邀前來我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芒市參加中緬國邊疆人民聯歡大會的緬甸吳巴瑞總理,從與畹町一水之隔的緬甸聯邦九谷鎮(zhèn)步行進入畹町。</p><p class="ql-block">當日下午3時許,周恩來總理與吳巴瑞總理同行徒步走上畹町橋,中國賀龍副總理,緬甸澡昆桌副總理、吳覺迎及數十個國家的記者隨行,其時畹町萬人空巷,各族各界人民齊聚國門,歡迎兩國總理,畹町民眾尤其要目睹周恩來總理那堂堂的風范,世界媒體把兩國總理一位徒步回國,一位徒步出國的特殊外交方式譽為"世界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周恩來總理攜緬甸總理吳巴瑞的畹町之行,及其后的中緬勘界佳話,被國際輿論譽為"新中國外交典范"。</p> <p class="ql-block">雨下的很大照的不太清楚</p><p class="ql-block">亞非雷基締結邊民聯歡大會</p><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非會議:與會29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制定了國際社會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亞非會議十項原則"。</p><p class="ql-block">1955年11月20日,在中緬兩國存在邊界爭議的"1941年線"南段發(fā)生了"黃果園事件",一些國際輿論歪曲事實,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借機大肆炒作,中緬邊境局勢一時緊張起來。為緩和局勢,增進互信和友誼,緬甸總理吳努決定在中緬邊境的雷基舉辦一次邊民大會,并邀請中國代表團參加。1956年2月7日至8日,近5000中緬邊民參加的邊民大會在與中國隴川拉影寨子相鄰的緬甸雷基順利召開,會議由緬甸內政部長主持,以中國駐緬甸大使姚仲明為團長、德宏州第一任州長刀京版為副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姚仲明大使在會上闡述了中國政府對加強中緬友好關系的外交方針和態(tài)度,贏得了緬甸邊民的理解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芒市小禮堂聚會芒市小禮堂聚會</p><p class="ql-block">芒市中緬邊民聯歡大會期間,周恩來總理不辭辛勞,曾四次親臨芒市小禮堂出席有關活動。</p><p class="ql-block">12月16日上午,周恩來總理參加在芒市小禮堂舉行的中緬兩國邊境地區(qū)少數民族代表座談會;晚上,周恩來總理、吳巴瑞總理在小禮堂參加歡迎緬甸貴賓的宴會;同時還參加了在小禮堂舉行的文藝晚會;晚會結束后,應儀仗隊之請,周恩來總理與賀龍副總理在芒市小禮堂一起檢閱儀仗隊,周恩來總理還親自指揮儀仗隊高唱《義勇軍進行曲》。</p> <p class="ql-block">現在周總理紀念亭里望友誼湖</p> <p class="ql-block">竹林</p><p class="ql-block">"竹林深處有傣家"一語道出傣族人民與竹子密不可分的關系,德宏傣族以為"父",以竹為"母",村前村后大榕樹、周邊鳳尾竹,體現了民族團結互助、節(jié)節(jié)向上。傣族生活中,人們利用竹子建竹樓、搭竹橋、做竹器……竹子融入傣族人民的生活生產中,傣族人民的吃住行均離不開竹子。</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種植了龍竹、鳳尾竹、里拉竹、佛肚竹、刺竹、苦竹、荊竹、紫竹等多種類型的竹子,片片竹林四季常青,形美色翠,特別是走進婆娑婀娜的鳳尾竹林,腦海里便浮現出了《月光下的鳳尾竹》那悠揚動人的旋律和竹林中傣族少女曼妙的身姿。竹林展示了邊疆綠色文化和民族化。</p> <p class="ql-block">站在珍奇園里看到了金塔的塔頂</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園</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傣語譯義: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是國家四4A 級旅游景區(qū),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園內薈萃了罕見的古樹名木、珍稀植物、奇石珍寶。在這里你將觀賞到罕見的百年古榕、千年紫薇、億年樹化玉、世界瀕危名木、大型根藝,是典型的亞熱帶植物基因寶庫,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可體驗到豐富的樹文化、木文化、石文化、民族文化和佛文化,是德宏州首創(chuàng)、云南獨有、全國罕見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金雞阿鸞</p><p class="ql-block">簡介:佛祖驛迦牟尼輪回轉世為金雞阿鸞,到此地選址雷崖讓山為佛教修行圣地。</p> <p class="ql-block">樹化石</p> <p class="ql-block">琥珀玉</p><p class="ql-block">產地:伊朗、中國、波羅、俄羅斯、波蘭、緬甸等地。</p><p class="ql-block">密度:2.7-3.6</p><p class="ql-block">琥珀玉,是一種珍稀寶石,融合了琥珀與玉石的特點。是松脂在形成琥珀的過程中,經過千萬年的地質擠壓、拉伸、擴展等作用,鐵、銅、鉻、鎳、鈦、鈷、鋅等豐富微量元素和石英、碳酸鹽等礦物滲透進入其中而使琥珀玉質化,同時造就了玉化的琥珀如同經過大自然的"切割"一樣,形成天然的晶體塊狀結構,也就是現在的琥珀玉。</p> <p class="ql-block">硅化木</p><p class="ql-block">硅化木又名木化石。從古生代石炭紀開始(始于距今3.55億年)到中生代白堊紀(結束于距今6500萬年)之間均有分布。形成原因是樹木被迅速埋入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拋光面可具玻璃光澤。</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p><p class="ql-block">佛教五樹六花之一</p><p class="ql-block">科屬:??崎艑?lt;/p><p class="ql-block">產地:中國云南、東南亞</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背面</p> <p class="ql-block">非洲藍寶石</p><p class="ql-block">產地:非洲</p><p class="ql-block">非洲藍寶石原石內含豐富的青金石,青金石是最古老的一種寶石,使用歷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之一。青金石化學式:( Na , Ca ) s (AISiO4)6( S ,SO4, Cl )2,是一種礦物組成復雜的多晶質集合體。由于其色相如天,中國古代將青金石作為上天威嚴崇高的象征,備受歷代帝王器重。</p> <p class="ql-block">波斯青玉</p><p class="ql-block">產地:巴基斯坦</p><p class="ql-block">密度:2.7-3.6</p><p class="ql-block">波斯青玉原石來源于中東巴基斯坦,波斯青玉主要是由火山噴溢和巖漿的侵入,再經過后期的熱液作用從而形成天然玉石。源自天然的玉料,青翠溫潤。波斯青玉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十多種微量元素鋅、鐵、硒、鎂等。</p> <p class="ql-block">金馬</p> <p class="ql-block">東陵玉</p><p class="ql-block">產地:非洲</p><p class="ql-block">東陵玉學名石英質玉石,主要化學成分 SiO ,硬度6.5-7,與水晶差不多。其內含物通常會有微晶粒、黃鐵礦等。東陵玉以綠色為尊,綠色的東陵石曾被稱為印度翡翠。</p> <p class="ql-block">紅碧玉</p><p class="ql-block">產地:南非</p><p class="ql-block">南非紅碧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及石英為主,含部分高價鐵和低價鐵,韌性好于翡翠。南非紅碧玉摩爾硬度6.7度,不易磨損,不怕酸堿侵蝕與風吹日曬,壽命持久。紅碧玉因其受南非亞熱帶氣候的影響,加上地殼運動、火山噴發(fā),在大自然億萬年的歷練下,其品相較好,極具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古青玉</p><p class="ql-block">產地:伊朗</p><p class="ql-block">密度:2.8-3.9</p><p class="ql-block">古青玉原石來源于中東伊朗,是歷經數億萬年的天然形成物,主要是由火山噴溢和巖漿的侵入,再經過后期的熱液作用從而形成天然玉石。古青玉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十多種微量元素鋅、鐵、硒、鎂等,這些元素在古青玉中異常活躍。</p> <p class="ql-block">紅石榴石</p><p class="ql-block">產地:非洲</p><p class="ql-block">石榴石( Garnet ),地殼和上地幔主要造巖礦物之一。石榴石晶體與石榴籽的形狀、顏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石榴石化學組分較為復雜,其通式為A3B2(SiO4)3。紅石榴石( pyope - garnet ),是石榴石中的鎂鋁榴石,多產于非洲。喜愛紅石榴石的人群認為:紅石榴石能招來幸福與永恒的愛情,增加自信,是女性之石。</p> <p class="ql-block">碧雞</p> <p class="ql-block">粉紫玉</p><p class="ql-block">產地:巴基斯坦</p><p class="ql-block">密度:2.5-3.5</p><p class="ql-block">粉紫玉屬變質碳酸巖卵石類,石質細膩,水洗度高,部分石品具玻璃光澤。原石被鐵、錳等礦液歷時3-7億年浸染,粉紫玉大部分呈流暢線紋,色彩分別淡紅、鮮紅及玫瑰色。豐富的韻紋,或構成山川河流圖案,或構成人物動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中華之最"——水沫玉原石</p><p class="ql-block">這塊通體晶瑩剔透、溫潤細膩的巨石,是一塊重達21噸的水沫玉原石,被稱為"中華之最"。最右邊開窗的部位,玉化程度的表現像煮熟的糯米一樣細膩,就是我們俗稱的"糯種",中間部位玉化表現稱為"冰種",冰種的肉質半透明中帶有一種冰質感。極品部位"玻璃種",是像玻璃、水晶那樣清亮、晶瑩透明,在翡翠玉的種類中是最好的玉種。水沫玉是翡翠的伴生礦,外觀與翡翠相似,但其硬度質地低于翡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云直上</p> <p class="ql-block">金玉滿堂</p><p class="ql-block">石種: 碧玉(水紋石)</p> <p class="ql-block">鸮頭貝化石</p><p class="ql-block">產地:云南和廣西</p><p class="ql-block">鸮頭貝,是已經滅絕的一種古無脊椎動物,它屬于腕足類,穿孔貝目、鸮頭貝科。鸮頭貝生活在泥盆紀,距今3.87-3.74億年,在中泥盆世達到鼎盛。中泥盆世的鸮頭貝化石在中國云南東部和廣西中部的泥灰?guī)r中保存最為完整,是古生物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泥灰?guī)r容易風化,容易剝落,產于泥灰?guī)r中的鸮頭貝保存得最為完整,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神龜</p><p class="ql-block">石種: 靈壁石</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思維樹)</p><p class="ql-block">佛教五樹六花之一</p><p class="ql-block">科屬:桑科.榕屬</p><p class="ql-block">產地:東南亞、中國南方</p><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背面</p> <p class="ql-block">孔雀媽媽和孔雀??寶寶</p> <p class="ql-block">金田黃</p><p class="ql-block">產地:印尼摩氏</p><p class="ql-block">硬度:3.5-4.5</p><p class="ql-block">金田黃產于印度尼西亞爪洼島的太陽溪,在市場上也被稱為"印尼金田黃"。金田黃是含鎂和錳較多的方解石,學名是"鎂錳方解石"或者"鎂菱錳礦"。金田黃原石非常搶眼,制成雕件之后,頗有高檔田黃石的風范。</p> <p class="ql-block">綠玉髓(<span style="font-size:18px;">綠瑪瑙</span>)</p><p class="ql-block">產地:巴西</p><p class="ql-block">綠玉髓( chrysoprase )是一種準晶體結構的礦石,又名綠瑪瑙。綠玉髓相當稀少,色彩誘人,是最具價值的石英礦石之一。綠玉髓呈綠色,常帶黃色調和灰色調,顏色均勻,微透明至半透明,高品質者呈較鮮艷的蘋果綠色。臘狀光澤,硬度為6.5-7。</p><p class="ql-block">該塊綠瑪瑙呈現與水晶共生,比較罕見,可稱為瑪瑙水晶。</p> <p class="ql-block">火鳥蕉(鞭炮花)</p><p class="ql-block">科屬:芭蕉科火鳥蕉屬</p><p class="ql-block">產地:巴西、中國云南</p> <p class="ql-block">麒麟</p><p class="ql-block">石種:靈璧石</p> <p class="ql-block">虎??</p><p class="ql-block">石種: 靈璧石</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世界名木大型根雕根藝館﹣﹣中國紅木原木第一館</p><p class="ql-block">該館先后收集珍藏了來自世界各地以紅木為主的珍貴用材樹種原木標本200多種,700余份,和上千份來自熱帶亞洲、非洲乃至南美洲的各類木材標本。并且大多是以原木段的標本形態(tài),就這一項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雖然在木材種類上不及國內最大的木材標本館﹣﹣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豐富,但就以原木標本,特別是珍貴用材樹種原木標本無疑是國內首屈一指,其紅木原木收藏的種類之全,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干形最完整和地理分布的來源之廣,可以堪稱是中國紅木的五個之最。隨著人類活動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與全球氣候變化,地球上的熱帶雨林正在大幅減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再也找不到這些珍貴的紅木樹種了,碩大的紅木及其他熱帶珍貴樹種原木和木材標本將成為地球熱帶雨林的珍貴遺產,這也即是景區(qū)的核心價值所在。</p> <p class="ql-block">半棵樹的桌子</p> <p class="ql-block">奇特的鋪路石</p> <p class="ql-block">這片林子有許多名人植的樹</p> <p class="ql-block">四季桂</p><p class="ql-block">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植四季桂(2005年1月8日)</p> <p class="ql-block">花果奇石園</p><p class="ql-block">神雕</p><p class="ql-block">石種: 靈璧石</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科</p> <p class="ql-block">非洲進口木材</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噴氣式戰(zhàn)機米格15</p><p class="ql-block">前蘇聯時期產的第一代噴氣式戰(zhàn)機米格15;該機型于1946年研發(fā)設計,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米格15取得輝煌戰(zhàn)績。該飛機于1987年4月與武漢建立友好城市時,由武漢贈送并收藏在這里,象征著城市友誼。</p> <p class="ql-block">象腳鼓</p><p class="ql-block">象腳鼓,顧名思義像大象腿的鼓。此鼓由盈江縣民間傣族藝人制作,鼓身長9米,最大直徑2米,鼓面直徑1.5米,最小直徑0.66米,總重量1.3噸。鼓身由鋼骨架、木棉花木材、黃牛皮鼓面三個部分組成。象腳鼓是傣族傳統(tǒng)的民間打擊樂器,多用于"孔雀舞、嘎光舞"和"嘎秧"群眾性舞蹈伴奏。象腳鼓的敲奏十分豐富,鼓點紛繁多變,鼓聲渾厚,往往隨表演情緒需要而指、掌、拳、肘、腳并用。</p> <p class="ql-block">铓</p><p class="ql-block">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铓</span>為瑞麗市人民政府定做,為德宏建州50周年獻禮。該<span style="font-size:18px;">铓</span>直徑3米,重1.5噸,用銅鑄造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铓</span>,是德宏州傣族、景頗族、德昂族民間常用的傳統(tǒng)打擊樂器,它是民間伴奏孔雀舞、嘎光、嘎秧舞、目瑙縱歌不可缺少的樂器。它和象腳鼓、镲釵等結合后,便成為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打擊樂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戶撒阿昌刀</span></p><p class="ql-block">園中的"天下第一大刀"為戶撒刀,是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戶撒刀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刀由隴川縣戶撒鄉(xiāng)阿昌族民間藝人制作,刀長6.06米,重1.55噸。刀的正面雕刻著傣族(塔)、景頗族(目瑙示棟)、德昂族(蟒蛇)、傈僳族(弓弩)、阿昌族(白象)五種民族的圖騰標志,另一面刻有光芒四射的太陽,有德宏各族人民追求太陽,追求光明之寓意。</p> <p class="ql-block">一對兒可愛?的貓咪</p> <p class="ql-block">這個珍稀園是我所見屯料屯原木之最,從云南到東南亞至非洲料應有盡有,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險些錯過的勐巴娜西~芒市珍奇園(行程沒有),一個打造非常精美物藏價值連城的園林,慢步之中散養(yǎng)的孔雀隨處可見,第一次見孔雀媽媽和小寶寶們,還遇見一對可愛致極的小貓咪,那背影真治愈。在園中還可看見大金塔尖。</p><p class="ql-block">本美篇只拍了我個人喜歡的類型和品種,太多了根本拍不完。</p> <p class="ql-block">在這家吃晚餐——石鍋魚</p> <p class="ql-block">調料</p> <p class="ql-block">調料</p> <p class="ql-block">蔬菜??可以隨意拿,以不浪費為原則。</p> <p class="ql-block">有特色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飯前先刷石鍋</p> <p class="ql-block">放湯料</p> <p class="ql-block">石鍋魚的由來及簡介</p> <p class="ql-block">石鍋記</p> <p class="ql-block">撫仙湖的抗浪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