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武漢主城區(qū)現(xiàn)存的輪渡僅有漢口武漢關至武昌中華路航線。</p> <p class="ql-block"> 武漢關輪渡碼頭緊鄰武漢市地標建筑江漢關,地處江漢區(qū)沿江大道江灘14號,與江漢關博物館直線距離不足100米。作為漢口歷史最悠久的輪渡碼頭之一,其運營歷史可追溯至1900年"利江"號蒸汽輪船的投入使用,標志著武漢現(xiàn)代輪渡體系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渡輪??课錆h關碼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節(jié)假日時武漢關碼頭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節(jié)假日時武漢關碼頭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來,武漢渡輪的后甲板都是對乘客開放的。近年來,武漢輪渡成了外地游客網(wǎng)紅打卡點,自從被武漢文旅管轄后,就以安全為名,關閉了后甲板。宣傳鼓動游客去坐票價較高的游輪。</p> <p class="ql-block"> 王家巷碼頭距今已有119年的歷史,曾是武漢人過江重要的過江交通工具。如今,王家巷輪渡碼頭已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 從漢口集家嘴開往武昌中華路的渡輪。</p> <p class="ql-block"> 粵漢鐵路在1912年開工建設,粵漢碼頭作為京廣鐵路的重要連接點,曾是京漢、粵漢火車旅客的必經(jīng)之地。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粵漢碼頭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成為漢口至徐家棚、紅鋼城的客運碼頭。在八九十年代,經(jīng)常在三鎮(zhèn)奔波的“月票”族對粵漢碼頭有著特殊的情感。進入二十一世紀初,隨著長江二橋的開通和城市交通體系的發(fā)展,漢口江灘的建設也如火如荼?;洕h碼頭在2000年前后被改造為“武漢長江游覽”專用碼頭,成為市民和游客觀賞“兩江”夜景的熱門地點?;洕h碼頭的歷史變遷見證了武漢城市交通的不斷發(fā)展,也成為了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逢節(jié)日,中華路碼頭游人如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逢節(jié)日,中華路碼頭游人如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逢節(jié)日,中華路碼頭游人如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漢陽門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漢陽門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 曾家巷碼頭位于武昌區(qū)臨江大道江灘168號。2019年3月28日,曾家巷輪渡碼頭停運拆除。以前曾家巷碼頭的乘客,主要是國棉四廠、國棉五廠和武漢天一印染廠等廠的職工,輪渡直達漢口王家巷。</p> <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的曾家巷輪渡碼頭變成的公安派出所。</p> <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的輪渡徐家棚碼頭停運后改建成武漢海事局二橋雷達站。</p> <p class="ql-block"> 在武漢這座濱江城市的繁華中,隱藏著一處被廢棄的古老碼頭——紅鋼城碼頭(又稱蔣家墩碼頭)。它坐落于青山老工業(yè)區(qū)建設七路的最北端,見證了江邊的滄桑變遷。在長江大橋等過江通道未建成前,輪渡是武漢人過江的主要交通方式,蔣家墩碼頭是連接紅鋼城和漢口最便捷的方式,青山人去漢口逛街都是在蔣家墩碼頭坐輪渡。后來過江通道越來越多,蔣家墩碼頭漸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青山輪渡碼頭位于武漢老工業(yè)區(qū)青山武惠街和工人村路的交匯處,江的對岸是天興洲。這里不僅是連接城鄉(xiāng)的水上交通線,更是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城市記憶。青山輪渡碼頭見證了無數(shù)人的生活變遷,承載著他們對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如今,雖然青山輪渡碼頭的使用頻率已經(jīng)大不如前,但它依然靜靜地守在那里,等待著下一代的傳承和記憶。每當人們乘坐輪渡過江時,都會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情感和體驗,那是屬于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