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乘G2845次復興號高鐵赴貴陽,三小時后抵達。又坐公交至下榻的花果園維也納酒店。一路上看窗外高低起伏的公路,恍若到了重慶。貴陽的城市交通好似架在半空中的天橋,周圍大山屏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前來過幾次貴陽,大多是中轉,對貴陽的風景沒太深刻印象。事實上貴陽與昆明有點相似,雖是省會中心,但于風景而言,輸于省內其他地區(qū)。而我們下榻貴陽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想報個當?shù)芈眯袌F去荔波小七孔和千戶苗寨二日游。來之前網(wǎng)上查詢,都說貴州的路不好開,跟團更省心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酒店安頓好后下樓去找飯館。花果園街區(qū)人口密集,夜生活熱鬧。站在小區(qū)廣場上看四周高樓,幢幢直插云霄,幾乎都在三四十層以上,給人一種逼仄壓抑感。我心想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存,會不會抑郁?看有家叫農家小院的餐廳人氣頗旺,我們就選擇在這家晚餐,吃得還頗滿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一早出發(fā)去荔波。貴州的景點我跑了不少,但荔波小七孔是沒有去過的。從貴陽城區(qū)出發(fā)到小七孔景區(qū)約三個半小時。沿途叢山峻嶺,隧道眾多,讓人切實感到貴州交通之艱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景區(qū)西門,換乘景交車進去,這是當下旅游景區(qū)的普遍套路。門票可以優(yōu)惠,但景交費童叟無欺,所以現(xiàn)在的景區(qū)大門離核心景點越來越遠,原因都懂的。政府對此也是熟視無睹,聽之任之,苦的是游客的錢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七孔是荔波的旅游標志,但小七孔景區(qū)的七孔古橋也只是整個景區(qū)的一隅之見,能以一隅之見命名整個景區(qū)足見其地位顯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貴州山水美,小七孔是個縮影。整個景區(qū)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種景觀于一體,玲瓏秀麗。我們先坐景交車至臥龍?zhí)队斡[。臥龍?zhí)稙榭λ固匕岛优P龍河的出口處,因攔河壩形成深潭,潭水又從堤壩滾落形成瀑布,狀如一彎彩虹,從上下二個角度欣賞有別樣的美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離開臥龍?zhí)?,又乘車去下一站翠谷瀑布。這是一個類似濕地的景點,除了湖泊濕地,還有一個景區(qū)內落差最大的瀑布,呈扇形多層跌落形態(tài),整個山谷被綠翠環(huán)繞,游客多在此小憩休整,吸氧賞景聽瀑,仿佛置身仙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下一站就是小七孔景區(qū)的核心景點——石上森林。這一段需要全程徒步,直至小七孔古橋。而唯徒步,才能見識這一路絕美風景。它是喀斯特地貌與原始森林完美融合的自然奇觀,森林與巖石縱橫交錯,景色幽深,流水潺潺,人行其間,同自然呼吸,與天地對視,仿佛走入原始森林,塵世被拋之心外。特別壯美的是拉雅瀑布,嘩嘩下泄,振聾發(fā)聵,人被水霧濺濕還樂在其中。而68級跌水瀑布奔流湍急,一路伴奏行人腳步,水色因礦物質浸染而炫彩誘人。人被美景感染是不覺累的,我們走走停停,間或發(fā)呆靜賞山水之妙,由衷贊嘆貴州風景美好。我覺得這一帶景色像極了四川九寨溝,但正因為九寨溝的名氣太過盛大,所以荔波的旅游被奪走了游客稍遜熱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走到小七孔古橋時,游覽也接近了尾聲。古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是當時黔南通往廣西的商旅交通要道。橋面不寬,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植物。橋下是涵碧潭,水面碧綠,兩岸古木參天。導游說過了橋就是廣西了,但實際上這是戲說,真要到廣西境界還有一段距離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覽完小七孔景區(qū),我們接著去西江千戶苗寨,抵達時已近傍晚。都說苗寨的夜晚比白天美麗,因為燈光秀麗。我們訂的是景觀房,與其他團友分而居之,雖價格貴了近一百五,但能在房間欣賞苗寨的夜景心里覺得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約二十年前我是來過千戶苗寨的,那時車子可以直接開到苗寨主街前的停車場,但是現(xiàn)在不行,景區(qū)已經(jīng)圈得很大,必須通過景交車轉運才能進到寨子里。這是時代特色,也是經(jīng)濟驅使。游客無法選擇,即便很不情愿也只能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腦海中留存著第一次來時所見的驚喜,也正是這份美好的記憶使我愿意再一次抵達。但這次真的讓我失望了。二十年前的那份寧靜安逸已經(jīng)沒有了,不大的峽谷中漫山遍野已經(jīng)建滿了樓房,仿佛是在參觀一個大型的房地產項目??拷惶栵L雨廊橋的主街已然成為商業(yè)街,業(yè)態(tài)雷同,看不到苗族同胞的生活狀態(tài)了。導游說只有街上從事?lián)炖鴴呗访姝h(huán)衛(wèi)工作的大媽大姐們才是真正的原住民,其他都是外來客了。這使苗寨基本成了徒有外表的空心寨。街道上最多的是穿著苗族服飾的旅拍者,她們一如既往地陶醉其中將自己化身為美麗的苗寨姑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晚燈亮了,苗寨也愈發(fā)熱鬧了。高昂的喇叭攪動起游客的興奮,而流彩的燈光把山坳里的苗寨裝扮成猶如不夜城。如何通過旅游帶動致富當?shù)匕傩丈?,又充分保護民族的歷史傳承和古寨的原樸風貌?這是至今尚未圓滿解決的普遍難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上午是自由活動,人雖然冷清,卻更能感受古寨的真實。我們先去觀景臺眺望古寨的全景,居高臨下的視野中,一條不算寬敞的白水河穿寨而過,三座風雨廊橋把河兩岸的生活連接起來,沿著山坡高低都是干欄式吊腳樓,但隨著幾年前的一場火災,許多房屋已經(jīng)改成了水泥磚石建筑,少了點原先木建筑的韻味。雨后的山巒云霧飄在半空,給古寨添了層仙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午飯前的間隙,我們順著石階去山上參觀鼓藏堂。在苗寨,銅鼓被視作祖先靈魂居所,鼓藏頭也即苗王,負責掌管象征苗族祖先的銅鼓。我們走進鼓藏堂,只見大廳正中是祖先的祭壇,放置著一個牛頭,左邊則是一面巨大的銅鼓,有位中年男子自稱是苗王的哥哥,我按照他的示范體驗了一把苗寨的祭祀儀式,先是按順時針雙掌撫摸銅鼓三圈,然后雙手和拳用力擊鼓三下;之后再雙手摸牛頭骨,完成祈禱;最后又將右邊的牛頭骨連舉三次過頂。苗族有傳幼不傳長的習俗,現(xiàn)在的鼓藏頭是他的弟弟,一位年輕的后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畢千戶苗寨,心想以后可能再也不會來了。二十年前印象中的美好已經(jīng)被二十年后的過度開發(fā)沖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貴陽,依然下榻原先的維也納酒店。天色仍亮,我們決定再去甲秀樓看看。幾次來貴陽,幾乎沒有好好逛過貴陽市區(qū),這次應該補課。甲秀樓是貴陽市的標志性古建筑,始建明萬歷年間,取“科甲挺秀”之意,旨在激勵貴州學子科舉入仕。其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結構在中國古建筑中也是罕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甲秀樓一側有個翠微園,又稱南庵,在南明河南岸的山岡半腰,附近柳枝搖曳、小徑通幽、景似江南,王陽明在文明書院授課期間多次到南庵游覽,并留有詩作。如今這兒也成了貴陽一景。夜色垂幕,甲秀樓的燈光啟亮,人流如織,貴陽的夜生活開始熱鬧起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