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br> 今天陽光正好,微風(fēng)不燥,又適逢周末,妹夫妹妹特意開車帶著父母前往嘉定南翔古猗園游玩。 五月又稱槐月,正是草木繁茂、百花爭艷的好時節(jié),雖然五年前我已來過猗園,但彼時與此時不光季節(jié)不同,心境亦不同,美景也多有不同。 <p class="ql-block"> 踏入古猗園,仿佛置身于一幅“竹影搖曳花似錦”的精美的畫卷之中。竿竿翠竹隨風(fēng)輕擺,宛如一位位優(yōu)雅的舞者,在陽光的照耀下,投下斑駁的影子。各色花卉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花團(tuán)錦簇,美不勝收。“風(fēng)吹蓮動魚戲蓮”收入取景框的同時,也刻進(jìn)了心里。</p> 最喜園內(nèi)的竹子,金黃人面竹、紫竿方竹、金條竹、菲白竹等品種繁多,形態(tài)各異。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竹的海洋,令人心曠神怡。 大池中,荷葉田田,睡蓮初綻,粉的、白的、黃的,柔嫩嬌艷,與池水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幅絕美的畫卷。而那些盆景更是精致小巧,鶯鶯燕燕,生機(jī)勃勃,讓人愛不釋手。 走在石板路上,聽著耳畔古琴悠悠,如山間清泉,潺潺流淌,更增添幾分雅致與寧靜,仿佛讓人穿越回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雅集盛會。<br> 還喜留神每一個園門及兩側(cè)的楹聯(lián)。 “不可無竹居”“個園”“暗香”“豁然”“瘦影碎月軒”等,每一處小園的名字都獨(dú)具匠心。 在花神廟,留下了十二花神的倩影,也記下了清代文學(xué)家許棫(yu字太眉)撰寫的58字楹聯(lián)——<br> 上聯(lián):海棠開后,燕子來時,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風(fēng),爾且慢到;<br> 下聯(lián): 碧澥傾春,黃金買夜,寒食清明都過了,杜鵑道,不如歸去,流鶯說,少駐為佳。(庚寅仲夏一瓢齋主小晴書 )<div> 其實,園中每副楹聯(lián)都蘊(yùn)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它們與竹子、荷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詩情畫意的世界。<br></div> <br>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br> 古猗園的美景不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還引來了不少美院的學(xué)生在此寫生。他們或坐或立,手持畫筆,專注地描繪著眼前的景致。那一幅幅未完成的畫作,雖還未完全成型,但已能感受到他們對藝術(shù)的熱愛與敬畏。所以成就了古猗園中又一道獨(dú)特的風(fēng)景。<br> “把盞何為?笑醉春風(fēng)愁醉雨;拂弦問月,閑聽秋水淡吟詩。” 走過竹影碎月軒,一壺紅茶,5盞小杯,樹蔭下幾把竹藤椅,小飲小憩小停留。<br> 在這里,時間仿佛都變得緩慢起來。人們沉醉于這美好之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與煩惱。 <br> 在這里,無論是與家人共賞美景,還是獨(dú)自漫步沉思,都能在這片天地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快樂。 人的一生,浮世嘈雜,有何爭不過?又有何放不下?終了,亦不過是半城煙沙。想明白了,苦與樂,都可奉茶。<br> 生活很好,記得微笑,與眾生和解,沒有應(yīng)該怎么過的年紀(jì),只有你想怎么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