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31 日,多云天氣裹挾著二十幾度的微風(fēng),我隨五十余人的戶外團隊踏入山西廣靈磨峪大峽谷。未見雕琢痕跡的原始地貌,已在云端下鋪開了靜默的邀約。 峽谷入口處,山與林率先勾畫出輪廓:兩側(cè)翠峰疊嶂如綠色屏風(fēng),崖間隱現(xiàn)洞穴,似有清泉曾從中溢出。濕地草甸連片起伏,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其間,呼吸里盡是草木清潤的氣息。 最驚艷的是峽谷巖層:上層風(fēng)化石灰?guī)r泛著暖金,下層硅化巖層如銀鱗鋪展??菟诘墓鹊祝瑵舅顺杉?xì)流,石縫間殘留的水洼映著天光,銀白色巖面裸露,更顯冷峻滄桑。 前行時,兩側(cè)山形漸陡:峭壁如刀劈斧斫,奇峰或似鷹嘴突兀,或如巨柱擎天。腳下碎石小徑蜿蜒,每一步都需留意落石,卻又忍不住抬頭,驚嘆于大自然將堅硬巖石塑成這般千姿百態(tài)。 午飯后,細(xì)雨如期而至。巖面被洇染成深金與銀灰的漸變色,草木葉尖凝著水珠,連空氣都泛起薄荷般的清涼。隊伍在濕滑小徑上放緩腳步,卻發(fā)現(xiàn)雨幕中的峽谷,竟比晴日多了幾分朦朧詩意。 行程的溫暖源于同行者:領(lǐng)隊 在前方探路,中間隊員隨時攙扶體力稍弱者,收隊則反復(fù)清點人數(shù)。有人分享防水罩,有人哼唱民謠,笑聲混著雨聲,讓陡峭山路成了流動的情誼長廊。 下午三點,全員準(zhǔn)時抵達(dá)停車點?;赝麔{谷,雨霧正從谷底緩緩升起,為翠峰披上薄紗。這場與枯水期峽谷的重逢,雖未見激流飛瀑,卻在巖層肌理與團隊溫情中,刻下了比水更清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