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拴牛</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1189099</p><p class="ql-block">圖片、視頻:牟將、玉萍</p>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風裹著粽香 ,六月的蟬鳴喚醒了童心。當人們還在享受著端午節(jié)粽香的美味時,六一兒童節(jié)的騎行活動就悄然而至。我們吳忠市自行車運動協(xié)會的一百多名老頑童,身著紅色的騎行服,從吳忠市出發(fā),沿濱河路一路西行,騎向距離吳忠市20公里以外的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景區(qū)。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每日能夠騎行80多公里的老頑童來說,50多公里根本不是事,主要是來享受一起騎行的儀式感、運動感、力量感、快樂感。</p> <p class="ql-block"> 吳忠濱河路,是沿黃河兩岸修建的雙向四車道路。每一條道路兩側都是風景宜人,綠樹成蔭。大大小小的濕地公園、河灘、湖泊,成了花臉鴨、黑鸛、白琵鷺、遺鷗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棲息地,它們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我們的到來,給已經(jīng)風景爆棚的濱河路,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充滿激情和力量的道路。吳忠市多次在濱河路舉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馬拉松活動,也引起了國內外馬拉松愛好者的青睞。</span>每次來到這條路,都會想起自己曾經(jīng)奔跑半程馬拉松的精彩回憶。每天早上,看到這條路上來往奔跑、騎行的男男女女,仿佛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他(她)們就是力量的象征,健康的使者。在這條道路上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許許多多令人矚目的精彩故事。</p> <p class="ql-block"> “安瀾亭”原為黃河邊一小亭,該亭名字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6月視察寧夏時提出的,“保障黃河長久安瀾,確保黃河沿岸安全”的重要講話。該廳是吳忠市黃河岸邊的一個重要地標,也是吳忠市騎行愛好者集合、休息的驛站,區(qū)內外游客的旅行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車輪離開安瀾亭,沿濱河路向西3公里左右,與吳忠隔河相望的黃河樓風景區(qū)盡收眼底。黃河樓又稱中華黃河樓,位于吳忠市青銅峽市(縣級市)黃河之濱,是寧夏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這座樓高108米,由主樓、角樓、牌樓、十二生肖圖騰柱、鎮(zhèn)河鐵牛等附屬建筑和雕塑組成,是黃河文化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沿濱河路再向西20公里左右,我們就到達了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景區(qū)。首先闖入我們眼簾的是青銅峽黃河鐵橋。青銅峽黃河鐵橋始于1958年11月23日動工修建,1959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車。這座鐵橋的建設,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第一座黃河橋梁。黃河鐵橋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歷史的見證。2020年黃河鐵橋被公布為寧夏第一批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 國家5A級旅游區(qū)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景區(qū),不僅有氣勢磅礴的峽谷,歷史悠久的黃河鐵橋,還有大禹文化園、108塔、黃河圣臺、鳥島等膾炙人口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 在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景區(qū) ,我們又來到了2025 年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暨第十屆寧夏吳忠牛首山登山徒步大會的主會場,來自吳忠市各運動協(xié)會、銀川市、固原市徒步登山協(xié)會的近萬名健身愛好者,參加了當天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 騎友阿芳感慨的說:“大禹文化園之行9公里路,像我一波三折的人生,起起伏伏。到坡中間最吃力的地段,我快要堅持不住了。旁邊騎友不斷的鼓勵我,加油、換擋、堅持。我想別人都在堅持,能夠頂住,我為什么要放棄?最終,我終于使出吃奶的勁,爬到了坡頂。爬過最大的坡,所有的路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路亦人生,人生亦路”。</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的騎行,成了我們人生道路上最“粽”重要的快樂儀式。不僅有警車開道,滿目的風景,還有騎行路上大家的相互鼓勵。讓我們切實的感受到了 ,</span>幸福不是擁有多少東西,而是擁有的東西能夠讓你感受到幸福、快樂、滿足。也還是那句口號,我騎行我快樂,我騎行我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