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面文物看山西”,此話盡人皆知。</p> <p class="ql-block">國務(wù)院認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元代以前木建筑,全國 531 處,495 座在山西。</p> <p class="ql-block">法興寺原址,因地下煤礦塌陷,現(xiàn)遷于山西省長子縣東南慈林鎮(zhèn)崔莊翠云山上,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舍利塔,又稱石殿,始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p><p class="ql-block">整個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是我國現(xiàn)存唐代古塔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幢形制的燃燈塔,在我國僅存三處。</p><p class="ql-block">相傳燃燈點燃佛燈,無論天刮東、西、南、北、風,佛燈永不熄滅,長明燈的名字則由此而來,堪稱法興寺一絕。</p> <p class="ql-block">圓覺殿為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重建。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寬大的佛壇上現(xiàn)存彩塑19尊。</p> <p class="ql-block">其中十二圓覺菩薩像,造型俊美,工藝極精,為宋代彩塑佳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以前僅存的 3 座木建筑,全在山西。</p><p class="ql-block">五代時期全國 5 座木建筑,山西有 4 座。</p><p class="ql-block">宋、遼、金時期,全國 183 座木建筑,山西有 150 座。</p> <p class="ql-block">崇慶寺位于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p> <p class="ql-block">法興寺的菩薩,崇慶寺的羅漢。</p><p class="ql-block">宋代塑像的巔峰審美。</p> <p class="ql-block">不來崇慶寺,天下羅漢少看一半。</p> <p class="ql-block"> 宋代窗棱。</p> <p class="ql-block"> 寺里有兩株千年牡丹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信息的海量傳播,加上去年火爆全球的動畫游戲《黑悟空》取景地的宣傳,更是讓山西上黨地區(qū)的“文保”項目,成為了全國新的打卡勝地。</p> <p class="ql-block">此處原稱“玉皇觀”。本想申請文保單位,兩位煤老板聞訊,投資修繕。豈料修繕尚未完工,資格被永久開除。</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玉皇觀的大名,也已經(jīng)歸了它處。</p> <p class="ql-block">凌霄寶殿內(nèi),留下幾排嶄新的泥塑。</p> <p class="ql-block">所幸這里還有一處熱點 一一 上世紀五十年代,紅透全國的“土豆山藥蛋派”鄉(xiāng)土作家代表,趙樹理同志,曾在此居住、工作多年。</p> <p class="ql-block">我小時候都讀過他的書。但是現(xiàn)在和以后的年輕人,怕是不會再有人知道他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務(wù)院簽發(fā)的文物保護令。在山西遍地都是,于是當?shù)睾喎Q為“文保”項目。路邊的指示牌上,景點的介紹上,都是這樣稱呼,言簡意賅。</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長治玉皇觀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長治玉皇觀,位于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城南。</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五鳳樓。</p><p class="ql-block">五鳳樓為玉皇觀的山門古樓,始建于元代。當今世界上,只有三座五鳳樓,一座在北京,一座在日本京都,最后一座就在此了。</p> <p class="ql-block">桑木獨梯,刻制踏階,可攀踏至樓上。</p><p class="ql-block">當今能登樓的木制建筑可不多了,天津薊縣的獨樂寺,山西應(yīng)縣的木塔,早年都是隨便上,后來給點錢就能上,現(xiàn)在給錢都不讓上了。</p> <p class="ql-block">四根圓形通天木柱直達屋頂,頂部八卦藻井,斗拱迭澀十分精制。</p> <p class="ql-block">前檐柱頭科十一踩斗拱五下昂,明間補間科出四十五度斜昂,次稍間補間科與柱頭科踩數(shù)相等,唯櫨斗形制略有變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日,和兩位關(guān)注,并熱愛文保項目的同學,用四天的時間(不計來回路程兩天),尋著《黑悟空》的足跡,游歷了晉東南長治市附近的 22 處文保單位。</p><p class="ql-block">順便還游覽了兩處太行山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開化寺初名清涼若蘭,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區(qū)西北處。創(chuàng)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p><p class="ql-block">金皇統(tǒng)元年(1141年),建觀音閣,歷經(jīng)元明清各代,屢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開化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大悲閣為明代建筑,大雄寶殿為宋代建筑,東隅觀音閣為金代遺構(gòu),后院東配殿及東西角樓為元代建筑,其余皆為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開化寺的主要文物價值,在于開化寺大雄寶殿中的壁畫。這是中國現(xiàn)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壁畫。</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梁架上仍保留宋代彩繪,殿內(nèi)四壁保留著繪成于北宋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的壁畫,主題內(nèi)容是佛傳故事。</p> <p class="ql-block">畫面建筑瑰麗,人物形象逼真,服飾色彩鮮艷,衣褶線條流暢,頗富美感質(zhì)感。堪稱壁畫佳作。</p> <p class="ql-block">以前去過多次的山西文保項目,全都是高、大、上的形式存在。</p><p class="ql-block">從北面的大同云崗石窟、北岳懸空寺、應(yīng)縣木塔 …… 直到晉南運城的永樂宮,都帶有皇家的背景色彩。</p> <p class="ql-block">鐵佛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米山鎮(zhèn),米西村上西門街鐵佛寺巷內(nèi)。</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高平鐵佛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高平鐵佛寺,坐北向南,為單進四合院,院落中軸線北端為正殿。</p> <p class="ql-block">鐵絲相對木簽竹簽的造型來說,可以柔、彎、曲、疊、加、折,相對木簽、竹簽等僵硬的骨架,造型立刻變得豐富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高平鐵佛寺每一尊造像的身上,都運用了大量的鐵絲鐵線,以及草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晉東南長治這一帶的寺院,就沒有了官家的背景,全是當?shù)剜l(xiāng)紳、大戶人家和普通百姓集資所建,所以規(guī)模普遍都很小,數(shù)量很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市區(qū)東南,原名永德寺,因寺側(cè)有定林泉,更名為定林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南北朝。</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定林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依山而建,建筑規(guī)模宏大,寺中軸線上分列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p> <p class="ql-block">此行所見最大規(guī)模的寺院,就是青蓮寺,這也算是當年的皇家寺院了。</p><p class="ql-block">彼時這里距洛陽直線距離幾十公里,雖在崇山峻嶺之中,但往來不難。</p><p class="ql-block">可在現(xiàn)代就成了問題,當初梁思成和林徽因?qū)ふ伊撕芫?,都沒有找到青蓮寺,成為遺憾。</p><p class="ql-block">2006 年修通了公路,與外界建立了聯(lián)系,如今周邊還建立了野營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青蓮寺初名硤石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區(qū)東南的寺南莊北側(cè)硤石山中。</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青蓮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青蓮寺分上、下兩寺,下(古)寺建于北齊天保年間;上(新)寺建于唐大和二年。</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現(xiàn)存唐、宋、明、清諸代碑刻十通,真、草、隸、篆,各種字體齊備,是研究寺廟歷史及書法藝術(shù)的珍貴資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蓮花的顏色也分等級,青色為最高等級。</span></p><p class="ql-block">因寺內(nèi)的釋迦牟尼端坐于蓮花座之上,故朝廷命名此寺為青蓮寺。</p> <p class="ql-block">文物價值,以其現(xiàn)存54尊唐、宋彩塑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山西東部與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刀劈斧削般的壁立萬丈,被形容為“中國的脊梁”。</p><p class="ql-block">其間有幾處風景秀麗的大峽谷,相對落差大約 1000 米左右,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這次我們安排了一天的時間,去游覽了其中的一處 一一 八泉峽。</p><p class="ql-block">一天爬山雖然辛苦,可調(diào)劑了整天在村子里找“民宅”的枯燥。</p> <p class="ql-block">老了,爬山不拄根棍兒都不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