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遇武漢,這座被譽為“江城”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省通衢(qú)”的</span>城市,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位于中國腹地中心,長江與漢水在此交匯,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漢不僅是內(nèi)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中游的航運中心,其高鐵網(wǎng)輻射大半個中國,更是華中地區(qū)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這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古城,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武漢見證了無數(shù)歷史變革。我利用三天半的時間,奔赴武漢十大地標性景觀,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p> 武漢長江大橋 <p class="ql-block"> 武漢長江大橋,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是武漢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連接漢陽區(qū)與武昌區(qū),將武漢三鎮(zhèn)連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連接起中國南北的大動脈,串起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鐵路,結(jié)束了中國南北方鐵路靠輪船連接的歷史,對促進中國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題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 憑欄遠眺,江水靜靜地流淌,看著一趟趟列車穿橋而過,不禁為新中國建設(shè)者的智慧與魄力而贊嘆。</p> 黃鶴樓 <p class="ql-block"> 黃鶴樓,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長江邊上的蛇山之巔,是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國家5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孫權(quán)為軍事目的筑城建樓用于瞭望。此后屢建屢毀,現(xiàn)存的黃鶴樓以清代同治樓為藍本,于1981年破土動工重建,1985年落成開放。</p> <p class="ql-block"> 夜晚,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的黃鶴樓更加璀璨奪目,與之不遠的武漢長江大橋邊,江面和路面車船熙熙攘攘、燈火闌珊。此時,崔顥筆下“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悵惘,已蕩然無存。</p> 黎黃陂路 <p class="ql-block"> 黎黃陂路,在1900年由俄租界當(dāng)局修建,1925年中國收回俄租界。1997年,江岸區(qū)將其打造成為街頭博物館并加以保護性活化利用。</p> <p class="ql-block"> 自1861年漢口開埠后,列強紛紛涌入武漢,在黎黃陂路周邊劃分了英、法、俄、德、日五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lǐng)事館、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gòu)和100多家洋行,成為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F(xiàn)黎黃陂路保留了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筑,成為這段屈辱歷史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黎黃陂路以“洋氣、小資、浪漫”著稱,已經(jīng)是著名的“慢生活”網(wǎng)紅街。</p> <p class="ql-block"> 這座巴公房子,是一座具有俄羅斯風(fēng)格的建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wǎng)紅打卡建筑。</p> <p class="ql-block"> 武漢中共中央機關(guān)舊址</p> <p class="ql-block"> 八七會議舊址</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從黎黃陂路轉(zhuǎn)到青島路上,這里曾經(jīng)是英租界的洋建筑。</p> <p class="ql-block"> 青島路片歷史文化街區(qū),形成于19世紀下半葉,位于漢口最早建設(shè)的租界地-英租界,是近代中國7個英租界之一。</p> <p class="ql-block"> 保安洋行舊址</p> <p class="ql-block"> 走在這條路上,雖然浪漫、小資的異域風(fēng)情讓人爽心悅目,但也警示我們不忘恥辱,奮發(fā)強國!</p> 江漢路 <p class="ql-block"> 江漢路,位于漢口中心地帶,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yè)老街。歐陸風(fēng)格、羅馬風(fēng)格等不同風(fēng)格的建筑物,使江漢路成為了“二十世紀建筑的博物”。</p> <p class="ql-block"> 漢江關(guān)大樓是武漢標志性建筑之一,1924年建成的一座具有英國古典主義風(fēng)格的百年建筑。曾經(jīng)是武漢海關(guān)的辦公大樓,高40米的鐘樓,現(xiàn)在到整點時間,依舊敲鐘報時。</p> <p class="ql-block"> 獨具特色的中國光大銀行</p> <p class="ql-block"> 中國中信銀行</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商銀行</p> <p class="ql-block"> 江漢路步行街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以及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一起被稱為中國大都市的“五朵金花”。</p> 古德寺 <p class="ql-block"> 古德寺是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的漢傳佛寺,建筑風(fēng)格糅合了印度、哥特式、古希臘、伊斯蘭、緬甸等多種建筑風(fēng)格,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教文化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古德寺被譽為“漢傳佛寺第一奇觀”、“佛教勝地一大奇景”、“小吳哥窟”,還被稱為世界唯二、國內(nèi)漢傳佛寺第一奇觀。</p> <p class="ql-block"> 圓通寶殿是古德寺的核心建筑,殿基呈正方形,采用哥特式建筑設(shè)計,內(nèi)外墻之間有回形柱廊,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 殿頂?shù)木抛鹚俜戮挼榘㈦y陀寺風(fēng)格,主塔象征須彌山,外圍四座象征四大部洲,中間四座象征佛的四智。</p> <p class="ql-block"> 而天王殿則為中國傳統(tǒng)的徽派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象這樣中式和歐式風(fēng)格的寺廟同居一處,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多種外國建筑風(fēng)格融為一體的中國寺廟也是第一次看見,真是令人大開眼界!</p> 曇華林 <p class="ql-block"> 曇華林,位于武昌老城區(qū)東北部,始建于1371年,距今有650多年的歷史,全長1200米,這里曾是英美意等國傳教、辦學(xué)、行醫(yī)之地,辛亥革命的搖籃,沉淀了大量歷史、人文、建筑藝術(shù)等遺跡,有著“活著的武漢近代史書”之稱,是武漢市唯一的歷史文化風(fēng)貌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 崇真堂,始建于1864年,是美國基督教圣公會在武漢興建的第一座教堂,也是武漢現(xiàn)存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瑞典教區(qū)舊址,整個建筑群依山就勢,是典型的北歐風(fēng)格建筑,極具歐式古典主義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錢園,是錢鐘書故居。</p> <p class="ql-block"> 很獨特的可以乘坐上山的小火車。</p> <p class="ql-block"> 徐公館,是北洋軍閥徐源泉的故居,建筑風(fēng)格中西合璧,內(nèi)部裝飾精美,展示了當(dāng)年的生活場景和歷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曇華林,有許多特色的咖啡店、書店、飲品店、美食店、寵物店、照相館和文創(chuàng)小店等,這些店鋪給這條老街注入了新的生機,具有濃濃地文藝氣息。</p> <p class="ql-block"> 年輕的姑娘和小伙子在這里游玩、打卡、拍照的特別多,我太怕人擠人啦,所以走馬觀花地轉(zhuǎn)了轉(zhuǎn)。</p> 武漢大學(xué) <p class="ql-block"> 武漢大學(xué),不僅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xué)、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shè)高校,而且校園環(huán)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環(huán)境優(yōu)美,風(fēng)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 武漢大學(xué)的校訓(xùn)</p> <p class="ql-block"> 我們請了一個私人導(dǎo)游,開車帶我們游武漢大學(xué)。</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們來到珞珈山,武漢大學(xué)制高點,可俯瞰東湖和武漢景色。有周恩來故居,郭沫若、郁達夫、蔣介石別墅。</p> <p class="ql-block"> 周恩來在武漢大學(xué)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 老齋舍,是武漢大學(xué)最早的學(xué)生宿舍,也是校園早期建筑群之一。1931年竣工。由四棟宿舍組成,三座羅馬券拱門將四棟宿舍連為一體?,F(xiàn)在是博士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 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是武漢大學(xué)標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獅子山頂。</p> <p class="ql-block"> 武漢大學(xué)的第一任校長——王世杰</p> <p class="ql-block"> 武漢大學(xué)的行政樓行政樓,是武大早期著名建筑之一。由美國建筑工程師開爾斯等設(shè)計,1936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櫻花大道,位于老圖書館下方。每年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賞花游人絡(luò)繹不絕,可惜我們錯過了。</p> <p class="ql-block"> 鯤鵬廣場</p> <p class="ql-block"> 從武漢大學(xué)南門出來就是東湖的凌波門,這里是觀日落、日出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有幸看到了武漢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 凌波門這座棧橋原為武漢大學(xué)體育教學(xué)游泳池設(shè)施,已有69年歷史。</p> 東湖 <p class="ql-block"> 武漢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被譽為“武漢之肺”。湖水清澈,綠樹成蔭,是城市中的一片綠洲。水面面積達到33平方公里,約為杭州西湖的五倍,國家5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東湖面積太大,沿湖綠道就有105公里。愛運動的我,選擇騎行游東湖。</p> <p class="ql-block"> 在東湖湖心島,看到排列整齊的帆船??磥砣粘S蟹?xùn)練和比賽。</p> <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湖心島廣場,看到了觀光氦氣球。</p> <p class="ql-block"> 一走進來,道路兩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人也立刻神清氣爽。在來的路上,擔(dān)心昨日在黃鶴樓的擁擠和煩熱在今日會重演,沒想到今天是如此的爽心悅目,我們來的比較早,人也少,我們邊騎邊玩,一上午騎了20多公里,輕松又開心。</p> 湖北省博物館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F(xiàn)有館藏文物24萬余件(套),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套),以青銅器、戰(zhàn)國秦漢漆木器、楚秦漢簡牘、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為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有南北主館和東西館,太大了,因時間有限,我快速地上下樓之間穿梭地打卡十大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編鐘,1978年在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編鐘重達5噸,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揭示了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高造技藝。同時,曾侯乙編鐘也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光輝成就,為今天古音律和編鐘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為國務(wù)院禁止出境的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編鐘共刻銘文3755字,這些銘文與編鐘的音響互通互證,記錄了約2400年前中國的音樂理論與實踐,被專家譽為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紀全世界唯一的有聲文獻。</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編鐘是實用樂器,至今仍可以演奏。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鐘十二個半音齊備,音高穩(wěn)定,音域?qū)拸V,音色體系宏大。</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5.20”,正好趕上博物館有義務(wù)講解員給講解,講了大約一個小時,聽了以后感覺太震撼啦!在24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編出這樣的音律,又鑄造出這么規(guī)模宏大的青銅器,然后由5人合奏出美妙的音樂,簡直太不可思議了。</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曾侯乙編鐘的配鐘,放在編鐘的前方或者側(cè)面。</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于湖北荊州市楚國貴族墓,劍身紋路清晰,無銹跡,雖歷經(jīng)2500多年依然鋒利無比,寒光四射,被譽為“天下第一劍”。</p> <p class="ql-block"> 鄖縣人頭骨化石,出土于湖北鄖縣,兩具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保存了完整的腦顱和基本完整的面顱,是研究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對于探討中國乃至東亞地區(qū)早期人類的發(fā)展具有關(guān)鍵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元代青花瓷珍品,瓶身繪制了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的“四愛”圖案,造型優(yōu)美,色彩鮮艷。此瓶被譽為“陶瓷中的熊貓”。</p> <p class="ql-block">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展開全長87.4厘米 寬5.2厘米,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長卷“連環(huán)畫”,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漆畫之一,生動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楚人貴族出行的場面,體現(xiàn)了楚國漆器制作工藝的極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虎座鳥架鼓,楚國樂器,以香樟木制成,左右對稱,造型精美,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之一,常出現(xiàn)于祭祀、戰(zhàn)爭、豐收等場合。</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尊盤,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采用了多種復(fù)雜的鑄造工藝,整個裝飾紋飾繁縟[rù],尊體上有28條龍、32條蟠螭,盤體裝飾龍56條,蟠螭[chī]48條,紋飾細膩精美,展現(xiàn)了先秦時期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shù)。</p> <p class="ql-block"> 云夢睡虎地秦簡,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夢睡虎地,共1155枚,4萬多個工整的秦隸漢字,是迄今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體系最完善的秦代法律文書檔案,秦律對漢代以及其后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因石家河文化玉神人面像和梁莊王墓金器兩件鎮(zhèn)館之寶外出參展,無緣相看。</p> <p class="ql-block"> 每次走進博物館都能學(xué)習(xí)到很多知識,開拓視野,但總感覺自己好淺薄,需要學(xué)習(xí)的知識很多。</p> 光谷空軌 <p class="ql-block"> 我專程來體驗武漢國內(nèi)首條開通運營的一條懸掛式單軌鐵路——光谷空軌,它居然是倒掛在10米以上的半空中運行,太吸引眼球了,而且是全線智能無人駕駛,帶著種種好奇,坐上了光谷光子號,傻傻的我,居然以為人坐在上面也會倒掛呢!走進去才知道,和我們坐地鐵是一樣的,景觀太好了,全車空中270度觀景,就連地板都是鏤空的玻璃,全程10.5公里,設(shè)有6站,時速60公里,平穩(wěn)無噪音,簡直就像空中飛行,感慨我的國先進的永磁技術(shù)和科技的進步!</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們來到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的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吃晚飯。</p> <p class="ql-block"> 這里復(fù)合了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商業(yè)步行街區(qū)以及住宅 “五位一體”的大型城市中心建筑群,可同時容納100萬人在這里逛街,是武漢的城市名片和旅游地標。只可惜,我沒有走進去逛一逛。</p> <p class="ql-block"> 最讓我感嘆的是這里的地鐵站,建設(shè)的又大又氣派,就象飛機場航站樓一樣。</p> <p class="ql-block"> 這趟武漢之行,如同展開一幅氣勢磅礴的立體畫卷。九省通衢的獨特區(qū)位,賦予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發(fā)展優(yōu)勢,坐擁長江黃金水道與富饒資源,自古便是兵家必爭、商賈云集的南方重鎮(zhèn)。行走其間,既能觸摸到產(chǎn)業(yè)脈搏的強勁躍動——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蓬勃生長,汽車制造與鋼鐵工業(yè)熠熠生輝,共同勾勒出武漢經(jīng)濟騰飛的堅實軌跡;也能邂逅城市的雙面風(fēng)情:荊楚千年文脈在黃鶴樓飛檐、曇華林巷陌間流淌,現(xiàn)代都市的霓虹光影與車水馬龍交織成繁華盛景。波瀾壯闊的長江奔騰不息,市井街巷的熱干面香氣、過早吆喝聲溫柔綿長,這座城市將雄渾與細膩、歷史與現(xiàn)代完美交融,讓人一旦踏入便沉醉其中,離開后仍魂牽夢縈,滿心期待著下一次重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