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陽光還帶著一絲溫柔,老蔣和劉先生便已精神抖擻地出發(fā)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城中的另一家酒店,那里有一位特殊的老友正在等候。這位老友正是十年前與老蔣、劉先生合作并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的《六十歲再出發(fā),開著房車去旅行》的團長。三人相見,回憶往昔,感慨萬千,歲月的痕跡雖已爬上眉梢,但眼中閃爍的光芒卻依舊明亮,仿佛回到了當(dāng)年意氣風(fēng)發(fā)的年代。暢談許久,老蔣和劉先生才依依不舍地告別老友,馬不停蹄地返回接上我們,隨即驅(qū)車前往我們下一個目的地——貝倫塔。</p><p class="ql-block">汽車在寬闊的道路上疾馳,窗外的景色如畫卷般展開。不多時,一座莊嚴雄偉的紀念碑映入眼簾,這便是葡萄牙海外戰(zhàn)士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建于1994年,是為紀念在葡萄牙殖民戰(zhàn)爭中陣亡的將士而設(shè)立的。紀念碑整體造型莊重肅穆,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向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紀念碑的存在,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和平的珍視,它時刻提醒著人們,和平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貝倫塔(Torre de Belém),是坐落于里斯本的十六世紀防御工事,修建于葡萄牙文藝復(fù)興高潮時期,為葡萄牙曼努埃爾風(fēng)格的杰出代表,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此塔不僅是見證葡萄牙曾經(jīng)輝煌的歷史遺跡,它的獨特建筑風(fēng)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世界各地旅游觀光者,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鏡頭的一個風(fēng)景點。歷史上被用作海關(guān)、電報站、甚至是燈塔,也曾利用貯藏室改造成地牢作為監(jiān)獄。在大航海時代,也是航海家們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貝倫塔融合了哥特式、摩爾式和曼努埃爾式建筑元素,是葡萄牙特有的一種建筑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它以獨特的扭轉(zhuǎn)柱子、貝殼裝飾和精美的石雕而聞名,這些裝飾展示了曼努埃爾式建筑的復(fù)雜性和藝術(shù)性。</p><p class="ql-block">塔樓外部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包括圣文森特像(里斯本的守護神)、阿拉伯風(fēng)格的窗戶和陽臺等</p> <p class="ql-block">從陽臺眺望海面</p> <p class="ql-block">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首次實現(xiàn)了環(huán)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圓的,這一壯舉為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為了紀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葡萄牙在里斯本貝倫塔附近的海旁廣場上建造了一座航海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氣勢恢宏,外形如同一艘展開巨帆的船只駛向大西洋,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征。</p><p class="ql-block">紀念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頭站立者即為亨利,他手拿帆船模型,凝望遠方的大海,幻想著遙遠的東方。隨同出發(fā)的航海家們也位列其中,此外還有葡國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傳教士和科學(xué)家,以紀念葡萄牙300年來開拓海洋的光輝歷史。</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的標(biāo)志是游客打卡留念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離開貝倫塔看見遠處的耶穌巨像,它是受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的基督巨像的觸發(fā)而建造。</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佩達德角的高速公路上,陽光透過車窗灑在車內(nèi),將一切都染上了一層金黃。窗外,風(fēng)景如梭般后退。突然,一陣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旅途的寧靜。循聲望去,只見一隊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正飛馳在公路上,如同脫韁的野馬,在高速公路上劃出一道道矯健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他們身著騎行服,頭戴色彩斑斕的頭盔,這些年輕人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無畏的激情,盡情享受著風(fēng)馳電掣帶來的快感。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與周圍沉穩(wěn)行駛的汽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高速公路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p><p class="ql-block">這隊摩托車隊仿佛是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騎兵,整齊劃一地行駛著,卻又充滿了自由奔放的氣息。他們盡情揮灑著青春的汗水,感受著速度與激情的碰撞,將旅途的疲憊和煩惱拋諸腦后。</p><p class="ql-block">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們不禁感嘆青春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貴?;蛟S,他們正代表著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一種敢于冒險、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感染了我們,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旅程充滿了期待和憧憬。我們加快了車速,繼續(xù)向佩達德角駛?cè)ィプ穼儆谖覀冏约旱娘L(fēng)景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佩達德角(Ponta da Piedade)?是葡萄牙阿爾加維大區(qū) 拉哥斯(Lagos)小鎮(zhèn)的著名自然景觀,以其壯麗的石灰?guī)r海岸線和獨特地貌聞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海蝕形成的海柱、巖石拱門和洞穴組成,裸露的懸崖呈現(xiàn)金色,與碧綠海水形成鮮明對比?。</p> <p class="ql-block">與澳洲的十二門徒有點相似</p> <p class="ql-block">我個人覺得比澳洲的十二門徒更壯觀</p> <p class="ql-block">在自然巖洞中穿行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拉哥斯是葡萄牙南部熱門的旅游小鎮(zhèn),位于阿爾加維首府法魯以西,人口約3萬人,因其周邊千仞萬壑的壯麗海岸線而著名于世。拉哥斯至今仍保有大發(fā)現(xiàn)時代的歷史烙印,摩爾人和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文化同樣深刻影響了拉哥斯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老蔣欲與拉哥斯標(biāo)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拉哥斯吃墨西哥菜作為晚餐</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老蔣駕駛著大奔,向著西班牙的塞維利亞進發(fā)。夜色逐漸降臨,車窗外的風(fēng)景在朦朧中飛速后退。塞維利亞,這座充滿歷史與風(fēng)情的城市,在我們的期待中漸漸逼近。</p><p class="ql-block">隨著我們深入城市,街道變得越來越狹窄,錯綜復(fù)雜的小巷仿佛迷宮一般。我們的酒店就隱藏在其中,這給我們的導(dǎo)航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在高樓林立的大街上,導(dǎo)航還能準確無誤地指引我們,但一進入這些小巷,它就開始變得混亂起來。</p><p class="ql-block">“看來我們需要找個地方停車,我下去看看。”劉先生說著,打開車門,融入了夜色中。</p><p class="ql-block">我們找了一個相對寬敞的角落停車,劉先生步入小巷。巷子里的路凹凸不平,石板路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斑駁不堪。兩旁的墻壁上,古老的涂鴉和褪色的招牌交織在一起,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p><p class="ql-block">不一會劉先生就回來告訴我們已找到酒店,并小心翼翼地引導(dǎo)我們穿過了小巷,終于來到了酒店門口。此時,時針已經(jīng)指向了深夜十二點。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當(dāng)我們看到酒店門口溫暖的燈光時,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p><p class="ql-block">這是酒店的客房,有家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是劉先生精心制作的第五天行程的視頻總結(jié)。</p> <p class="ql-block">早上女士們坐在酒店沙發(fā)上合影,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是否有家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點,我們在塞維利亞高鐵站的麥當(dāng)勞品嘗早餐。聽聞這家麥當(dāng)勞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呢。</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p> <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a)是1929年為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建造的標(biāo)志性建筑群,由建筑師阿尼巴爾·岡薩雷斯設(shè)計,融合了文藝復(fù)興、摩爾復(fù)興和巴洛克風(fēng)格,以半圓形布局、58個省份壁龕和護城河拱橋為特色,現(xiàn)為世界最美廣場之一?。</p> <p class="ql-block"> 直徑200米的半圓形紅磚建筑群,兩端聳立74米高的尖塔(象征天主教雙王),中央噴泉與515米護城河構(gòu)成軸線。????</p> <p class="ql-block">58個壁龕之一,上面顯示:巴倫西亞。</p> <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街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塞維利亞大教堂。塞維利亞的大教堂建于15世紀,是哥特式建筑,規(guī)模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倫敦圣保羅教堂,在歐洲排名第三。教堂內(nèi)部有火焰狀的翼狀拱頂,形成高大的內(nèi)部空間,主要有王室座堂、主座堂、珍藏館、祈禱廳等。教堂內(nèi)的王室座堂是西班牙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早期作品。在建筑物簡潔的幾何造型結(jié)構(gòu)及其拱形圓頂?shù)谋砻娑疾紳M了富麗堂皇的紋樣裝飾。主座堂圍以精美的花葉形鐵柵,尤其是在巨型祭壇裝飾屏上刻滿人物,教堂內(nèi)還有珍寶室和哥倫布的墳?zāi)?。珍藏館內(nèi),展出了各種各樣華麗珍貴的帷幔、法衣、贊美詩集、唱詩班用的經(jīng)書架等宗教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大教堂內(nèi)的四王抬的是哥倫布 的棺材,由西班牙的四個公國國王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和納瓦拉抬著。這象征哥倫布對西班牙的貢獻,尤其是他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推動了西班牙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哥倫布的紀念碑上刻有這樣一句話:“這里躺著一位英雄,他改變了人類對地球的認知。這里躺著一位魔鬼,他的出現(xiàn)給美洲帶來了災(zāi)難和痛苦。”這句話既贊揚了哥倫布的探險精神,也指出了他帶來的歷史影響。不管怎么說,哥倫布給我們的印象是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教堂祈禱室之一</p> <p class="ql-block">祁禱室之二</p> <p class="ql-block">中午一點,我們踏上了前往英屬地——直布羅陀的旅程。陽光明媚,天空一片湛藍,我們的心情如同這天氣一般晴朗。直布羅陀,這個位于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英國海外領(lǐng)地,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而聞名。</p><p class="ql-block">隨著我們的接近,直布羅陀的地標(biāo)——直布羅陀巖逐漸映入眼簾。這座巨大的石灰?guī)r巨石高聳入云,氣勢磅礴,成為了這個地區(qū)的象征。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這座神秘之地的究竟。</p><p class="ql-block">入境的過程比我們想象的要順利。盡管禁止拍照,但工作人員并沒有為難我們。他們友好而專業(yè),迅速地檢查了我們的護照和簽證,然后微笑著歡迎我們進入直布羅陀。</p><p class="ql-block">我們感到非常幸運和感激。順利入境讓我們對直布羅陀的好感倍增。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個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地方,體驗它的文化和歷史。</p><p class="ql-block">我們踏上了直布羅陀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我們知道,這將是一次難忘的旅程,我們將盡情享受這個獨特地區(qū)的美麗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直布羅陀之柱 在古希臘神話中象征著世界的盡頭,標(biāo)志著地中海航線的終點和浩瀚大西洋的開端?</p> <p class="ql-block">這個燈塔是直布羅陀的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們中午趕路,錯過了飯點,饑腸轆轆中在網(wǎng)上找了一家餐廳。然而,跟著導(dǎo)航七拐八拐,卻怎么也找不到地方。向一個當(dāng)?shù)貗D女問路,她卻似乎不理解,一臉茫然。正當(dāng)我們一籌莫展時,一個七十歲左右的男子路過,他聽到我們的困擾后,熱情地拿出手機,幫我們聯(lián)系了不遠處的餐廳老板。在他的幫助下,老板答應(yīng)為我們提前開門營業(yè)。</p> <p class="ql-block">這位熱心的長者名叫喬尼,曾在英國安全部工作,現(xiàn)已退休,這鎮(zhèn)上三萬多位居民他基本認識。</p> <p class="ql-block">這么漂亮的海邊小鎮(zhèn)怎么也得留影</p> <p class="ql-block">合影更少不了</p> <p class="ql-block">喬尼陪我們喝兩杯,并說5月8日是二戰(zhàn)歐洲勝利紀錄日,今天恰巧5月8日。大家舉杯共同慶祝這一紀念日,喬尼還為我們每個人兌換了一個5先令的英磅以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為二戰(zhàn)勝利紀念日干杯</p> <p class="ql-block">喬尼為我們點的晚餐豐盛而可口</p> <p class="ql-block">烤魷魚</p> <p class="ql-block">炸海鮮等。這頓豐盛的中晚餐只化了一百三十多歐。</p> <p class="ql-block">飯后告別了喬尼,我們?nèi)ジ浇牡貥?biāo)打卡。</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巨型巖石是直布羅陀的象征。離開直布羅陀我們返回了西班牙,并向畢加索出生地馬拉加行馳。</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段劉先生做的視頻給這天的行程做一個小結(jié)</p> <p class="ql-block">5月9日上午十點,我們離開馬拉加居住的酒店,第一站來到了畢加索出生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nèi)景</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生平簡介</p> <p class="ql-block">畢竟加索畫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參觀畢加索童年居住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的家譜</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的父母及曾用過的一些衣物</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畢加索與妹妹</p> <p class="ql-block">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書房</p> <p class="ql-block">在去另外一個畢加索博物館時經(jīng)過一個古歌劇院遺址。我們的大班長、一位業(yè)余歌唱家在此歌興大發(fā),高唱一曲《我的太陽》,引來路人拍照喝彩。</p> <p class="ql-block">在晴朗天空下,古城堡與茂盛植被交織,訴說歲月的緘默。穿梭于綠意與輝煌之間,聆聽時光鐫刻的溫柔回響。于塵世中邂逅這歷史與自然相融的絕妙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這百年街巷內(nèi),于塵世的喧囂中,捕捉那一抹屬于街巷的浪漫與安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7年世博會的廣告</p> <p class="ql-block">在燦爛的陽光下,邂逅廣場上雕像與藍色鮮花交織的美麗畫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站在馬拉加畢加索博物館的門前,心中涌起一絲遺憾。由于沒有提前購票,我們只能與這座藝術(shù)殿堂失之交臂。然而,不愿就此離去的我們,決定在博物館的門口留下我們的足跡。我們微笑著,按下快門,讓這一刻定格。雖然未能親眼目睹畢加索的杰作,但我們的心中已充滿了對藝術(shù)的向往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老的巷口,抬頭仰望前面的馬拉加大教堂。</p><p class="ql-block">隨后我們的大奔向馬德里方向前進。</p> <p class="ql-block">離開馬拉加我們的車沿著地中海向格林納達行駛。</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我們抵達了格林納達阿爾罕布拉宮。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去里面參觀過,這次就在外面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內(nèi)容不多,請欣賞劉先生制作的視頻,里面有老蔣在古劇場前演唱的《我的太陽》。</p> <p class="ql-block">早上離開酒店我們第一站來到了馬德里的馬約爾廣場,恰逢廣場舞臺上有表演。</p> <p class="ql-block">學(xué)生們在進行疊人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們拍照的時候,一位游客硬要擠進來與我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離開馬約爾廣場,我們沿著蜿蜒的街道前往馬德里西班牙廣場。途中,一個獨特的景象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是一面貼滿白色紙條的心愿墻。紙條上寫滿了各種字跡,承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當(dāng)?shù)鼐用竦男脑概c夢想。有的紙條上寫著對愛情的期盼,有的則是對未來的憧憬。這面墻仿佛成了一個小小的宇宙,匯聚了無數(shù)人的希望和情感。我們在墻前駐足,心中充滿了對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對生活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到了馬德里西班牙廣場,天空中突然聚集起烏云,一場突如其來的雨降臨。我們慌忙躲進旁邊的小賣部,站在大傘下,看著雨滴打在地面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雨勢越來越大,我們卻意外地感到一種悠閑和愜意。小賣部的老板熱情地拿出幾瓶啤酒,我們便在雨中,躲在大傘下,悠閑地喝起了啤酒,享受著這意外的寧靜時刻。雨滴打在傘面上,發(fā)出悅耳的滴答聲,與啤酒瓶碰撞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交響曲。我們聊著天,看著雨水順著傘骨滑落,感受著雨水帶來的清涼。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我們忘卻了城市的喧囂,只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不知過了多久,雨漸漸停了,我們走出大傘,來到了西班牙廣場著名的銅像前。</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廣場的核心景點無疑是塞萬提斯紀念碑,這座紀念碑自1916年建成以來,便成為了紀念西班牙文學(xué)巨匠塞萬提斯逝世三百周年的象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塞萬提斯雕像的正前方,擺放著《堂吉訶德》中的兩位主人公——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的銅像,生動地再現(xiàn)了小說中的經(jīng)典場景。</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紛紛在此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離開廣場我們到這家餐廳吃正宗的西班牙料理</p> <p class="ql-block">這家餐廳的海鮮飯不咸,海鮮多量足。</p> <p class="ql-block">烤魚</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著名的生火腿片</p> <p class="ql-block">飯后我們步行去附近的馬德里皇宮</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們當(dāng)中幾個人曾參觀過皇宮,所以就在外面逛逛</p> <p class="ql-block">欄桿外看皇宮</p> <p class="ql-block">皇家教堂</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在皇宮對面的咖啡廳喝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街景一</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街景二</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街景三,這尊銅像的屁股被游客摸得閃閃發(fā)亮。</p> <p class="ql-block">晚上七點我們在馬德里斗牛場看斗牛表演</p> <p class="ql-block">表演開始前已坐無座席</p> <p class="ql-block">表演開始</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共有八頭牛出來表演,其中兩頭牛開背失敗,一共殺了六頭公牛。</p> <p class="ql-block">這頭公牛被開背失敗,讓一群母牛接回后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欲看斗牛表演,請看劉先生做的視頻。特別是他精心記錄的斗牛表演,更是引人入勝。這段視頻不僅捕捉了斗牛表演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更通過劉先生獨特的視角和專業(yè)的剪輯,將觀眾帶入了這場充滿激情與勇氣的視覺盛宴。</p><p class="ql-block">看完表演,老蔣驅(qū)車帶著大家前往近瓦倫西亞的一個小鎮(zhèn)住宿,到酒店已是半夜一點。</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的唐.吉訶德木雕。早餐后我們離開酒店前往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一瓦倫西亞。</p> <p class="ql-block">整潔的瓦倫西亞街道</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排著許多椅子,一打聽,原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瓦倫西亞圣母節(jié),下午七點開始有游行活動。</p> <p class="ql-block">穿過街區(qū),這些擺放著椅子的街道都是游行隊伍經(jīng)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瓦倫西亞大教堂,想要瞻仰《最后的晚餐》中耶穌用的圣杯</p> <p class="ql-block">傳說這是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中用的圣杯</p> <p class="ql-block">警察說今天有游行活動所以教堂關(guān)門,讓我們第二天過來。警察很客氣,兩位男士很感動,與他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游行主席臺后面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進不了教堂,我們就在教堂對面的餐廳吃晚午餐。</p> <p class="ql-block">蔬菜沙拉</p> <p class="ql-block">這家餐廳的海鮮飯量少,味咸,而且價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雞肉面包干沙拉</p> <p class="ql-block">游行活動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穿著各式各樣民族服裝的人們在規(guī)定的路線上游行</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艱難地走過,有時還要穿過游行的隊伍才能走到我們停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是瓦倫西亞的地標(biāo):雙塔</p><p class="ql-block">近晚上八點我們到了瓦倫西亞下榻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已結(jié)束,最后用劉先生做的視頻做一天的小結(ji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