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陳古村,隸屬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縣級市)。明永樂元年(1403年),徽州汪氏后裔普賢公遷居至此,依環(huán)山建居,繁衍生息。村內(nèi)至今保留著70多處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筑和古民居,以徽派建筑風(fēng)格為主。國家地理雜志美名為“江南第一古村”,入選首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古村,仿佛步入泛黃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汪氏宗祠,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面闊22米,五開間,三進(jìn)兩天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第一進(jìn),門廳</p> 第二進(jìn),四合院 <p class="ql-block">宗祠大殿,又稱敬愛堂。在每年冬至汪氏宗祠舉行的祭祀活動上,都要宣讀祖訓(xùn)“勤職業(yè)、崇節(jié)儉、明正義、懲小忿、戒福薄、循本分”,這些家規(guī)條款書寫在敬愛堂里。大陳古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p> <p class="ql-block">雕梁畫棟原汁原味,牛腿雀替鎦金錯彩。</p> <p class="ql-block">文昌閣,面闊14米,三開間,位于宗祠西側(cè),與宗祠相連,是汪氏宗祠的附屬建筑。兩進(jìn)一天井,早年為汪氏一族辦學(xué)之所。</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嘉定(今屬上海)縣丞、族人汪膏在村中創(chuàng)立萃文義塾;1909年,汪膏之子汪乃恕將義塾改為“萃文初級小學(xué)”;1942年,曾任浙江省嘉善縣長等職的汪膏族孫汪漢滔,創(chuàng)辦大陳初級中學(xué)(萃文中學(xué)),此后又?jǐn)U建高中班,教學(xué)質(zhì)量與縣立中學(xué)齊名。</p> <p class="ql-block">大陳新廳祠堂,江山市歷史建筑,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錄點,現(xiàn)辟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大陳紀(jì)念館”。</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6000余人,在軍團長尋淮洲、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率領(lǐng)下,從江西瑞金出發(fā),向閩浙邊進(jìn)軍,沿途散發(fā)張貼《北上抗日宣言》,9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向浙西挺進(jìn),激戰(zhàn)大陳嶺。</p> <p class="ql-block">1934年 11月,紅七軍團和由方志敏創(chuàng)建的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方志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率軍繼續(xù)北上,攻克旌德;12月中旬,鏖戰(zhàn)譚家橋,慘遭損失。1935年1月,紅十軍團南下500多里,進(jìn)入江西懷玉山區(qū)遭敵包圍,除了在粟裕率領(lǐng)下先行突圍的800余人,全軍覆沒,方志敏、劉疇西雙雙被捕,1935年8月兩人同時在南昌就義。</p><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突圍部隊組建紅軍挺進(jìn)師,在粟裕、劉英率領(lǐng)下,又返回浙江江山縣,進(jìn)行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爭,先后建立了浙西南、浙南、浙東等游擊根據(jù)地。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后,紅軍挺進(jìn)師編入新四軍。</p> <p class="ql-block">大陳新廳沿井,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錄點。</p> <p class="ql-block">古戲臺,位于大陳新廳祠堂前,匾額“以古鑒今”。</p> <p class="ql-block">大陳古村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中晚期民居,有43幢,白墻黛瓦,呈現(xiàn)徽派特色??上Т蠖鄶?shù)古民居是鐵將軍把門,不能入內(nèi)參觀。</p> <p class="ql-block">這戶人家有人在家,鄰居告訴我,這是一座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房主大爺姓汪,大陳村有80%村民姓汪。</p><p class="ql-block">兩進(jìn)庭院,門廳后兩進(jìn)均為四合院,兩層小樓,木雕門窗,看來以前也是一個大戶人家。</p> <p class="ql-block">文化禮堂,位于村前的村歌廣場。大陳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和《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兩首村歌,榮獲“中國村歌十大金曲”、“中國村歌十佳作詞”等大獎。</p> <p class="ql-block">題小詩一首《衢州江山大陳古村》:</p><p class="ql-block">雕梁畫棟古祠堂,北上偏師舊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歲月蹉跎石板路,山村無處不書香。</p><p class="ql-block">202505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