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 class="ql-block"> 圓明新園(夏苑)的構建,堪稱橫店影視城最具浪漫氣息的一處景致,亦是血與火鑄就的歷史印記之再現(xiàn)。其以北京圓明園為原型,精心復原了曾遭英法聯(lián)軍焚毀的海晏堂、諧奇趣、十二生肖、大水法、遠瀛觀、海岳開襟 等重要景觀建筑。同時還創(chuàng)新地融入了英、法、德、意、奧等八個國家的精美特色建筑元素。漫步其中,人們不僅能夠身臨其境地領略圓明新園展現(xiàn)出的“皇家”風光,更能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以史為鑒,砥礪前行。</p> . <p class="ql-block"> 螺螄牌樓,又稱西洋式牌樓,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是康熙帝賜給皇四子(雍正)的一座園林,名為“圓明園”。</p> <p class="ql-block"> 海晏堂,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圓明園內(nèi)最大的一處歐式園林景觀。</p> <p class="ql-block"> 十二生肖“水力鐘”以獸頭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隔一個時辰輪流噴水。是中西結(jié)合的一件杰作。</p> <p class="ql-block"> 線法橋,西側(cè)是典型的中式結(jié)構,東側(cè)為西洋風格,用來分割圓明園和長春園兩大建筑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諧奇趣,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是西洋樓景中最早建成的一棟歐式大殿,主樓三層是演奏中西音樂之處。樓南是海棠式噴水池,當年皇帝在此觀賞水法。</p> <p class="ql-block"> “大清故事”在奇趣樓內(nèi)展出有2千多件(套)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流失海外的文物珍品,包括朝服、冠飾、甲胄、兵器等。</p> <p class="ql-block"> 大水法,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西洋樓區(qū)內(nèi)最大的噴泉。</p> <p class="ql-block"> 觀水法,清帝觀賞大水法噴泉之處,18世紀時,英國、荷蘭等國使者,先后在此“觀瞻”過遠瀛觀水法。</p> <p class="ql-block"> 遠瀛觀,曾作為乾隆皇帝的維吾爾族妃子--香妃(容妃)的寢宮。</p> <p class="ql-block"> 方外觀,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乾隆帝為香妃修建的清真寺,兼中西風格。</p> <p class="ql-block"> 五竹亭,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由五個亭子組成,因外飾以竹材裝飾而得名。</p> 法國藝術殿堂 <p class="ql-block"> 美國小鎮(zhèn)政務廳,建于1886年,位于美國威爾斯利鎮(zhèn)的政務廳,其建筑兼具羅馬式及法國莊園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 俄羅斯紅場大教堂,建于1561年,以獨特的九個洋蔥圓頂聞名于世,是莫斯科最具標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德國凱旋門,建于1791年,位于德國柏林市中心,為古羅馬式凱旋門。</p> 意大利貴族府邸 <p class="ql-block"> 奧地利基督教教堂,建于1907年,是奧地利具有代表性的教堂,它與其宅教堂的不同之處多不勝數(shù),被當?shù)厝苏J為是“瘋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英國貴族莊園(五針松園),建于1712年,位于英格蘭北約克郡,建筑形式體現(xiàn)了當時流行的巴洛克藝術風格,是霍華德家族的宅邸莊園。</p> <p class="ql-block"> 展出歐式古董鋼琴上近百部,大都產(chǎn)于1870年至1930年間。</p> 日本寺廟 <p class="ql-block"> 海岳開襟,建于乾隆時期,當時為清帝登高望遠佳處。</p> 海晏堂大劇院 <p class="ql-block"> 注解文字部分來自資料網(wǎng)絡編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謝謝瀏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