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突然心血來潮想爬山,厭倦了重復(fù)的路線,索性坐上灣里的166公交,開啟“盲選”的登山旅程。 當(dāng)公交車晃到田尾村時,車窗外掠過的蔥郁山巒和隱約可見的山間小路,瞬間勾住了腳步——就這兒了,下車! 上山途中,回看田尾村全貌。 沒做攻略的忐忑,在看見沿途纏繞的紅絲帶時消散了。這些登山愛好者留下的“路標(biāo)”,像散落山間的紅蝴蝶,輕輕點著方向。 一人獨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放慢腳步,去欣賞沿途的花花草草和可愛的小動物……每一步都像在拆開自然的盲盒,驚喜或許就藏在轉(zhuǎn)角的那里。 路過“鐵壁山莊”時,農(nóng)家樂的老板熱情地招呼“進來歇歇腳“。此時也已行走了兩小時,也正好要休息一下。<div> 旁邊的索道站正在施工,鋼架在陽光下閃著光,想著以后就能乘索道直達(dá)此處了。</div> 簡單休息后,朝著遠(yuǎn)處隱約的山尖——雷公尖,繼續(xù)邁步。<div> 通往雷公尖的路有些野:倒伏的毛竹橫在小徑,得貓著腰鉆過,泥土路被雨水沖刷出淺溝,卻因踩滿了前人的腳印而顯得格外踏實。遠(yuǎn)遠(yuǎn)看見山尖攢動的人影時,突然來了勁頭——原來不止我一人偏愛這野趣。<div><br></div></div> 路過索道下面,鋼絲已連上了,看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工了。 當(dāng)終于登頂雷公尖時,這里熱鬧得像個小市集,大人們笑談著,孩童玩耍著,小販吆喝著。<div> 登頂?shù)南矏?,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趕緊拍照將此時的快樂和美景留下。</div> 雷公尖上的“靈官亭”之名是經(jīng)過專家們的考究深研而得,因位于西山靈官峰,俗稱雷公尖,古有靈官壇而得名。 憑欄遠(yuǎn)眺,南昌城在薄霧中舒展成一幅淡墨畫,樓宇錯落間,竟比平日里多了份溫柔。忽然覺得,山的魅力從不只在風(fēng)景,更在這登頂后與人間煙火的溫柔重逢。 下山時,路過法園寺,寺門前的金元寶,在陽光下亮閃閃??上_步有些沉,只能遠(yuǎn)遠(yuǎn)按下快門,想著下次再來細(xì)探。 轉(zhuǎn)過山彎,見到一個小山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前支著餐桌,家常菜的味道混著山椒的辛辣撲面而來。<div> 一個人用餐不便點有著特色的土雞湯,那就簡單點上一個下飯菜,配米飯,墊墊肚子。</div> 經(jīng)過五個小時的行走,終于到達(dá)了山腳下的洪崖丹井景區(qū),匆匆瞥了眼景區(qū)的外貌(單獨游玩過),便搭上返程公交回家。 車窗里的山影漸漸后退,衣擺還沾著草葉,掌心留著抓握樹枝的粗糲感。這場沒有計劃的登山,像一場與山野的即興約會——也許最好的風(fēng)景,從來就不在攻略里,而在隨興而為的腳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