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后期:潘 歌</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小 寧</p><p class="ql-block">友情出鏡:雪雅 許蘭</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 優(yōu)雅浪漫古典</p> <p class="ql-block"> 五一長假過后,我和十來個朋友到浙江長興農(nóng)家樂度假,饒有興趣地來到江南古鎮(zhèn)∽南潯游學了一番。古鎮(zhèn)因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遐邇,吸引了眾多學者前來探訪和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光,我們自然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前來旅游研學、攝影打卡。</p> <p class="ql-block"> 從長興驅(qū)車80多公里來到古鎮(zhèn)南門,飛檐翹角的牌坊上面“南陵潯?”四個大字吸引了我們。據(jù)說這里南宋時稱“潯溪”,后稱“南林”,古鎮(zhèn)就取首字得名“南潯”。牌坊上的題字由誰而書沒有確鑿的記錄,不過南潯在歷史上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留下了許多詩詞和墨寶,反映了其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們就從這里踏進了遠近聞名的歷史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走入古鎮(zhèn)映入眼簾印象最深的是古樸典雅,看著導覽圖上顯示藍色河道縱橫交錯,以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寶善河構(gòu)成十字河主骨架,<span style="font-size:18px;">線條清晰、機理完整,</span>古道和民居沿河分布,街巷串聯(lián)河道流暢構(gòu)成水城格局。江南水鄉(xiāng)獨特的風貌:古街小巷、粉墻黛瓦、石板拱橋、搖櫓木船以及淳樸的民風民俗一覽無遺地展現(xiàn)著。</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是不容小覷的。保存完好的小蓮莊、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嘉業(yè)堂藏書樓、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都有很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我們到此一游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來到南潯,不得不重點說說這里別具一格、獨領(lǐng)風騷的水韻文化。一個“潯”字也許可以讓人望字生義,依水而尋、依水而興能了解個大概。初來南潯到處可見“水晶晶”三個字,疑惑并生出些許好奇。</p> <p class="ql-block"> 南潯是有幸的,報告文學大家徐遲在《江南小鎮(zhèn)》中,竟連用66個“水晶晶”,讓自己的家鄉(xiāng)一下子溪纏河繞、玲瓏剔透。一頂“水晶晶”的桂冠從此端莊而驕傲地戴在了南潯這座江南古鎮(zhèn)的頭上。南潯就是晶亮晶亮的水做的,比什么都明亮。</p> <p class="ql-block"> 我以為,歷盡千年的各朝代動員全民大規(guī)模修筑河塘,形成自浙江湖州至江蘇平望的水上大通道,便捷了依水而居、依水而生的太湖百姓,誕生了“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諺。是水開發(fā)了一代代先民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是水讓一代代先民的聰明才智在江南水鄉(xiāng)找到了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 有水必生橋,南潯雙林以橋聞名于世。歷史上曾有125座橋,真可謂出門見橋、行路踏橋、夢中話橋。讓百姓的夢想就像腳下的青石板一樣晶瑩、明亮、悠長。</p> <p class="ql-block"> 蠶桑湖絲聲名遠揚離不開這里的一方好水?!昂铀攒?,成絲柔順;山水性硬,成絲剛?。涣魉詣?,成絲光潤而鮮;止水性靜,成絲肥澤而綠”。這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也是水系保護的結(jié)果,祖祖輩輩開發(fā)水、利用水、保護水,造福千秋萬代,造就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水,給了生于此長于此的一代代南潯人靈氣、智慧和才華;一代代杰出后生人才輩出,就像這河水滔滔不絕地流淌著。</p><p class="ql-block"> 南潯,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潘小寧創(chuàng)作于江蘇揚州 2025.5.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