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九點多后,我倆才從江西上饒客運站出來,坐上去福建浦城的大巴,一個多小時的光景,大巴就抵達(dá)了贛閩浙三省交匯口,下了大巴車后,在三叉路口又是打聽又導(dǎo)航摸索,了解到這里還有江山縣公交車住返。過去這里三省都懶得管,現(xiàn)在浙江管得多些,公交車能直達(dá)古溪村。江西來的大巴車,經(jīng)過這里去福建的浦城,而我們則踏上了探尋三江口的小路,去尋找著名的仙霞古道。</p> <p class="ql-block">在浙閩贛三叉路口附近,見到一座古老的城門矗立在綠樹叢中。磚墻堅固而厚重,頂部裝飾著方形垛口,顯得威嚴(yán)莊重,城門有鎖無法上去看。我站在城門下,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沿著小路前行,一條清澈的小河映入眼簾。它蜿蜒穿過茂密的竹林,河水緩緩流淌,在陽光下泛起粼粼波光,河邊的石頭與樹木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這是廿八都至古溪村的公交車站牌。</p> <p class="ql-block">在路口不遠(yuǎn)處,一根雕刻精美的石柱矗立在道路旁。它上面刻有許多圖案,并標(biāo)示出浙閩贛三個不同的方向。我順著指示牌所指的方向望去,公路上繁忙的集卡串流不息,寬闊的道路延伸向遠(yuǎn)方,幾乎沒有游客到此一游,周圍環(huán)繞著郁郁蔥蔥的大樹,仿佛這里還保留著這片土地的古老與神秘。</p> <p class="ql-block">離開古城門,走到古溪村公交車終點站,一會功夫就有公交車接我們?nèi)ジ∩w山。從公交車站牌得知,這里去廿八都的公交車,每小時一班,70歲老年人還免費。</p> <p class="ql-block">在浮蓋山風(fēng)景區(qū)的大門外下車,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刻有“浮蓋山”三個紅色漢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向我訴說著這里的美麗與神奇。遠(yuǎn)處一片茂密的竹林與樹木掩映下的建筑物輪廓若隱若現(xiàn),仿佛在召喚著我前去探索。據(jù)當(dāng)?shù)厝私榻B,上浮蓋山徒步要二小時,轎車送50元一位,好在附近有仙霞古道可走可玩,我倆就如逛公園一樣,隨心所欲不計較風(fēng)景如何,只再乎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楓嶺關(guān)古道離江山市區(qū)50多公里,位于江山市廿八都鎮(zhèn)和福建省浦城縣盤亭鄉(xiāng)深坑村交界處,古道從浮蓋山村始至浦城縣官路鄉(xiāng)境約3公里,其中江山境內(nèi)1.5公里,浦城境內(nèi)1.5公里,路面寬2.5米,由鵝卵石砌成,南北走向。</p> <p class="ql-block">古道的300米處有個涼亭,白墻黑瓦,古時供挑夫和行人歇腳、喝茶和躲風(fēng)避雨之用。古道雖古,卻舊時風(fēng)姿依然,故事鮮活如昔,站在楓嶺關(guān)上,空蕩蕩的古道仍舊可以遙想,那隱藏在古道旁的古村老橋上,也不見有人來人往,平緩向上延伸臺階,穿過一片竹林,來到一個小村莊,村莊口有個關(guān)公廟,小路兩旁綠樹成蔭,遠(yuǎn)處連綿起伏的山巒隱約可見。天空晴朗無云,感覺有點曬人,好在心情好,能體驗到這里的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曲折的仙霞古道行走,遠(yuǎn)處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竹林,與山坡上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沿著蜿蜒曲折的古道上行,途中未見有人上下,只聽鳥叫與蟲鳴,道路旁豎立著一塊指示牌,上面標(biāo)著方向指引的文字。我順著指示牌所指的方向望去,遠(yuǎn)處有人正在沿著這條古老的道路行走,仿佛在追尋著歷史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時,“仙霞一關(guān)”躍入眼簾,其雄奇氣勢讓我們嘆服。仙霞關(guān)由南宋史浩用鵝卵石鋪砌仙霞嶺路,后經(jīng)歷代修葺,仙霞關(guān)嶺遂成“東南鎖鑰”“入閩咽喉”軍事戰(zhàn)略重地。千百年間,仙霞關(guān)雖歷經(jīng)無數(shù)戰(zhàn)事,至今仍存有關(guān)門四重。嶺巔兩重,南北山腰各一重,自南而北,分別稱一關(guān)、二關(guān)、三關(guān)、四關(guān),前后相距1500米。古道從小村莊經(jīng)過關(guān)公廟,這段200多米的古道,現(xiàn)已被改造成通往浮蓋山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在往浮蓋山的途中,見到農(nóng)家的土墻瓦屋,在墻面上還保存著文革時期的語錄和標(biāo)語,說明山中的農(nóng)家生活,還沒有完全走出歷史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這是浣霞亭,在關(guān)帝廟的右側(cè),前有“浣霞池”,水清如鏡,游魚數(shù)只,悠游可賞,盡情享受“池中乾坤大,水中日月長”的自由生活。池中之水何處來?浣霞亭后原有一條飛瀑,水落池中,霧氣氤氳,霞光照耀下五光十色,如夢如幻,不禁讓人想起清代詩人林云鳳的詩句:“修眉浣出纖纖月,嬌靨勻來淡淡霞。”據(jù)說“浣霞亭”之名即由此而得。</p> <p class="ql-block">楓嶺關(guān)古道從205國道浮蓋山村開始登山,由鵝卵石砌成的古道路面保存完好,古道石階縫中冒出許多青草。路兩旁是農(nóng)田,到200米高處,左邊一片長著蘆葦,右邊山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杉木林。在古道的300米處有個涼亭,白墻黑瓦,古時供挑夫和行人歇腳、喝茶和躲風(fēng)避雨之用。通過涼亨古道開始平緩向右延伸,穿過一片竹林到一個小村莊,村莊口有個關(guān)公廟,從小村莊過關(guān)公廟這段200多米的古道現(xiàn)被改造成通往浮蓋山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楓嶺關(guān)古道,從205國道浮蓋山村開始登山,由鵝卵石砌成的古道路面保存完好,古道石階縫中冒出許多青草。遠(yuǎn)處連綿起伏的山巒覆蓋著翠綠植被,近處有一條彎曲小路延伸至山谷之中。浮蓋山又名蓋仙山,在江山與福建浦城交界,屬仙霞嶺余脈。山頂由巨石累疊而成,如盤如蓋。我倆在山中公路行走一小時,沒有見到有行人車輛經(jīng)過,加上太陽曝曬,我倆便打起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從浮蓋山返回到205號國道,這里的峽谷漂流非常出名,逍遙漂全長3.5公里,全程河段開闊,游魚可數(shù)、青山對峙、風(fēng)景迷人,順溪而下,如同沖浪,有驚無險,享受神仙般的逍遙。激情漂全長2公里,全程水流湍急,落差起伏,奇石怪石,遍布河灘,艇穿激流,跌宕起伏,精彩刺激,體驗極限般的挑戰(zhàn)。號稱“浙江第一漂,一漂漂三省”。溪流彎道多,峽谷落差大,沿途風(fēng)景美不勝收。可惜我們的時間不對,據(jù)說到6月1日開漂,那時一定是人丁興旺,歡樂海洋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小河蜿蜒穿過郁郁蔥蔥的山林間,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清澈見底的小溪流經(jīng)巖石間,水流湍急形成白色的浪花。周圍環(huán)繞著翠綠的植物和高大的樹木,營造出一種自然和諧之美。遠(yuǎn)處隱約可見一座小屋與橋梁相映成趣,仿佛在訴說著這里的美麗與神奇。</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瀏覽與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