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月的青島綠意綿延至天邊,鮮綠、淺綠、深綠交織,山海間仿佛涌動著無限春潮,故稱“春深似海”……。這是老舍說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島的海在五月格外清澈可愛,陽光下波光粼粼,與天空的湛藍連成一線,“綠樹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藍天,可舟可車,中國第一?!薄?。這是康有為說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走在五月青島的海邊,去往紅房子美術(shù)館,去參加《端陽墨韻》老街.紅房子首屆惠民書畫展。海風攜著花香流淌在這座文化氣氛濃厚的美麗城市的大街與小巷,也流淌在我的身邊。端午的腳步越來越近,青島的大街小巷已被節(jié)日氛圍填滿,街頭的粽子攤位上,粽葉與糯米的清香交織,彌漫在空氣中,繚繞在青島迷人的五月天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端陽墨韻》老街.紅房子首屆惠民書畫展</span>位于廣西路31號的紅房子,那里是青島最著名的老街之一。老街是城市的文化基因,書畫是傳統(tǒng)的精神載體。這次展覽是以“硯田心耕”為主題,既是對青島老街歷史文脈的致敬,更是以藝術(shù)形式探索文化傳承與惠民實踐的一種創(chuàng)新嘗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島是一座洋溢著獨特魅力的文化之城,宛如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近代的青島,歷經(jīng)風雨洗禮,被德國、日本、美國先后強行霸占。但這段特殊的歷史,也讓青島擁有了別具一格的建筑風貌。青島紅房子美術(shù)館是一座德式青年風格派的磚石鋼木混合結(jié)構(gòu)建筑,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青島德國建筑的重要一部分,作為百年德式建筑,紅房子美術(shù)館與青島的老街文化是相映成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書畫展是由青島老街文化研究會主辦,紅房子美術(shù)館承辦,青島新博迪藝術(shù)學校、青島晏甄書畫院、青島北部畫院浮山分院、青島市文化產(chǎn)業(yè)聯(lián)合會協(xié)辦的,共同呈現(xiàn)了一場以“老街文化”為核心、融合傳統(tǒng)書畫藝術(shù)與城市記憶的文化盛宴。展覽匯聚數(shù)十位島城書畫藝術(shù)家的精品力作,以及多幅少年兒童書畫作品,涵蓋了山水、花鳥、書法、人物等題材,通過筆墨語言展現(xiàn)青島老街的歷史底蘊與人文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島晏甄書畫院的多位島城知名書畫藝術(shù)家對此次書畫展全身心地投入,他們以筆墨載鄉(xiāng)情,老街煥新彩為創(chuàng)作理念,為畫展專門創(chuàng)作了數(shù)10幅作品。甚至在畫展開幕的前夜,他們在胡晏甄院長的帶領(lǐng)下,直到深夜還在布展現(xiàn)場揮毫潑墨,奉獻了不少佳作。有的書畫家在畫展的現(xiàn)場應(yīng)參觀者的要求,為他們無償創(chuàng)作,書畫藝術(shù)家們的這些作品通過藝術(shù)視角記錄了城市發(fā)展中的文化印記,這些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書畫技藝,更傳遞了人們對家園的深情,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島晏甄書畫家秘書長兼常務(wù)副院長安豐有(畫家)、副院長王立群(書法家)、副院長司海英(漫畫家/書法家)、副院長汪黃毛(書法家)、副院長賈宗遠(書法家)、副院長王英訓(xùn)(指畫家/書法家)、副院長施濱芳(書法家)、副院長王瑞琴(畫家)、副院長邢冬蓮(書法家)、副院長嵇境雷(書法家)、副院長史建民(書法家)等書畫家的作品參加了此次展示。常務(wù)理事兼后勤部長苗延利為保障后勤工作,也是不遺余力地工作在布展現(xiàn)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青島紅房子美術(shù)館四樓的書畫展展廳,仿佛闖入了一個充滿詩意與靈性的世界。簡單樸素的展廳墻面,映襯著書畫家們一幅幅的書畫作品,幾尊石膏雕塑點綴在墻邊,更增添了幾許藝術(shù)的氣息,時光在此刻也悄然凝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漫步其間,幾幅山水畫映入眼簾,畫家以靈動的筆觸勾勒出層巒疊嶂,墨色深淺交融,展現(xiàn)出山水的蒼茫與悠遠。那留白之處,似云霧縹緲,給人以無盡的遐想空間,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山谷之中,聽松濤陣陣,觀溪流潺潺。我站在一幅工筆畫前,觀其畫,可看出畫家精湛的技藝,將花鳥的形態(tài)、羽毛、神韻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鮮艷的色彩,生動的姿態(tài),仿佛能讓人聞到花香,聽到鳥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幅幅書法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我有不少的書法家朋友,對書法也是略知一二,我透過眼前的幾幅書法作品,仿佛看到作者手中那蒼勁有力的筆觸正在宣紙上縱橫馳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灑脫,每一個字都仿佛有著生命,或剛健挺拔,或婀娜多姿,傳遞出作者內(nèi)心的激情與豪邁,細細品味,仿佛能感受到作者揮毫潑墨時的暢快淋漓,那是一種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與熱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走到少兒書法展區(qū),那都是一些十歲上下孩子們的書法作品,想到他們用稚嫩的小手緊握毛筆,蘸墨、懸腕、落筆,孩子們筆下的橫豎撇捺雖顯生澀,卻藏著無盡的天真與靈氣,我感慨頗多,仿佛看到他們正在我的身邊,或是凝神屏息,在宣紙上緩慢勾勒方正的楷書,字跡歪歪扭扭卻透著認真;又或是揮毫潑墨肆意揮灑,用靈動的筆觸寫下活潑的行書,墨痕間跳躍著童趣,他們稚嫩的字體雖不及大師的蒼勁有力,卻滿含蓬勃朝氣,一筆一畫都在訴說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好奇與熱愛,恰似春日破土的新芽,在筆墨間孕育著無限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邊看邊拍邊構(gòu)思如何寫這篇報道,在紅房子這個島城知名文化藝術(shù)展覽館所展出的這些藝術(shù)展品,都是畫家們和書法家們,當然還有那些孩子們心血的結(jié)晶,是他們對生活、對自然、對藝術(shù)的獨特感悟,藝術(shù)家們的這些作品穿越時空,與我們的心靈對話,讓我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得一片寧靜的藝術(shù)港灣的同時,感受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端陽墨韻》老街.紅房子首屆惠民書畫展</span>的舉辦,既是對青島老街文化的一次集中梳理,也是藝術(shù)惠民理念的生動實踐,因為青島這座正在快速發(fā)展的城市需要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保留記憶的溫度,而書畫藝術(shù)正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是保留城市記憶溫度最完美的史料。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場筆墨與老街的對話,以潤物無聲的方式,為青島的文化地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 胡寶星</p><p class="ql-block">作家/翻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p><p class="ql-block">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p><p class="ql-block">青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青島分會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半島文學社社長</p><p class="ql-block">青島市國學學會常務(wù)理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